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湿疹皮炎患者皮损情况

   2001年我们研究了非异位性湿疹皮炎患者皮损细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情况。选取门诊非异位性湿疹皮炎患者177例,以棉签法在皮损部位取材,常规细菌培养鉴定。并取正常人30例作对照。结果正常人未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总检出率83.3%, 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及微球菌(二者均检出43.3%, 单纯表皮葡萄球菌36.7%; 单纯微球菌3.3%)。非异位性湿疹皮炎患者皮损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1.6%,总细菌检出率为70.6%。除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外的细菌中,表葡占76.5%,溶血型链球菌占2.9%,其它球菌占16.2%,杆菌占4.4%。在临床无可疑感染湿疹患者中,急性渗出湿疹皮炎患者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总细菌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6.1%及76.9%, 均高于慢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皮炎患者。盘状湿疹患者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总细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2.9%及100%,均高于其它类型湿疹皮炎。结果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临床无可疑感染湿疹皮炎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湿疹皮炎患者皮损情况

  我们还观察了非异位性湿疹皮炎患者皮肤糠秕孢子菌(M.furfur)携带情况。选取门诊非异位性湿疹皮炎患者139例, 花斑癣患者28例,脂溢性皮炎患者16例,正常人30例。以0.1%Triton 100 连续两次冲洗皮损或正常皮肤,将冲洗液接种于(M.furfur)培养基,观察30天。结果脂溢性皮炎皮损M.furfur检出率为81.3%;花斑癣皮损M.furfur检出率为 96.3%;正常人皮损M.furfur检出率为63.3%;湿疹皮炎患者皮损M.furfur检出率为59.7%。脂溢性皮炎及花斑癣皮损M.furfur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湿疹皮损及正常人皮肤的检出率。急性、亚急性和 慢性湿疹皮损M.furfur检出率分别为52.4%、42.3%和54.4%。三者无显著差异(P > 0.05, χ2检验)。急性及慢性湿疹患者非脂溢部位皮损M.furfur检出率分别为50.0%及46.1%, 明显高于正常人非脂溢部位皮肤(30.4%);慢性湿疹皮炎患者非脂溢部位皮损M.furfur检出率显著高于自身正常非脂溢部位皮肤;接触性皮炎及未分类湿疹患者非脂溢部位皮损M.furfur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非脂溢部位皮肤。

2007-08-13 22:44:00浏览21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