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烧伤深度可分为三类,分别是I度、II度和III度。

烧伤后皮肤损伤的程度取决于烧伤的深度。I度烧伤仅累及表皮层,可通过机体自我修复;II度烧伤涉及真皮层,可能导致血管痉挛和组织水肿;III度烧伤深达肌肉、骨骼等深层结构,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I度烧伤通常表现为红斑、疼痛和轻微肿胀;II度烧伤可能伴随水疱形成、剧烈疼痛和长时间愈合过程;III度烧伤可能导致焦痂形成、感觉减退和需要专业处理。
针对不同深度的烧伤,常用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超声波评估以及必要时的实验室检查如电解质分析。烧伤后的治疗方法因烧伤深度而异。对于I度烧伤,冷敷即可促进痊愈;II度烧伤需保持伤口清洁并预防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药膏;III度烧伤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紧急救治,包括清创、感染控制和后续的康复治疗。
患者应避免自行挑破水疱,以免增加感染风险,同时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