39健康

预防糖尿病肾病从源头抓起

  王大爷今年53岁了,最近却因为突发性头痛、发作性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并伴面部及四肢水肿来到医院就诊。在就诊过程中,王大爷说自己发现血糖升高有好几年了,双下肢水肿也有一段时间了,虽然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但是由于平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所以也没有进行规范的血糖控制和规范的治疗。经过医生的确诊,王大爷患有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而他最近出现的不适症状正是由于他有糖尿病、高血压史但却未进行规范的治疗而诱发了糖尿病肾病。在详细跟王大爷解释了病情之后,王大爷才赶紧听从医生的建议住院进行规范的治疗。

  据了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糖尿病肾病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

  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标志蛋白尿与糖尿病肾病进展关系密切。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仅仅是在血糖控制不好、运动或者劳累时化验发现尿白蛋白排泄增多或尿蛋白阳性,肾脏功能持续下降。随着病程的延长,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病情往往呈进行性地发展,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浮肿,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临床表现。如不积极加以控制,就将因肾功能衰竭而进入糖尿病肾病的晚期尿毒症阶段。

  由于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线索,所以,定期做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检查能及早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美国糖尿病协会也建议,对于1型糖尿病病人,起病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而对于2型糖尿病则在确诊糖尿病时应同时检查。但一次检查阳性,还不能确诊为持续微量白蛋白尿,需要在3~6月内复查,如果3次检查中2次阳性,则可确诊;如为阴性,则应每年检查一次。如果糖尿病病人临床上出现肾脏损害应考虑糖尿病肾病,家族中有肾脏病者、明显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都为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

  总之,预防糖尿病肾病,要从源头抓起,只有控制好血糖才能有效避免肾脏的损害。糖尿病患者如果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或者是肾功能的损伤,则需要更加积极地治疗,防治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2014-04-30 05:24:06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