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起疙瘩可能是因为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物过敏或食物过敏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荨麻疹
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反应,可能伴有瘙痒、红斑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进行止痒和缓解症状,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2.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通常伴随剧烈瘙痒、渗出倾向、反复发作等特点。患者可按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进行局部涂抹,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3.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由皮肤或黏膜接触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皮肤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等。患者需要及时用清水冲洗患处,去除残留的致敏原,然后配合医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4.药物过敏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引起异常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针对药物过敏,首先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报告医生。其次,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抗过敏治疗,如口服抗组胺药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5.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指某种特定的食物蛋白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典型症状包括口腔黏膜水肿、呼吸困难等。食物过敏的治疗主要是避免摄入已知过敏的食物,对于轻度过敏反应,可采取紧急措施如服用抗组胺药;严重时需立即就医并携带相关过敏信息告知医生。
建议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以监测过敏原水平,特别是对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物过敏和食物过敏的人群。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以防诱发或加重皮肤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