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不可遗弃的防晒好习惯

  该是到了好好把防晒落实在生活中的时候了,尤其是那一群总是在一旁冷眼旁观盯着女人涂抹的男人们。女人们化妆包里花样繁复的瓶瓶罐罐,不单单只是为了达成避免肌肤晒黑那么简单、肤浅的理由,嘻笑涂抹之间,同时也在降低紫外线的伤害。

  1、防晒要从“小”做起

  关于防晒,要掌握从“小”做起。一个是从6个月以上的小孩做起,另一个是要特别注意从“小”处做起,如:每2——4小时要补擦一次,一年365天、天天都是防晒天等。

  2、防晒要“穿上、擦上、戴上”

  天气渐渐变暖的时候,人们待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美国癌症协会皮肤癌研究部玛莉欧尼尔构思了简单口号:“穿上、擦上、戴上”,让大家轻松记住保护皮肤的要诀。

  穿上:在阳光下勿打赤膊,穿上衬衫;

  擦上:所有暴露在外的地方都擦上防晒系数在15倍以上的防晒油;

  戴上:戴上帽子,将脸部、颈部和耳朵遮住,避免阳光直接的照射。

  3、阳光下找乐ABCs

  这组ABCs的口诀是美国皮肤科医学会方便民众一边在太阳下玩乐,一边还能轻轻松松做好防晒所精心设计的一组简单口诀。

  A=AWAY,“远离”。日正当中的时候,请远远离开太阳的笼罩,每天早上十点到下午两点,太阳所发出的紫外线被大气层过滤掉的比率最少,所以紫外线的强度是一天当中最强的。因此,不管是学校老师或是家长,在替小朋友规划户外活动时,最好能够避开这段时间,大人在外面活动的安排,也应该少在这一段时间出外。

  B=BLOCK,“阻挡”。每个人都应该养成习惯用防晒霜定时涂抹暴晒于阳光下的部位,阻挡紫外线。

  C=COVER UP,“遮蔽”,请戴上帽子以及穿上浅T恤。再有效的防晒乳液其实都比不上衣物的有效遮盖,所以应该要在从事户外活动时穿上长袖的浅色T恤和长裤。

  S=SPEAK OUT,“广为宣传”,成功的防晒应是全民运动、不分老少。

  4、防晒守则

  (1)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尽不要外出,在室内也要记得防晒,就算大部分的活动范围是以室内为主,也要记得擦上防晒品,每隔3~4小时要补充一次。

  (2) 定时补充:记得每两个小时补充一次防晒乳,特别是游泳或运动流汗后,还有别忘了抹耳后、嘴唇、眼睛周围等,这些都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另外,两颊、T字部分是脸部最突出的两处五官,建议使用较高系数的防晒品;而身体部位则以大腿内侧、背部最易忽略。

  (3)外出时穿着可以防御紫外线的衣物:如织法细密的长袖衬衫和长裤。

  (4)选择宽沿帽,除了可以保护脸部,还可一并将耳朵和后面的脖子部位遮蔽。

  (5) 戴上可以确实遮盖包括眼睛四周的大镜面太阳眼镜,镜片须通过防紫外线测试,可以确实阻挡100%的紫外线。

  (6)远离一切反射面,并切记确实涂抹防晒乳液,因为反射面会反射高达85%的紫外线,日常生活常见的反射面如海面、沙堆、雪地甚至是逛街的橱窗。

  (7)晒从小开始,六个月大的小孩就应该开始使用防晒乳液。未满六个月大的婴儿应该要绝对的避免暴晒在阳光下,即使您用推车推着他(她)出去走走,也应该确实的用长袖衣物和帽子保护。

  (8)向青少年灌输正确的防晒观念。因为紫外线的长期伤害是从小慢慢累积的,虽然青少年时期不易显现受伤的地方,但却难保日后不发展成皮肤癌。

  (9)坚定信念并且身体力行:很多人在明白了正确的观念后,却往往又因为周遭的人异样的眼光而不好意思身体力行,应尝试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周遭亲友错误的观念,大家一起来对抗紫外线。

 不可遗弃的防晒好习惯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39健康网皮肤科

(实习编辑:易校吉)

2009-06-07 07:30:00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脚气病为什么叫脚气病毒
脚气病并非由病毒引起,被称为脚气病毒是一种错误认知。脚气病通常指维生素B1缺乏症。而日常所说的脚气多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的足癣,两种疾病各不相同。从病因症状来看,维生素B1缺乏症主要是因饮食中维生素B1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需求增加等引起。初期可能表现为疲乏、烦躁、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病情发展会出现下肢水肿、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而足癣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所致。症状多为足部皮肤出现水疱、脱屑、瘙痒、糜烂等,尤其是脚趾间、足底等部位。通常情况下,针对维生素B1缺乏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补充维生素B1,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B1片,严重者可能需使用甲硫氨酸维B1。对于足癣,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外用药物能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真菌生长。病情严重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时,可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但口服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因其可能有一定副作用。为预防相关问题,日常饮食应注重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豆类、肉类等,避免长期食用精米白面。对于足癣预防,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减少真菌感染机会。若出现足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足癣和脚气有什么区别
足癣和脚气没有区别,两者指的是同一种由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所引起的常见真菌性皮肤病。了解这一情况,有助于患者准确认识病症,从而积极有效地开展治疗。该疾病无论是被称作足癣还是脚气,其病因都是皮肤癣菌入侵足部皮肤。这些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足部的生理特点恰好为真菌创造了理想的生存条件。当皮肤癣菌接触到足部皮肤后,会在角质层生长繁殖,分解角质蛋白获取营养,进而引发皮肤炎症反应。足癣(脚气)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各类型症状表现不一。水疱型,表现为足部皮肤出现米粒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澈,不易破裂,周围皮肤正常,常伴有瘙痒;糜烂型,多发生在趾间,尤其是第3、4及4、5趾间,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及渗液,有明显瘙痒,且容易继发细菌感染;鳞屑角化型,主要症状是足部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伴有疼痛。一旦确诊为足癣(脚气),患者应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涂抹于患处,坚持按疗程使用,一般需持续用药2-4周,症状消失后再巩固治疗1-2周,以防止复发。若病情严重,外用药物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脚气脚痒脚丫烂用什么药治疗中医
脚气通常是指足癣。中医常用苦参、黄柏、蛇床子、土槿皮等药物治疗足癣引起的脚痒脚丫烂症状,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等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真菌感染及具体菌种。1、苦参: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其含有的苦参碱等成分,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在治疗足癣时,苦参可通过抑制真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脚痒症状。常与其他药物配伍,煎汤外洗,能有效改善脚丫烂的情况。2、黄柏:黄柏同样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其抗菌谱较广,对引起足癣的真菌有明显抑制效果。黄柏可减轻脚部因真菌感染导致的红肿、瘙痒和溃烂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常将黄柏制成药膏外用,以增强疗效,促进脚部皮肤的修复。3、蛇床子:蛇床子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的作用,对于足癣引起的脚痒、脚丫烂,蛇床子可改善局部症状,缓解瘙痒感,促进皮肤愈合。常被用于中药泡脚方中,让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发挥治疗作用。4、土槿皮:土槿皮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对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治疗足癣时,土槿皮能直接作用于真菌,破坏其结构,阻止其生长繁殖,从而减轻脚痒和脚丫烂的症状。常制成酊剂外用,可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到皮肤深层,发挥抗菌作用。日常应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勤洗脚,勤换鞋袜,避免脚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不给真菌滋生创造条件。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和吸汗性强的袜子。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若脚部出汗较多,可适当使用一些具有吸汗功能的鞋垫。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