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叮咬可能导致瘙痒、皮疹、红肿,严重时可能出现感染或过敏反应。

1.瘙痒
跳蚤叮咬皮肤后,其分泌物和唾液中的异种蛋白作为变应原被机体识别为非己物质,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患者可能会感到剧烈的瘙痒感,导致搔抓行为,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和不适。
2.皮疹
跳蚤叮咬时释放的毒素刺激皮肤,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及炎症细胞浸润。皮疹通常表现为红色小斑点或丘疹,可能伴有轻微疼痛或瘙痒。严重时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至周围淋巴结。
3.红肿
当跳蚤叮咬皮肤时,其唾液中的蛋白质可作为过敏原引发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现象。红肿可能伴随热感、疼痛或触痛,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成脓包或溃疡。
4.感染
跳蚤叮咬后的伤口容易受到细菌污染,这些细菌进入伤口后开始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局部感染发生。感染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化脓、发热等全身症状,需要抗生素治疗。
5.过敏反应
个体对跳蚤唾液中含有的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引起组胺和其他炎性介质释放,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荨麻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重症时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需紧急医疗干预。
跳蚤叮咬后,避免过度搔抓以防继发感染,同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若情况没有改善或者恶化,应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