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肾病 > 其它肾病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中医辩证

举报/反馈
2008-04-11 20:35:0039健康网社区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艾迪生病。其病主要原发于因自身免疫或结核感染等损害双侧肾上腺,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也可由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激素(ACTH)不足而继发。

  本病以精神委靡、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皮肤及黏膜色素沉着、体重下降、血压降低、高血钾等临床症候群为特征,甚则可发生脱水休克昏迷等危象。

  本病发病率很低,多见于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中青年,老年和幼年较少见。结核性者男多于女,自身免疫所致者女多于男。

  原发性艾迪生病主要由自身免疫或结核等严重感染而引起,也可由肿瘤细胞浸润、肾血管病而导致,更有由先天性皮质激素合成代谢酶缺乏、双侧肾次全切除或全切除而引起者。因自身免疫而致者,其病变以肾上腺皮质萎缩为主;因于结核者,则为肾上腺干酪样坏死或增殖样改变。

  本病应属中医的“虚劳”病证范围,也有认为属“黑疸”、“女劳疸”者。

  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采取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兼纠正代谢紊乱及治疗原发病等。激素替代治疗需坚持终生,且副作用较大,患者多难以坚持,还有因中断而引发肾上腺危象者,故尚缺乏较理想的治疗。中医用益气固肾,活血散瘀之法,兼调补五脏气血阴阳之虚,对其病有较好的疗效,甚至可取代激素疗法。

  一、临床表现

  本病隐性型(亚临床型、部分性或不完全性)多无症状,早期轻症状亦不明显,但肾上腺皮质腺体破坏超过50%,则有以下临床表现:

  1.色素沉着 皮肤及黏膜色素沉着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色素沉着以面部、四肢、暴露部、摩擦部及乳晕、生殖器等处明显,唇、舌缘、口腔黏膜、齿龈,以及直肠、阴道黏膜亦可见;分布呈块状、斑状或点状;色素先呈棕褐色,或古铜色,甚者焦煤色,黏膜则多呈蓝黑色。

  2.慢性失水征 明显消瘦,体重减轻10~20kg以上。

  3.循环系症状 头昏、眼花,心浊音界缩小,心悸,血压降低,甚至血压降至零或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而昏倒、昏迷。

  4.消化系症状 早期现食欲不振,嗜食咸味、甜味饮食,较重者现恶心、上腹疼痛似溃疡,甚则腹泻便秘

  5.神经精神症状 疲乏无力、精神委靡系早期症状,常抑郁淡漠,或易激动,或有违拗症,精神不集中,记忆与智能减退,失眠,多梦,甚至谵妄、昏厥、昏迷。

  6.其他症状 畏寒,短气懒言,易于感冒,毛发减少少光泽,枯槁易脱,分布稀疏,腋毛、阴毛脱落,性欲减退,男性阳痿,女性月经紊乱、闭经。因于结核者可有潮热、盗汗等症状,见肺部,或骨骼、睾丸、肠、淋巴结等结核灶。

  7.危象表现 常因创伤、手术或急性感染、分娩,或饮食失调、过度劳累、大量出汗,或不恰当的停用糖皮质激素等应激状态下而诱发。临床除见虚弱,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或腹痛外,尚现脱水、高热、烦躁、心率疾速、血压下降至零、脉微欲绝,以及休克、昏迷等,不及时抢救,易于死亡。

  二、检验与检查

  本病早期轻症或隐性型,实验检测常无明显异常,仅于应激反应时或经ACTH刺激后始有阳性发现。但典型病例常有下列检查异常:

  1.代谢紊乱 呈现血钠、血氯与血糖降低倾向,血钾与血钙升高,血钠与血钾比值<30。

  2.肾上腺皮质功能试验

  (1)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和17-酮皮质类固醇(17-KS):在5~10mg之间应疑为轻度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低于5mg即可确诊为典型病例。

  (2)尿游离皮质醇:低于20μg/24h。

  以上两种试验以17-OHCS最具诊断意义,因17-KS有1/3来自睾丸,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3)血浆17-OHCS浓度:显著低于正常(正常值晨8时为16±10μg/dl,午后4时为8±6μg/d1)。

  (4)ACTH试验:能反映肾上腺皮质贮备功能,且能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者,故本试验最具诊断意义。一般连续静脉滴注ACTH5日,前3日皮质激素呈轻度升高,后2日反下降者,示皮质功能有轻度受损,应为早期轻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连续刺激2~5天无反应者,则为较重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若其刺激之第1、2日反应较小,而后3日渐渐恢复,呈延迟反应者,则系继发性皮质功能减退症。

  3.血浆ACTH测定 原发性者明显升高,继发性者明显降低。

  4.甲吡酮(SU4885)试验 原发性者,尿17-OHCS约上升2倍;继发性者无反应。

  5.血象 可有轻至中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加及红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6.心电图 高血钾:T波高尖,P波低平,QRS波增宽,甚至可引起心房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室停搏。糖皮质激素缺乏:T波低平、倒置,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QRS波低电压。

  7.影像学检查 心脏X线:心阴影缩小。肾脏CT:因于肾上腺结构或其他肾上腺肉芽肿病、转移性癌肿、肾上腺出血等所致者,肾上腺肿大;因于结核者,肾上腺区见钙化阴影。头颅CT:可显示垂体增大(用激素治疗可恢复正常),甚则可见分泌ACTH之腺瘤。

  8.血清学检查 肾上腺抗体等阳性有助于病因诊断。

  三、鉴别诊断

  1.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五色素沉着,且皮色变浅,甚至苍白无华,水盐代谢紊乱较轻,血糖波动大,低血糖倾向明显;兼有多腺体功能障碍;血浆ACTH明显降低。

  2.瑞尔黑变病 原因不明,可能与暴晒、化妆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营养缺乏有关。面部色素沉着,好发于额、颧、颈侧等易外露部位,伴轻度毛细血管扩张和毛囊角化,皮损面有粉状鳞屑;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

  3.其他疾病 17-KS约有1/3来自男性睾丸,且肝硬化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尿中排出量亦降低,而肥胖或尿量多者排出量又升高,故应摒除上述疾病或影响因素。慢性肝病血色病、黑棘皮病及慢性铅、汞、砷中毒等,亦可致色素沉着,但不具本病特征,加之辅以有关检测自可鉴别。

  四、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本病以补益肾气,兼活血散瘀为基本治则,五脏虚损者,或益肾养心或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随证治之。其具体应用,可辨证施治,亦可予主方药的基础上,再予辨证或对症配方遣药。至于危象,当中西医结合而抢救。为加快药物吸收和改善肾血流,增加肾上腺皮质血供氧供,以改善其萎缩或破坏,无论治疗何证均可于方药中加入适度活血化瘀药,以提高疗效。对于明确原发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本病病程较长,故坚持较长时间的正规内科治疗方可奏效,否则有致危象发生的可能。

  (1)肾虚血瘀证

  症见:精神委靡,疲乏无力,面色及皮肤晦黯,甚至黧黑,畏寒肢冷,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小便量多,舌淡苔薄少,脉沉细或沉迟。本证主要见于本病早期轻症。

  治法:补肾益气,活血散瘀。  

  (2)心肾两虚证

  症见:精神疲惫,记忆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夜寐不安,面色黧黑,肤色晦黯,心累气短,或心慌动悸,头昏眼花,甚则昏厥,唇舌齿龈瘀黯,苔薄少,脉细数或沉迟无力。本证多见于本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者。

  治法:益气养血,心肾两补。 

  (3)脾肾阳虚证

  症见:面色萎黄而黧黑,唇色青紫,皮肤色黑,精神委靡,困倦乏力,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小便清长,夜尿数多,甚至呕恶、腹痛、腹泻;日久毛发稀少无泽,腋毛、阴毛脱落,或男性阳痿、不育,女性经少、闭经,舌质黯而胖嫩,苔薄少而滑,脉沉弱或沉迟无力。本证多见于本病病程长且病情重者。

  治法:温补脾肾,以强化源。

  (4)肝肾阴亏证

  症见:形体消瘦,精神欠佳,面色黯晦,甚则黧黑,口燥咽干,头晕耳鸣,心烦易怒,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盗汗,大便干燥,小便黄少,齿龈黯黑,舌红边尖瘀黯,苔薄甚至花剥,脉弦细或细数无力。本证多见于结核病所致之艾迪生病。

  治法:滋养肝肾,育阴济阳。

  (5)阴竭阳微证

  症见:发热,汗出如珠,恶心,呕吐,腹泻不止,形神疲惫,面色晦黯,肌肤皱瘪,眼眶下陷,小便量少,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谵妄,甚则昏迷,高压下降,舌体瘦小,苔黄少津,脉细微欲绝。本证见于肾上腺皮质危象。

  治法:阴阳两补,救阴回阳。

(实习编辑:吴晓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