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皮肤癌需鉴别何病

  皮肤癌中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要相鉴别,还要与脂溢性角化病、皮肤原位癌、盘状红斑狼疮等相鉴别。

  1.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发生的主要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前额、眼、颧部及上唇,损害发展缓慢,局部往往不充血,表面结痂而无角化现象,边缘卷起,呈蜡状半透明,炎性反应没有或轻微,转移者罕见。鳞状细胞癌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尤其是皮肤粘膜连结处及四肢、下唇、鼻、耳、手背和阴部,往往在有慢性皮肤病损处发生,损害发展较快,局部充血明显,或周围及表面有扩张的毛细血管,角化现象明显,边缘高起坚硬,炎性反应显著,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2.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发于面部、颈部、胸部、背部及手背,损害为略高出于皮肤的圆形或卵圆形扁平疣状皮疹,呈朽黄、黄褐至煤黑色,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面稍粗糙,覆有油脂状鳞屑痂。皮疹数目不定,往往很多。脂溢性角化病可永久存在而不恶变,极少数病人的个别损害可发展成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助诊断。

  3.皮肤原位癌(Bowen’s disease):损害好发于躯干和臀部,可单发或多发,典型者呈界限清楚的鳞状斑丘疹,可逐渐扩大,或相互融合,损害的大小可由数毫米到若干厘米不等,表面覆以鳞屑或脱屑后结棕色至灰色硬痂,不易剥离。发展缓慢或长期无明显变化,有时中央部分可部分消退或有瘢痕形成,而附近出现新的损害。一般不变成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4.盘状红斑狼疮:多见于中年男女,损害初发时为小丘疹,渐扩大呈斑块,性质干燥,表面角质增殖,毛囊口扩张,内含有角质栓刺,有萎缩斑,不形成溃疡,边缘多充血。发生于颜面部者呈蝴蝶状分布。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组织病理可助鉴别。

  5.角化棘皮瘤:以中年男性较多,多发生于面部,尤其是颊部及鼻部,而四肢和躯干极为少见。损害为呈坚实的半球形肿瘤耸立皮肤上,似淡红色粉刺或与皮肤色泽相似的小结,边缘隆起,中央陷凹成火山口形,内含一个角质痂。本病发展迅速,但长到直径达2厘米左右后不再继续发展,2~6个月内能自行萎缩,自然痊愈,遗留萎缩性瘢痕。

  6.帕哲氏病(Paget’s disease):常侵犯40岁以上妇女单侧乳头和乳晕。早期仅为乳头部小片鳞屑性红斑,境界清楚,逐渐波及其邻近皮肤,表面易于糜烂,搔抓后呈湿疹样变化。损害经过缓慢,无自愈倾向。偶见于乳房以外其他大汗腺分布区,如腋窝、外生殖器、肛周、口唇、鼻翼等处。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内有分散或成团的Paget细胞,见此细胞即可确诊。

  7.转移性皮肤癌:由其他器官原发性癌转移到皮肤而发,一般为多发性,同时有其他器官原发性癌的症状及体征

 皮肤癌需鉴别何病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39健康网皮肤科

(实习编辑:易校吉)

2009-04-28 07:18:00浏览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第三天咳嗽是严重了吗
通常情况下,手足口病第三天咳嗽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正常现象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患者在发病后1~2天通常会出现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部分患者会在第3天出现咳嗽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咳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上述症状可能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是正常现象。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2、较严重 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做好个人防护,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体内,从而引起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发热、流鼻涕等症状,此时一般是较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宝宝手足口病肛门处起疹子
宝宝手足口病肛门处起疹子,可能是手足口病本身引起,也可能是肛周湿疹、接触性皮炎、肛周疱疹、丘疹性荨麻疹等原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根据病因进行治疗。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通常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当病毒进入肠道后,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如果是手足口病引起,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应注意多给宝宝喝水,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2、肛周湿疹肛周湿疹通常是由于局部环境潮湿、细菌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由于炎症刺激,宝宝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宝宝身体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3、接触性皮炎如果宝宝接触了过敏原,如动物皮毛、花粉等,可能会引起接触性皮炎,从而导致上述症状出现。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炉甘石洗剂、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应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4、肛周疱疹如果宝宝的肛门部位受到疱疹病毒的感染,可能会诱发肛周疱疹,导致肛门部位出现水疱、脓疱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5、丘疹性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是指皮肤被昆虫叮咬后发生的局部皮肤过敏和炎症反应,主要是由于昆虫叮咬时注入皮肤的唾液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过敏反应,也可能是昆虫叮咬的部位产生的分泌物会刺激皮肤,从而出现丘疹性荨麻疹。一般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样丘疹、水疱、脓疱等,还可能会伴有瘙痒、刺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地塞米松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宝宝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宝宝抓挠患处,以免出现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同时,家长还应注意保持宝宝的饮食健康,多喝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宝宝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宝宝出现口腔疱疹,哭闹怎么办
手足口病宝宝出现口腔疱疹并且哭闹,可以通过补充水分、调整饮食、转移注意力、使用药物、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1、补充水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可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或溃疡。如果宝宝出现口腔疱疹,可能会引起疼痛,从而出现哭闹的情况,此时可以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多喝一些温开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症状的改善。2、调整饮食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适量给宝宝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泥、黄瓜汁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有利于病情的恢复。3、转移注意力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玩具或者小物件,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有助于减轻宝宝的疼痛感,从而减少哭闹的情况。4、使用药物如果宝宝口腔内的疱疹比较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开喉剑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通常能够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如果宝宝出现了发热的情况,并且体温超过了38.5°C,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5、物理治疗如果宝宝口腔内的疱疹比较严重,伴随有发热的症状时,家长可以使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有利于达到降温的作用。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做好隔离措施,并且应注意做好宝宝的保暖工作,避免受凉。如果宝宝哭闹情况持续,或是出现新的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