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你吃的都是些低质量碳水,血糖不升才怪呢!”
55岁的王阿姨,患有糖尿病多年,病情还算稳定,但近期她总是口渴,并且伴有多饮、多尿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
身体的各种不适令她寝食难安,就医发现血糖飙升至20mmol/L。
医生询问其饮食,王阿姨说自己牙口不好,早餐喜欢吃白馒头,午餐晚饭都爱喝粥,日常零食爱吃点松软的面包。
于是医生说了文章开头那句话,可王阿姨回家后,并不明白什么是低质量碳水。
说到“不健康饮食”,你会想到什么?是高糖、高脂肪?还是高热量?其实,还有一种不健康的饮食,很多人都忽略了。它就是低质量碳水饮食,别小看它,它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可能比脂肪更大。
一、低质量碳水到底是什么?
碳水化合物在我们日常摄入的主食内广泛存在,所谓的低质量碳水是指糖、麦芽糊精、精制淀粉等,是指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
这些食物消化速度快,容易升血糖而且饱腹感也比较弱,对人类来说算是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营养成分,人在长期大量摄入后可能会给健康带来一些危害。
如白米饭、白馒头、面包、西点以及大米粥等都是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这些食物均可被称之为低质量碳水。相较于这些精细米面,粗粮、全麦食物的升糖指数较低,属于高质量碳水化合物。
二、研究发现:低质量碳水饮食或比脂肪伤害更大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团队进行。研究人员对全球20个国家超13.7万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受试者的平均年龄在35~70岁,对他们进行了平均9.5年的随访。
在随访过程中共有8780人死亡和8252例主要心血管事件,通过分析后发现,在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受试者里,高血糖指数饮食与心血管事件、死亡的风险增加50%相关,即便是没有心脏病史的人群,高血糖指数饮食也会让事件发生风险增加20%。
研究者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营养科学与医学教授David Jenkins指出,该研究证实了摄入大量低质量碳水化合物会导致寿命缩短,这是世界范围内均存在的普遍问题。而长期摄入高质量碳水化合物,则会给健康带来很大的益处。
另一研究人员表示:摄入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比摄入脂肪更为不利。
低质量碳水化合物在进入体内后,很快会被身体消化吸收,继而会导致餐后血糖上升,但是很快血糖指数就会下降,让人产生饥饿感。
对于本身身体健康的人群来说,长期摄入低质量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乃至是肿瘤的发生风险都增加。因为血糖骤升骤降会扰乱体内整体代谢的功能,易引起功能性异常发生。
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表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这两个营养物质摄入过多、过少都对健康不利,摄入过量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也容易导致身体肥胖。而摄入过少则容易导致身体营养不良等,同样对健康不利。
“低质量碳水”食物如果含有足够的的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通过一些食物搭配食用,稳定整体升糖指数,那它也可以变成合格的营养成分。因此,低质量碳水并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注意控制摄入量,同时做好食材搭配。
三、碳水怎样吃才正确?推荐碳水化合物的“最佳摄入量”
科学膳食模式要遵照碳水化合物50~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的模式来摄取,碳水怎样吃才正确呢?
1.粗细巧搭配
在摄入主食时,要注意粗细粮搭配食用,煮制大米饭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入糙米、燕麦等,熬粥时可加入一点小米、燕麦等,做馒头,也可以加入一些玉米面、黑米面,不仅能增加营养素,还可以改善口感和风味,增加全谷物摄入量,还有益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2.薯类适当替代
主食除了精细米面外,也可以适当选择用薯类来代替,如土豆、芋头、红薯均是不错的选择,每日可摄入500~100g。这些食物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对于健康而言有一定好处。
3.种类多样化
食物的选择要注意不能只盯着某一种吃,也不要挑食。
而是要尽可能多样化的去选择食材,让身体可以摄入不同种类、不同营养元素的食物,保证身体不会缺乏某一种营养。每天的饮食也不要一成不变,最好可以更换种类食用,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食欲,还能有助于身体补充营养。
4.换种烹调方式
烹饪方式的选择上,注意要少用油炸、煎制以及烧烤等高油脂的方法,日常建议多以清蒸、炖煮等方式来烹饪。
当然,我们也难以避免的会做油饼、酥饼等食物,烹饪这些食物的时候可以选择用蒸、烤箱来制作,可以降低食物内的油脂含量,而一些带馅的食物,可以选择少放肥肉,多放一些蔬菜、豆制品等健康的食物。
饮食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非常重要,在生活中要有选择的去吃食物,尽可能的少摄入一些低质量碳水化合物,适当多吃荞麦、绿豆、玉米、黑米等高质量碳水。
参考资料:
[1] 《比脂肪伤害更大的,其实是它》.CCTV生活圈.2021-05-27
[2] 《20国饮食习惯分析:低质量碳水饮食会缩短寿命!》.医学论坛网.2021-02-25
[3] 《“低质量碳水比脂肪伤害大”,这是真的吗?》.全民较真-腾讯新闻.2021-10-0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副主任医师
三亚中心医院 肾内科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肾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