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友 防肾病是“必修课”

史伟 肾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史伟,广东省人民医院内科主任、肾内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科医师分会常委、中

  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常委、广东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IgA肾病》、《内科查房》等3部专著。从事肾脏病临床专业近30年,擅长治疗IgA肾病、糖尿病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如果糖尿病患者没有很好地控制血糖,10年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肾损害。病程在10~20年的老糖友,约1/3可发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和肾病,在老百姓看来是两种毫不相干的疾病,为何会“勾搭”在一起?糖尿病肾病会带来什么危害?且听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史伟一一道来。

  糖尿病肾病可致尿毒症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预测今年我国糖尿病人口总数将增至8000万到1亿,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的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的可怕在于危害全身血管,其对大血管的损害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对微血管的损害则出现底、肾脏等的损害。

  血糖高为什么会造成肾脏病?史伟解释道:“岛素分泌不足使得体内长期处在一个高糖的环境,累及肾小动脉,产生微循环障碍,使得肾脏缺血缺、内皮细胞受损,最终形成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史伟指出,许多人都知道肾炎会导致尿毒症,得了尿毒症就意味着终身透析或进肾移植,但糖尿病也会导致尿毒症则鲜为人知。“如果糖尿病患者没有很好地控制血糖,10年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肾损害。病程在10~20年的老糖友,约1/3可发生糖尿病肾病。”

  史伟提醒,目前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来阻抑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又没有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其肾功能将不可遏制地不断下降,最终发展为尿毒症。在我国,糖尿病肾病也已成为终末期肾病及尿毒症的第三大病因,仅次于肾小球肾炎和高血压

  早防早治是关键

  由于人们对糖尿病肾病认识不足,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重视监测血糖,忽视肾脏病的筛查,因此让糖尿病肾病“偷袭”得逞。

  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分为5期。在1期和2期,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可能正常,但实际上此时肾脏已出现了肥大,肾小球结构也已遭到损害。如果到了3期还不进行治疗,患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将持续恶化,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史伟主任建议,为了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5年后,就要进行肾病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每年接受肾病筛查———每年要做一次肾脏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此外,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防止和延缓肾功能恶化———

  1、有效控制血糖: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控制好血糖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有效控制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威胁更大,糖尿病患者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还要严格控制血压,血压控制的标准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

  3、科学合理膳食:坚持低盐、低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食原则。

  4、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特别要避免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和以肾脏排泄为主的各种药物。一些号称治疗“肾衰”的“中草药”或“祖传秘方”可能使你的肾病恶化。用药必须严格遵医嘱。

  5、及早治疗:一旦临床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可使相当部分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恢复正常,或减缓病程进展。

(实习编辑:李杏)

2011-02-21 02:30:00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