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治疗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肾病 > 肾炎治疗用药

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方及效用

举报/反馈
2010-12-04 01:21:0039健康网

  慢性肾炎属是一类疑难疾病。从西医角度进慢性肾炎的治疗,往往存在肾炎容易复发、肾炎病情难以控制等不利情况。对于慢性慢性肾炎的治疗,越来越多的病人和医生开始转向进入中医辨证论治的方向上来。

  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实际上是中医治疗肾炎应用内病外治的方法把药物的有效成份输进病灶内发挥作用。其实,这种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肾脏纤维化形成理论的更新,则为肾病应用中医外治法提供了新的思考。当然慢性肾炎中医治疗尚不止上述所列,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拓展其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是在慢性肾炎的发病原因基础上利用中药活血通络、抗炎、抗凝的作用达到消除感染、减少炎症性因子对肾脏的损害。为此,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在慢性肾炎的临床治疗领域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具体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方及效用

  慢性肾炎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免疫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水肿”、“腰痛”、“虚劳”范畴,并与邪毒感染有密切关系。外感、水湿、血瘀、情志等可诱发和加重本病。以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主症,具有病程长、易反复、难康复的特点。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药。而近年来发现,中医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但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过程中不是某一味药在起作用。

  慢性肾炎的病人,其肾脏将会发生肾脏纤维化。随着肾脏发生纤维化范围的不断扩大,慢性肾炎病人的病情将不断的恶化进展,发展成为肾衰竭,最终导致尿毒症的发生。肾脏纤维化理论渊于《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实质是指对一些久病难愈之顽症,应用通络法,即疏通络道之法。除行气活血之外,仲景尤重虫类药之应用,如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抵当等。至叶天士,提出“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并指出“络以辛为泄”,故用辛润通络、辛温通络、辛香通络、辛咸通络诸法,尤其主张用活血之品,深达络脉以搜剔顽痰死血。

  络脉瘀阻

  即久病气机郁滞、血行不畅、顽痰死血瘀阻于络脉,可相当于血小板凝聚、红细胞变性,血脂增高、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硬化。络脉瘀阻,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时,往往合并肾静脉微血栓形成或肾小球硬化,符合久病入络、顽痰死血留而不去之病机,此时一般活血化瘀药疗效欠佳。有研究表明一般活血化瘀药只能溶解微血栓之表面,而不能达到核心部位,其主导作用在于抗凝;唯微化中药渗透疗法的活性成份能深达微血栓之核心而溶解之,达到扩张周围及全身血管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的目的。

  络脉绌急

  即病久内风萌动,脉络绌急挛缩,相当于微血管缺血痉挛,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有关,内皮素增高,一化氮降低,治以微化中药渗透疗法扩张血管通络。络脉绌急常见于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病,无浮肿而蛋白尿长期不减,血压升高,符合久病入络,内风萌动、络脉绌急之病机,故以扩张血管以熄风解痉通络。

  络虚不荣

  乃病久气血津液耗损,络脉不充,失于荣养,而致络脉瘀阻或络脉绌急之症,治疗自当以扶正为主。

  治疗慢性肾炎应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解决好水肿、蛋白尿、血尿贫血高血压及晚期出现的尿毒症。

  1、利水肿、温肾阳、复真火

  肿本乎水,经曰三阴结谓之水,即所谓“其标在,其制在,其本在肾”。因肾司开阖,阴气太盛关门常阖,水不下趋,通调转输之机不用,大水弥漫,彻内彻外,群阴用事,汩没真阳,当此之际,开腠理,通三焦,利水道,非借温肾一法,难布阳和之局。血尿成因,肾中真阳之气得温而上升,脾之斡旋,肺之治节皆能复其职司,故主张温肾治水,宜峻宜猛,否则难以收功。药如附、桂、巴戟、乾、椒目、回香,不心因其大热而畏惧,但宜中病即止,水肿大势已却,即当减量或停用。临床常用温阳逐水

  2、消蛋白,重气化风药新用

  消除蛋白尿乃治慢性肾炎一大难题,诸贤多责肾封失职,精气外泄,从固肾涩精论治,虽有效者,然不效者亦多。因肾炎蛋白尿往往伴有许多细胞沉渣,此乃清浊不分,面强调固涩反使沉瘀结,浊气不能外泄,精气反而渗漏。故颜老治蛋白重在气化,谓“气化而愈者,愈出自然”。尤其是肺主一身之气而行治节,肺气通调则气化有自,故用宜肺法控制蛋白尿,别出心裁。常用疏风汤。颜老尝谓:“水无风则平静而澄,遇风则波起浊泛,慢性肾炎蛋白尿缠绵不解,祸根往往为风邪作崇。”

  3、止血尿、重清热、辨虚实

  论血尿成因,多缘热蓄肾与膀胱,迫血妄行。然热有虚实之分,实热起病甚急,缘于外邪入侵,《诸病源候论》谓“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临床表现肉血尿或镜检红细胞满视野,见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当从清热凉血,小蓟饮子加减,能建殊功。虚热病程较长,君相之火下移小肠,灼伤血络,古贤每取育坎藏之真阴,颜老则每从清离宫之元阳立法。因心主血,君火一动,相火随之,损伤脉络,血遂妄行,欲止其血,必平其亢,故用清心之方捷于补阴。常用琥珀

  4、纠贫血,治中焦擅于补脾

  肾炎导致贫血,血尿成因颇多,每至于此,诸症蜂起,治疗往往顾此失彼。叶天士谓:“上下交损,当治中焦”。颜老认为,脾是贫血转归之关键,脾的健复,对改善各方机能均为有益,因“脾统四脏”,一荣俱荣,一衰俱衰,临床每见脾气一败,江河日下,元气渐漓,故常从补气益脾入手。

  5、隆血压,治在肾阴阳并调

  慢性肾炎出现高血压,病之本在于阴阳失调,其标为痰浊内阻。肾藏阴而寓阳,以阴阳互根之理而论之,单用平肝潜阳,此乃舍本而求末,非治本之法,当以滋阴补阳并进,木得阴阳两气之助,能遂条达畅茂之性,故自拟加减二仙汤常能取效。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