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系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出现无数囊肿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按遗传方式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 前者一般到成年才出现症状,故又称成人型。后者一般在婴儿期即表现明显。每1/1000活产婴儿可在其生命中发生多囊肾,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占全部终末肾功能衰竭病因的8%~10%。本病无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近年来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有很大进展,一是发现了本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为早期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提供了可能,可有效地指导优生并为今后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二是了解了影响本病发展的各种因素,可据此指导治疗,防止或减慢肾功衰竭的进展。多囊肾属中医“积聚”、“腰痛”范畴。以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时可按中医“关格”“肾风”“溺毒”“肾劳”等辨证治疗。
多囊肾中医看法
根据多囊肾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表现,约相当于中医的“腰痛”“水肿”“肾积”“关格”等病范畴。
本病之起因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主要由肾脾不足,阳气虚亏,水津不化,聚而为痰,血运无力导致血淤气滞,累及于肾,使气血痰湿凝聚成块,留恋日久积块体积渐增三焦水道受阻,水湿内泛外益,血淤更甚,故而出现腰痛较固定,小便不利,面肢浮肿,腹胀。或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目眩,气短无力面色苍黄而暗。此时小便常规化验可见蛋白++以上,红血球+~+++或肉眼血尿等。
1.禀赋不足
本病多由先天不足,禀赋有异,肾精虚损,肾气素虚而致。肾乃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水亏其源,则阴虚之病叠出,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叠生”说明禀赋不足为发病之主要原因。肾气内虚,一则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壅;二则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水瘀交结,发为积聚。更多精彩尽在飞华健康网爱问频道
2.劳倦起居失宜
患者由于劳倦太过,伤及脾气,气虚不摄,加之瘀血内阻,常致尿血。脾肾俱虚加之调养不当致浊邪内停,肾开阖失司,当泄不泄,湿浊内停,而成危重之候。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肾内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西院 肾内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