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关注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健康

  因为皮肤病长在表面,看得见,摸得着,加上湿疹有糜烂、渗液、脱屑或素沉着,易使人产生心理障碍。慢性湿疹患者心理健康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附加因子等方面。心理健康状况对慢性湿疹治疗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已经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并已经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来治疗疾病。祖国医学治疗慢性湿疹,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论治,整体治疗,注重饮食调节、情志调摄对疾病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湿疹患者的精神状态、心理变化经过神经传递对皮肤影响很大。紧张、焦虑等情绪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甚至发生内分泌功能失调,促进血管壁或组织细胞释放缓激肽、组胺等介质,后者作用于靶组织引起一系列反映应:如皮肤血管收缩、扩张、汗腺皮脂腺分泌,立毛肌收缩,甚至刺激角质形成和细胞增值等,诱发或加重原有的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的病因复杂,已被有些学者列为心身疾病的一种。与慢性湿疹患者接触的家属或同事怕被传染,有的疏远或者与病人隔离,给病人在精神上造成沉重负担,使他们不愿意与人接触。所以慢性湿疹患者要抓紧时间治疗,并要有信心去面对病情,有健康的心理才会利于慢性湿疹的治疗。

 关注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健康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39健康网皮肤科

(实习编辑:易校吉)

2009-06-22 07:24:00浏览4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走路没力、老犯困!血管健康应重视
走路没力老犯困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低血糖、贫血、脑供血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1、生理性因素如果患者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等,可能会导致大脑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引起乏力、犯困等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需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适当休息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2、低血糖低血糖可能与长时间不吃饭、糖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大汗、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巧克力、糖果等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进行缓解。必要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溶液等进行治疗。3、贫血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4、脑供血不足如果患者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破坏等因素引起的。由于体内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患者会出现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