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皮肤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皮肤病 > 其他皮肤病

稻农皮炎

举报/反馈
2009-07-29 07:35:0039健康网社区

  稻农皮炎,中医称之为“水渍疮”。主要发生在我国各水稻种植区,特别在拔秧、插秧和耘耥阶段发病率高最。病变多发生在手丫、足丫,初期指(趾)蹼及其连接的指(趾)皮肤肿胀,浸渍腐白起皱,复因摩擦而糜烂流水,自觉痛痒难忍,部分患者还会合并感染而致红丝疔、丹毒等。现介绍几种简便易行之法,患者不妨一试。

  初夏如何防治稻农皮炎

  稻农皮炎,俗称烂手烂脚、水渍疮,可以说几乎每个农民都得过这种病。它主要发生在水稻种植区,每年拔秧、插秧和耘耥阶段发病率最高。

  按原因分,稻农皮炎主要有两种类型。浸渍擦烂皮炎型与浸水时间久、水温高、机械性摩擦以及大气湿度、田水碱性等综合性因素有关,其中潮湿和摩擦尤其重要。它一般于连续下水田劳动2~5天发生。动物血吸虫尾蚴皮炎型,俗称鸭怪,是禽畜体内寄生的类血吸虫虫卵,随粪便排放在河塘田沟里孵化为毛蚴、尾蚴并侵害人体引起。虽然这种尾蚴钻入皮肤即被人体所消灭,不会侵入内脏生长,但会引发皮炎,出现成片淡红丘疹,奇痒难耐,搔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在椎实螺(中间宿主)多而尾蚴感染率高的水田劳动,此病发病率可达100%,一般在下田劳动5~30分钟发生。

  稻农皮炎病变多发生在指蹼(俗称手丫)、趾蹼(俗称脚丫)。初期,指(趾)蹼及其连接的指(趾)皮肤肿胀,腐白起皱,又因摩擦而糜烂流水,自觉痛痒难忍。部分患者还会合并感染而致红丝疔、丹毒等。

  如何治疗治疗以干燥收敛为原则。浸渍阶段,于局部扑大干燥性粉剂(枯矾10克,氧化锌20克,滑石粉70克等),一日数次。如已擦烂,涂3%~5%龙胆紫液,或20%鞣酸甘油。如有继发感染,用消炎杀菌剂,同时停止下水田。治疗后,少则两三日,多则六七日,此病即可痊愈。

  怎样预防加强水源管理,灭螺、灭蚴,是切断动物血吸虫尾蚴皮炎流行环节的有效措施,可结合施肥、喷撒农药统一安排进行。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推行农业新技术,如干湿轮作、机器插秧、抛秧法等,尽量减少下水田时间。午前提早歇工,午后推迟出工,延长中午休息时间,以避开中午水田温度过高时段。加强个人防护,下水前于浸水部位涂凡士林,劳动后尽快清洗腿、脚部污泥,扑撒干粉,穿上透气柔软的布鞋,保持干燥。

  简便治疗外用方

  1、大蒜60克,捣成糊状;雄黄20克,加温开水1000毫升稀释。两物搅匀外搽,每日3次。

  2、黄柏、苦参、地肤子、明矾各10克,艾叶3克,煎水浸泡患处,每日1次。

(实习编辑:易校吉)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