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皮肤癌好发于老年人,其中基底细胞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鳞状细胞癌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一般以51~60岁为发病高峰,40岁以下少见,20岁以下则罕见。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2:1。约80%发生于身体的暴露部位,如头、面、颈、手背等部位,少数发生于非暴露部位。如基底细胞癌好发于颜面及颈部,且多在口部以上,如眶、鼻、颊、前额、耳周围等部位,亦常见于手背、前臂及背的上部;鳞状细胞癌半数以上见于头颈部,也可发生于四肢、躯干,头部好发于颊部、头皮、眼睑、额等处,四肢好发于手背及足。一般认为手掌及脚底不发生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生可能与日光曝晒、放射线、砷剂、焦油衍化物等长期刺激有关。烧伤瘢痕、粘膜白斑、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瘘管、盘状红斑狼疮、射线皮炎等皮肤损害亦可继发本病。但很多病人没有明显的诱因。
中医文献中无皮肤癌之名,但古籍中有关于皮肤体表生疣、失荣、赘瘤及翻花疮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云:“翻花疮者,初生如饭粒,其头破则血出,便主恶肉,渐大有根,脓汁出,肉反散如花状”。《医宗金鉴》亦云:“推之不动,坚硬如石,皮色如常,日渐长大,……日久难愈,形气渐衰,肌肉削瘦,愈溃愈硬,色现紫红,腐烂浸淫,渗流血水。疮口开大……形似翻花瘤证。”这些描述与皮肤癌颇为类似。明·薛立斋更言:“翻花疮者,由疮疡溃后肝火血燥生风所致。或疮口胬肉突出如菌,大小不同,或出如蛇头长短不一。治法当滋肝补气,外涂藜芦膏,胬肉自入,须候元气渐复,脓毒将尽涂之有效,不然,虽入而复溃,若误用刀针蚀药、灸火,其势益甚或出血不止,必致寒热呕吐等证,须大补脾胃为善。”对本病之临床表现、病机、治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内外同治的治疗原则及治疗禁忌。
(实习编辑:易校吉)
副主任医师
泉州市第一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皮肤科
泉州中科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
主任医师
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
二级 康复院 民营
南京市福建路20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浚县南关外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中街2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乐从大道中路A16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唐山市国防道24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安义县龙津镇文峰路85号(汽车站西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