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什么是异位性皮炎

  一、什么是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具有遗传倾向的一种过敏反应性皮肤病,多数患者由婴儿湿疹反复发作迁延而成,70%的患者家族中有过敏、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遗传过敏史,因此也被称为异位性湿疹、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Besnier痒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等,是一种具有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特点的皮肤病。

  二、异位性皮炎病因病理

什么是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与遗传因素、过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资料研究表明,约有60%~90%患者受季节因素影响,冬天由于寒冷刺激,加上阳光照射时间少,衣物的摩擦等均可能成为异位性皮炎的诱发因素。瘙痒和摩擦会导致瘙痒--搔抓--发疹--瘙痒的循环。其他病因因素包括免疫反应异常、血管及血管药物反应异常、神经精神因素、感染、气候及生活环境等。

  三、异位性皮炎症状

临床上根据异位表现差异和对过敏原反应结果,将异位性皮炎分成单纯型和混合型,单纯型一般不并发呼吸系统症状,混合型一般都会出现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过敏症状。

  异位性皮炎可发生于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或成人期,大部分患者多于出生后2~6个月发病(半数以上在出生后2年以内),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多形皮疹的主要表现有:红斑、丘疹、丘疱疹、渗出结痂、苔藓样变和皮肤抓痕、皮肤干燥、继发感染,多伴有瘙痒感。年龄不同,皮疹分布及表现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分阶段来观察异位性皮炎的症状 :
  1.婴幼儿期:皮疹最常见于面部,也常见于其他暴露或易受摩擦刺激部位,如四肢伸侧。会阴、臀部一般较少受累。皮疹多表现为红斑、散在或融合的水肿性丘疹、丘疱疹,可有渗出及结痂,瘙痒剧烈。继发感染或淋巴结肿大较常见。病程迁延反复,病情变化可受出牙、呼吸道感染、情感刺激、气候变化等影响。
  2.儿童期:儿童期异位性皮炎又可分二型,即湿疹型和痒疹型。皮疹多分布于肘膝屈侧、颈侧、腕、踝等处。婴幼儿期的红斑、丘疹逐渐被以苔藓样变为主的皮损所取代。以痒疹型尤甚,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背后,皮疹表现为全身性疏散分布的米粒至黄豆大丘疹、损害处干燥,陈旧皮损小而硬。病变处抓痕累累,往往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可因搔抓以至继发细菌感染。病程呈慢性经过,常反复发作,可逐渐痊愈或发展迁延为成人期异位性皮炎。
  3.成人期:多有婴儿期或儿童期异位性皮炎的病史。皮损惯发于四肢屈侧、颈部、也可发生于前额、眼睑、手背等处。还偶有全身泛发者。病变较局限,皮疹多呈苔藓样变或淡红色丘疹性片块,表面可见细鳞屑附着和色素沉着。患处瘙痒剧烈,往往因搔痒剧烈而继发感染。病程为慢性经过,病性时轻时重,通过适当治疗最终也可逐渐痊愈。
  一般来说,异位性皮炎典型患者要经历上述三个阶段的表现,即婴儿期,儿童期和成人期。但也可不出现婴儿期而直接进入儿童期或成人期异位性皮炎。有些患者仅有异位性皮炎表现,某些病人除有鼻炎外,还可伴发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个别患者可伴发白内障和视网膜剥离,此外,本病患者往往伴有皮肤干燥、毛囊角化、掌纹增多及皮肤白色划痕征现象。异位性皮炎易引起细菌感染或并发病毒性皮肤病。

  四、异位性皮炎诊断检查

  五、异位性皮炎治疗方法

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最常见药物是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软膏,一旦出现感染或症状严重者,医生一般会建议采取口服强的松等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者抗组胺药,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激素和抗组胺药等大多只能起到暂时缓和症状的作用,一般是对瘙痒病人起到精神治疗的作用,时间长了不免会产生副作用。同样的,对于一些儿童、孕妇及肠胃不好者,长期使用或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会引起发育受阻、肥胖、骨质疏松和其他副作用,而且一旦停药,病情常会反跳加重。婴幼儿尤其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软膏,因为这些药物具有抑制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针对年龄较大的成人,现在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进行中波紫外线治疗,补骨脂素加高强度长波紫外线或不加补骨脂素的窄带长波紫外线照射。因为射线作用于身体进行治疗,可能有潜在的远期副作用,所以这种治疗方法在儿童和青少年很少使用,许多年龄较大的成人治疗时也非常谨慎。

 

2007-08-16 16:43:00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