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肾病 > 肾移植

必知:肾移植前后的“必修课”

举报/反馈
2010-12-13 05:46:0039健康网

  肾移植通俗的说法又叫换肾。肾移植是把一个健康的肾脏植入病人右下腹的髂窝内。因为右侧髂窝的血管较浅,手术时容易与新肾脏血管接驳。一般多选择髂内动脉吻合,如果右髂内动脉管腔内出现动脉硬化、管腔狭小,术后恐血流量不足,亦可以与病人髂外动脉作吻合,血管吻合后,放开全部阻断血管的血管钳,待新的肾脏供血良好,便逐层缝合腹壁,完成手术。肾移植并非新肾与旧肾的交换。

  肾移植前是否一定要把病肾切除呢?目前的肾移植手术仅需完成健康肾植入腹腔的程序,已不主张移植前先作双肾切除了,除非十分必要。

  所谓必要,即是指原有的肾脏病继续存在,会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或使疾病进一步扩。例如严重的肾结核,肾脏本身的功能已失去,结核病灶的存在,还会向各处扩散;又如多发性铸型结石的存在,伴发顽固的细菌感染,容易引发败血症、肾盂积脓、肾周脓疡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此外,还有肾脏肿瘤、巨大的多囊肾、大量的血尿等情况,也考虑先作肾切除,复原后再做肾移植,并非两种手术同时进行。除了上述疾病,均不主张处理原来的肾脏。

必知:肾移植前后的“必修课”

  肾移植患者要符合哪些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尿毒症患者都可以进行肾移植手术的,要符合以下条件:

  (1)尿毒症患者年龄范围最好在12-65岁之间;患者年龄大于65岁,但心脏脏及肝脏器官功能正常,血压平稳,精神状态良好者,也可考虑作肾移植术。

  (2)患者为慢性肾炎尿毒症终末期或其他肾脏疾病而致的不可逆转的肾功能衰竭

  (3)经过血透或腹透治疗以后,尿毒症患者一般情况好,体内无潜在的感染病灶,能耐受肾脏移植手术者;

  (4)没有活动性溃疡、肿瘤、肝炎及结核病史,也没有精神、神经系统病史的尿毒症患者。

  (5)与肾源的组织配型良好的患者。

  随着现代科研技术的发展,肾移植成功率有了提高,大多数肾移植中心对移植患者无绝对的年龄限制,主要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决定是否施予肾移植。

  哪些人不适合肾移植

  与肾功能衰竭有关的疾病应列为肾移植术的禁忌证。

  (1)当肾脏疾病是由全身疾患所引起的局部表现时,不能考虑肾移植,因为这一疾病将蔓延到移植的肾脏。如淀粉样变性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和弥漫性血管炎等。

  (2)全身严重感染、肺结核消化性溃疡和恶性肿瘤病人,不能考虑肾移植。因在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类固醇时,疾病将迅速恶化。

  肾移植优缺点大PK

  优点

  肾移植肾晚期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外的一种治疗方法,肾移植是一种手术,目前已比较成功,但也有一些弊端。   成功的肾移植可以使患者免除透析的必要,而且比腹膜透析[1]或血液透析更能有效的治疗肾衰。成功移植一只肾能够提供比透析多10倍的功能。移植患者与透析患者相比,所受的限制更少,生活的质量更高。大多数患者比透析时感觉更好,更有体力。

  缺点

  找到合适的移植肾的过程是复杂的,确定移植的肾与受者在血型和组织型上是否良好匹配,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   即使是良好匹配的患者也不总是合适的受者。供者和患者需要都没有感染和其它医学问题,不会使患者的康复复杂化。移植患者必须使用免疫抑制药物预防移植肾被排斥。这些药物具有副作用,会增加获得一些感染,病毒和某种类型的肿瘤的风险。移植患者需要一生服药,或者至少在移植物还在继续工作的时候服用。   肾脏移植物并不会永远坚持下去。比较年轻的患者在一生中可能需要两次或者几次移植。如果移植失败,患者可以回到透析治疗中去,等待另一次移植。   移植患者,受到免疫抑制的,比其它人具有更高的获得感染的风险。他们要遵守正常“健康食指南”。其后遗症之一的体重增加(通常是因为服用类固醇类药物的副作用)和高胆固醇,都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降低风险。

  肾移植前有“必修课”

  作肾移植手术必须选择最适当的时机,以求在经受外科损伤和并发症、高剂量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治疗等不利条件后,获得每一次存活的机会。因此,受肾者在手术前作适当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进行充分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以有效地清除过多的水分和尿毒症毒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明显地减轻尿毒症症状。能减轻或消除心、肺、肝等重要脏器的合并症,使病人恢复正常活动,这对于病人能够耐受肾移植手术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有很大帮助。

  其次,应注意纠正贫血。透析不能纠正病人的贫血状态,严重的贫血可影响肾移植的准备,输血可以暂时纠正贫血状态。

  近年来认为术前给受者输全血可以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但输血也有缺点:

  一是同时输入毒性抗体

  二是感染肝炎的机会增多,近年人类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临床,可较好地纠正贫血,使移植前输血的患者大大减少;

  第三,应加强饮食治疗,给予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积极治疗高血压,改善心功能状态,清除感染病灶等,但术前半年内禁服人参。第四,必要时,行病肾摘除术。

  肾移植术后的保健

  基本要求是:吃的科学合理与干净卫生。

  饮水

  对水的要求肾移植前少尿无尿的病人,需依赖血液透析机来脱水,也就是要提高透析液一侧的负压方能透析,这就使得细胞外液及细胞本身均有不同程度的水,所以病人有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对肾移植前的患者严格控制水的入量是必要的。然而,肾脏移植患者的尿量随肾功能的恢复而恢复后,就要鼓励病人适当地饮水。但由于肾移植术后尿量恢复是个生理过程,病人不再有以往的口干等症状,一般不想主动饮水,这时鼓励病人适当饮水以保持尿量,实际上仍是治疗措施之一。

  吃的科学合理

  肾移植术后,肾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加之应用激素类药物,病人的食欲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此时应相对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以免在短时间内体重增加太快,副食方面,优质动物蛋白如鱼,鸡、牛肉、瘦肉、等都可以吃,但要适量,不要暴饮暴食。如何判断蛋白的摄入量合格与否?可在复查尿素氮、肌酐之前的一周,将每日所进的蛋白量相对固定,然后看尿素氮化验指标,如果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可在上次的蛋白摄人量基础上,酌情增加蛋白的摄入量,一周后化验尿素氮,如果结果仍属正常,这说明此时的蛋白摄入量可被移植肾所接受,如果尿的化验结果有轻度升高,则说明此时的蛋白摄入量不能被移植肾所全部承受,应调整蛋白的入量,可较第一周稍多,但较第二周稍少。由于尿素氮作为判断肾功能,不如血肌酐真实,易受蛋白摄入量、感染、发烧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还要求病人自己细心去摸索,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蛋白摄入量,同时适当限制淀粉含量高(主要是主食)、含糖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量。因为如果主食入量太多,病人的运动量又少时,很容易增加体重,在短时间内,体重增长太多,就容易造成免疫抑制剂用量相对地不足,而诱发排异反应,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吃的干净卫生

  肾脏移植术,由于大剂量服用免疫抑制剂,对外界病菌的抵抗能力下降。如果吃的不干净,很容易出现腹痛腹泻。严重者可伴有高烧、呕吐,导致大量水份丢失,如不及时补充水盐、电解质,则会造成脱水,而使肾脏灌流量不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病人要注意个人卫生外,有条件的话,应尽量在家中进餐或自炊自用。外面买来的熟食,一定要进行加工后再食用。尤其在夏秋季节,生吃蔬菜瓜果时,一定要清洗干净,谨防病从口入。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