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乱穿鞋 五成国人有脚病

曲剑华 皮肤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一半国人都有脚病

  足疗生意火技师不够 护足知识少危害严重

  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约上三五好友去泡泡脚、做做足疗,已成为颇受现代人欢迎的休闲方式。也正因如此,足疗房如雨后春笋般遍布许多城市大街小巷。然而,足疗生意越来越红火,中国人的脚却似乎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健康。有调查显示,我国一半人患有足病。究竟是我们的脚部保健做得不够,还是足疗按摩师技术不佳?

  每两人中就有一人得脚病

  “因为工作需要,我每天都穿高跟鞋,脚下有时会磨出茧子。最近,脚趾底下的皮越来越厚,而且发黄、变硬,走路时像垫着块石头,常常突然一阵刺痛,真是有苦说不出。”正在北京清华池脚病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王小姐一脸痛苦地告诉记者。“到这里找专家一看才知道,是得了一种叫胼胝的脚病,必须经过修脚治疗才能康复。”

  “得脚病的人越来越多了,从我们这儿的忙活程度你就能看出来。”专家说,他一天要接待近40多位脚病患者,“夏天病人尤其多,人们赤裸着双脚很容易受到伤害。暑期来的则以学生居多,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有。”在记者采访的1个小时内,王建生的诊室门外已经有5个人在排队等候了,年龄从15岁到50岁都有。

  脚病已经成了现代人中常见的流行病。据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5年足病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患足病,在成年人中,比例更高达3/4。常见足病有鸡眼扁平足、溃疡、脚癣(香港脚)、甲癣(灰甲)、厚茧、长水泡、足底疼痛、锤状足趾等。脚病不仅在我国发病率增加,在全球都有上升趋势: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几乎一半的美国人正在受脚病困扰;在英国,每年就有20万人因脚部疾病而寻求治疗。

  对大多数人来说,脚上长个茧子、磨个泡不值得大惊小怪,但王建生指出,脚病的严重性不可忽视,轻者会引起疼痛,影响正常的走路姿势和日常出行,重者则会危害全身健康。“例如脚气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的皮肤均会受连累,瘙痒剧烈。还可能因外伤引起继发性感染,并发脓包疮、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等。”王建生说。

  乱穿鞋、乱做足疗是主因

  人们走路少了,生活条件好了,为何脚病却在增加呢?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一组数据解释了其中的原因。调查显示,成年人的脚病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64%属于穿鞋不当,18%是因为上了年纪,11%来自走路不平衡,5%是由于过度运动,还有2%原因不明。

  对此,专家表示,现在绝大多数脚病是由于穿鞋不当造成的。“像高跟鞋,如果鞋头太紧、太尖,就会使得脚趾头受到挤压摩擦产生外翻;太硬的鞋子则可能引起足底肌膜炎;而不透气、捂脚的鞋则可能引起香港脚,脚底、趾缝间出现水泡。”

  全国足部保健按摩专业委员会主任杨茗茗则认为,混乱的足疗市场也是造成脚病多发的一大原因。据杨茗茗透露,全国400多万足疗从业者中,持证上岗的不足5%。“由于足疗行业发展迅速,但足疗师数量短缺,因此很多洗浴中心和足道馆开业后都会先找一个熟练的足部按摩师,再招聘一些年轻人向他学习,‘学生’看一两次就照葫芦画瓢在顾客身上做试验,这种做法极有可能损害顾客健康。”

  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全国足部保健按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邓长清认为,市场上没有资质的足疗师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乱用中药,一个方子遍天下。“一些足疗师打着中药旗号,给所有客人都用一个药方,但事实上,泡脚的用料讲究因人而异,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用的都不一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曲剑华也指出,不科学的泡脚可能伤害脚部皮肤,还造成脚气等脚部疾病的传染。二是按摩手法随意。一些按摩师看似拍打得热闹,但华而不实,“我跟许多按摩师交谈过,但能说出足部按摩原理的也就占20%—30%。”

  怎样才能养好脚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足疗固然能起到脚部保健的作用,但几位专家都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护足知识太少,导致脚病反复出现。要想养好脚,专家给出了如下一些建议。

  每天泡脚。俗话说“睡前泡脚,胜过补药。”要坚持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水温一般在40℃—50℃,泡15—20分钟即可,以双脚皮肤发红、面部有微汗为宜。泡脚能疏通经络,解除疲劳,不仅睡觉香甜,还可防止增生老化。如果脚干,可以抹上护脚霜,穿上棉袜子。

  选择合适的鞋子。一双合适舒服的鞋子,不仅能让人觉得舒适,还能防止脚腕受伤,避免脚部变形、磨损。选鞋要做到“三不”,即不要穿夹脚的小鞋,不要穿质地过硬或过软的鞋,不要常穿高跟鞋走路。另外,王建生提醒,一定要顺应季节穿鞋,让脚有合适的温度,不能夏天还捂着靴子、旅游鞋,冬天就穿双帆布鞋。

  修脚检查。如果脚部没有疾病,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定期修剪趾甲,去除脚部角质层。但要保证自己的足部用品如毛巾、剪刀等卫生干净,最好单人单用。如果一发现有鸡眼、脚气等,一定要及时去找正规的修脚师咨询、修剪。而如果发生冻疮、外部损伤,就要到医院治疗。

  总之,脚关系到人的整体健康,养脚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养生步骤,养好脚,健康才能常伴。

(责任编辑:罗英周)

2009-09-09 11:45:00浏览9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生殖器疱疹是性病吗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属于性病范畴。该病以生殖器部位的水疱、溃疡及疼痛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影响。生殖器疱疹的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及口交。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微小破损进入机体,感染后潜伏于神经节,在免疫力下降时激活并引起症状。除性接触外,母婴垂直传播也可能发生,导致新生儿疱疹,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现分为原发感染和复发感染。原发感染症状较重,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簇集性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伴有疼痛、瘙痒及烧灼感。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及淋巴结肿大可能同时出现。复发感染症状较轻,水疱和溃疡范围较小,持续时间较短,但可能频繁发作。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病史采集需了解性接触史及症状特点。体格检查可观察水疱和溃疡的形态及分布。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培养、PCR检测及血清学检测。病毒培养和PCR检测可直接检测病毒,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学检测可区分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有助于评估感染类型和病程。建议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生殖器部位水疱或溃疡,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性伴侣需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戴安全套同房还会怀孕吗
戴安全套同房仍有可能怀孕。安全套作为常见避孕工具,正常使用时避孕效果显著,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无法保证百分百避孕成功。了解这些潜在风险,对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意外怀孕十分关键。安全套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部分使用者可能在佩戴前未将前端小囊内空气排空,致使同房过程中囊内压力增大,易引发破裂,精液泄漏,从而增加怀孕几率。还有人在性行为开始一段时间后才戴套,此时前期分泌的少量含有精子的前列腺液可能已进入女性生殖道,若后续安全套破裂或滑落,怀孕风险进一步上升。另外,佩戴时若安全套尺寸不合适,过紧易破裂,过松则易滑落,都无法有效阻挡精子进入。安全套质量参差不齐,若使用了劣质或过期产品,其物理性能会下降,抗拉伸能力变弱,在性行为过程中受到摩擦、挤压等外力作用时,更易出现破裂、穿孔等情况。比如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安全套,在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上存在缺陷,无法达到正规产品的质量标准。过期安全套也会因橡胶老化,弹性变差,难以发挥正常避孕功能。即使是质量合格的安全套,若保存不当,如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环境,也可能影响其性能,导致避孕失败,使女性面临意外怀孕风险。购买安全套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认准有质量保障的品牌及产品。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过期,确保安全套质量。使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掌握正确佩戴方法,注意排空前端小囊空气,选择合适尺寸。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安全套可以防止性疾病传染吗
安全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性疾病传染,但并非绝对。在性行为中,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不容忽视,安全套作为常见的防护工具,其作用至关重要,然而,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安全套主要通过物理阻隔的方式预防性疾病传播。其材质多为乳胶或聚氨酯,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韧性,能够有效阻挡精子以及大部分病原体,如艾滋病病毒、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尖锐湿疣病毒等。以艾滋病病毒为例,该病毒直径约为100纳米,而乳胶安全套的微孔直径在5纳米左右,远远小于病毒直径,所以理论上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的穿透,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对于淋病、衣原体、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安全套同样能通过覆盖性器官,减少皮肤黏膜与病原体的直接接触,起到防护作用。虽然安全套在理论上防护效果显著,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因素会影响其防护效果。一方面,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佩戴错误,如没有将安全套前端的空气挤出,可能导致在性行为过程中安全套破裂;或者佩戴时间过晚,在性行为开始后才使用安全套,前期的接触就可能已造成病原体传播。另一方面,安全套并非能覆盖所有可能接触病原体的部位,如肛周、会阴部等,这些部位若有破损或接触到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仍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而且,安全套本身也存在质量差异,劣质安全套可能有微孔过大、易破裂等问题,降低防护能力。在性行为前,要选择质量合格、在保质期内的安全套,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好。佩戴时,要按照正确方法操作,在性行为开始前就佩戴好,并确保安全套紧密贴合。性行为结束后,要小心取下安全套,避免精液溢出。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安全套可以防止性疾病传染吗
安全套在预防性传播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防护性,但并非能做到100%防护。其作为一种常见的避孕和预防感染的工具,在安全性行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安全套主要由乳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屏障特性。在性行为过程中,安全套能够将阴茎与性伴侣的生殖器官、分泌物等隔离开来。以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淋病、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等为例,艾滋病病毒(HIV)、淋病奈瑟菌、衣原体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等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血液等体液中。安全套通过紧密包裹阴茎,阻止这些含有病原体的体液与未感染者的皮肤、黏膜直接接触,从而会大大降低病原体传播的可能性,从传播途径上切断感染源。在预防艾滋病方面,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HIV传播风险,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能使HIV传播风险降低80%-95%。对于淋病、衣原体感染等细菌或衣原体引起的性疾病,安全套同样能提供较好的防护。规范使用时,可减少约80%的感染几率。然而,对于尖锐湿疣等由HPV引起的疾病,由于HPV可感染安全套未覆盖的皮肤区域,如阴茎根部、阴囊、阴唇周围等,防护效果相对较弱,但仍能降低大部分感染风险。需要注意的是,若安全套使用不当,如佩戴过迟、过早取下、破裂或滑脱等,防护效果会大打折扣,在这些情况下,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可能在一次不安全的性行为后就导致感染。为最大程度发挥安全套预防性疾病传染的作用,应正确使用安全套。在性行为开始前,小心打开包装,避免指甲划破安全套。同时,捏住顶端挤出空气后,将其套在勃起的阴茎上,并展开至根部。性行为全程佩戴,结束后在阴茎疲软前捏住套口与阴茎一起抽出。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