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当心:贫血背后掩肾病

  在出专家门诊时,我曾遇到一位32岁的采石工人小吴,半年来感觉乏力、食欲不振、腹泻、气色不好,当地矿山医院诊断为营养性贪血。该患者按医嘱服用维生素B12叶酸和铁剂3个月后,病情并无好转。

  详细追问病史得知,他小的时候,经常感冒,平时做工劳累又爱喝点酒,身体有点不适也不太在意,可近半年症状加重。我给他查体发现,患者面色及眼睛粘膜苍白;实验室化验尿常规异常,尿蛋白2个“+”号,尿素氮、肌酐异常;B超检查发现双肾有实质性损害。我告诉这位患者,他的贫血不是缺铁或缺什么营养引起的,而是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所致,医学上叫“肾性贫血”。我给他开了一些药物,并使用红细胞生长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2个月后,他的贫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临床上,像小吴这样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被误诊了。由于一般认为,贫血多是营养不良引起的营养性贫血,有的医生只用叶酸、铁剂以及补血口服液等进行治疗。可有很多时候,原发病的症状可以很隐蔽、轻微,如本例患者,幼年常感冒,可能由于反复感冒并发轻型或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但因症状轻而没在意。经过漫长的过程,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出现了以消化道为主要症状的肾性贫血。

  当肾脏发生慢性肾炎或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变时,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就会下降,患者体内制造红细胞的能力也随之降低,于是病人就会表现出贫血的症状。加之病人无明显的肾脏病史,一部分患者常被误认为是缺铁性贫血,难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由此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

  肾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损害,造成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下降,排泄代谢产物减少,存留增多。这些毒物一方面可抑制红血球生成素生成,另一方面又抑制红血球生成素的活性,造成对红细胞膜的破坏,使其寿命缩短。同时由于肾功能不全而长期厌食、腹泻,造成铁、叶酸、维生素B12的缺少,最终导致肾性贫血。

  因此,提醒大家要提高对贫血的认识,要知道贫血也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可疑患者,即便是在尿量正常的情况下,也要做尿常规检查。一旦尿检有蛋白尿或血尿,同时又伴有血压的异常,这时往往有肾性贫血的可能,一定要继续做血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检查,这样便可以很快确诊。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来慧丽)

2010-01-11 00:44:00浏览1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