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才3岁,头发眉毛就脱光了!怎么回事?

最近门诊遇上一个女孩,3岁4个月,因“支气管炎”来就诊。

小女孩带着个花帽子,头低垂着,问话不答,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朝气。

检查了一下,她的支气管炎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体检发现女孩没有眉毛、眼睫毛和头发。

开始以为是血液、肿瘤方面疾病因化疗导致的脱毛。追问家长说不是,且进行了几乎所有相关检查均无异常。

那是什么导致孩子的眉毛、头发都脱落了呢?你见过类似病例吗?

导致头发脱落疾病,如雄激素性脱发、布罗克假性脱发、头癣、儿童梅毒、拔毛癖等等。而一通检查下来,患儿基本上无异常,也没有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甲状腺疾病、胶原疾病、唐氏综合症等疾病。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一个可能——斑秃,俗称“鬼剃头”。

斑秃是一种复发性非瘢痕型脱发,可影响任何生发区域,并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

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除了脱发,大多数患者没有其他症状,但斑秃可对患者及其家人造成巨大的情感和心理社会痛苦。正如开头病例中的小女孩,就诊时一直低垂着头,问话不答。

1、为什么发生斑秃?

斑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一般人群的患病率为0.1%~0.2%[3],与种族、性别无关。

但很遗憾,目前我们对斑秃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

最广泛接受的假设是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最有可能发生在遗传易感的个体中。

遗传因素可能在决定易感性和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许多基因已经被研究,大量的研究集中在人类白细胞抗原上,80%以上的斑秃患者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DQ3(DQB1*03),提示它可以作为斑秃一般易感性的标志。研究还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DQ7(DQB1*0301)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4(DRB1*0401)在全秃和普秃患者中明显较多[1,2]。

唐氏综合症与斑秃具有高相关性。

还有神经支配和脉管系统、病毒病原学、精神压力等等都与斑秃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目前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

其中,虽然精神压力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但它们最有可能触发易感个体已经存在的某种状况,而不是真正的主要原因。

追问病史,患儿母亲主诉,患儿系在一次家庭开车出游过程中发生车祸,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和惊吓,次日患儿便出现发热,随后开始大量脱发,直至头发、眉毛全脱光。

2、如何诊断斑秃?

依赖于临床表现;很少需要皮肤活检,只有当临床诊断不确定时,才考虑应用。

3、斑秃的分型[4]:

临床上可分为多个类型:

①斑片型:可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脱发斑面积小者易于恢复;

②网状型:脱发斑多而密集,呈网状;

③匐行型(ophiasis)即带状型:主要发生于发际线部位,常常治疗反应差;

④中央型或反匐行型;

⑤弥漫型:全头皮弥漫受累,多呈急性发作,一般不形成全秃,通常在旧发完全脱落前已经有新发生长,仔细检查可以发现其中有斑状脱发,急性者易于恢复;

⑥全秃:所有头发均脱落;

⑦普秃:全身所有毛发均脱落。

斑秃患者中大约80%仅为单个斑秃,12.5%为2个斑秃,7.7%为多个斑秃。发病时斑块的数量与随后的严重程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虽然斑秃最常累及头皮,但其实它能影响到任何有毛发的区域。

在6.8%~49.4%的患者中会出现指甲受累,最常见于严重斑秃患者。点蚀是最常见的表现,其他已被报道的异常还包括粗纹、白甲、红色月牙等。

4、斑秃怎么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避免精神紧张,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1)局部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是轻中度斑秃的主要外用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卤米松、糠酸莫米松及丙酸氯倍他索等强效或超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

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常用的药物有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曲安奈德注射液。

(2)外用米诺地尔:适用于稳定期及脱发面积较小的斑秃患者,常需与其他治疗联合应用,避免单用于进展期者。

(3)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免疫抑制剂应用,由于不良反应相对较多、费用相对较高及停药后复发率高等,临床不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4)新药及老药新用: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一些新的药物或治疗方式对斑秃有一定疗效,如口服JAK抑制剂、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和非索非那定等)和复方甘草酸苷,外用前列腺素类似物,以及应用补脂骨素长波紫外线(PUVA)、窄谱中波紫外线(UVB)、308nm准分子激光、低能量激光及局部冷冻治疗等,但这些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5)放弃药物治疗者,可建议患者戴假发和发片进行遮饰,纹眉术可用于模拟缺失的眉毛。

参考文献:

[1]Colombe BW, Lou CD, Price VH. The genetic basis of alopecia areata: HLA associations with patchy alopecia areata versus alopecia totalis and alopecia universalis. J Investig Dermatol Symp Proc. 1999 Dec. 4(3):216-9. [Medline].

[2]Colombe BW, Price VH, Khoury EL, Garovoy MR, Lou CD. HLA class II antigen associations help to define two types of alopecia areata. J Am Acad Dermatol. 1995 Nov. 33(5 Pt 1):757-64. [Medline].

[3]Safavi K. Prevalence of alopecia areata in the First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Arch Dermatol. 1992 May. 128(5):702. [Medline].

[4]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毛发学组. 中国斑秃诊疗指南(2019).临床皮肤科杂志,2020,49(2):69-72.

2021-02-04 00:00:01浏览16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遗传性雀斑会复发吗
遗传性雀斑确实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但若患者遵医嘱进行合理治疗,并结合适宜的日常护理,通常是可以降低复发可能性的。1.复发原因首先,遗传性雀斑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因此即使患者通过激光治疗等手段去除现有的雀斑,但只要遗传基因依然存在,则雀斑就有可能会复发。同时,紫外线照射也可能导致雀斑再次出现或颜色加深。2.治疗方式其次,遗传性雀斑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但若患者本身认为雀斑影响到皮肤美观或个人心理健康时,则可遵医嘱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激光治疗主要通过爆破色素细胞来进行治疗,而冷冻治疗则主要用于治疗单发且颜色较深的雀斑。此外,药物治疗多适用于颜色较浅的雀斑,常用药物主要有氢醌霜、维甲酸乳膏、维生素E乳等外用药物。3.日常护理最后,患者除了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专业治疗外,通常还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建议患者外出时使用防晒霜、遮阳帽、防晒衣等,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也可辅助增强皮肤的抗氧化能力。此外,患者平时还应注意规律作息、戒烟戒酒,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促进皮肤修复。综上所述,遗传性雀斑确实存在一定的复发可能,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和良好的日常护理,通常可以有效改善雀斑症状,并适当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腋下长雀斑痣是神经性纤维瘤吗
雀斑痣通常是指雀斑样痣、神经性纤维瘤即神经纤维瘤病,腋下长雀斑样痣不一定是神经纤维瘤病。1.雀斑样痣定义首先,雀斑样痣通常为皮肤黏膜部位出现的,颜色均一的黑褐色斑疹,边界清晰且表面光滑。该类病变通常会散发于全身皮肤,但日晒后不会出现颜色加深,且皮疹颜色通常也不会随季节改变而发生变化。2.神经纤维瘤病定义其次,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因基因突变而导致机体多系统出现损伤,如神经、肌肉、骨骼、皮肤、内脏等全身各个系统。该病患者常有皮肤牛奶咖啡斑、腋窝雀斑、腹股沟雀斑等症状,而当病变压迫局部神经后,患者也可能出现智力减退、记忆障碍、癫痫发作等问题。此外,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骨损害、心胸损害、胃肠道损害等伴随症状。3.两者区别与联系最后,关于腋下雀斑样痣和神经纤维瘤病的关系,只能说腋下出现的雀斑样痣是神经纤维瘤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但并不表示只要出现腋下雀斑样痣,就提示是罹患了神经纤维瘤病。综上所述,腋下出现雀斑样痣并不一定是神经纤维瘤病。同时,雀斑样痣在不影响皮肤美观和患者心理健康的情况下,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但神经纤维瘤病,则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通过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色素缺失导致皮肤有一块白色斑点会消失吗
色素缺失导致皮肤出现的白色斑点通常是不会消失的。1.炎症因素首先,各种原因引发的皮肤炎症反应,常会因炎症刺激而破坏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从而导致皮肤中的黑色素快速流失,最终出现皮肤白色斑点的症状。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局部炎症会逐渐消退,但由于黑色素细胞的破坏通常是不可逆的过程,因此皮肤白色斑点通常是不会消失的。2.花斑糠疹其次,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花斑糠疹,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白色类圆形点状斑疹,这些皮损常会出现在患者的颈、胸、肩、背等部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克霉唑、特比萘芬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患处的黑色素细胞已经受损,因此色素缺失引起的皮肤白点,通常是不会消失的。3.白癜风最后,白癜风主要是由各种原因引发的黑色素细胞损伤导致的,该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家族遗传、神经化学物质刺激等原因有关。患者常会有全身皮肤散在分布的白色斑块,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部分患者也可能为不规则的长条形。虽然该病可通过药物治疗、脱色治疗、光照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但若不能根除破坏黑色素细胞的因素,通常是无法让皮肤白色斑点消失的。综上所述,色素缺失导致皮肤出现的白色斑点,通常是不会自己消失的。但若上述症状对患者的生活或心理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也可及时咨询专业医生,通过使用与肤色相近的遮盖剂来改善皮肤外观。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