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详解鸡眼切除术

  鸡眼为皮肤角质层增生呈圆锥形向真皮层伸入的肿物,好发生在足底、趾侧受压部位。一般小的鸡眼可用药物敷贴治愈。对位于足跖负重部位,行走剧痛,经药物治疗无效者,或屡发感染者,在炎症消退后均应行手术切除。

  对于不能直接缝合的大鸡眼,则不应用单纯切除术,以免造成切口不能缝合,残留痛性瘢痕,更影响功能。应积极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无效,再行切除术及皮瓣修复术。

  趾(指)关节部位及手指掌面的鸡眼,切除后易形成瘢痕,影响活动或指端触觉,宜采用非手术疗法。

  跖、趾骨畸形或突起所引起的鸡眼,须在畸形矫正或骨突切除后,才考虑作鸡眼切除术。

  [术前准备]

  1.清洗局部皮肤。病变附近皮肤及趾(指)甲有真菌病者,应先予治疗后再行手术。

  2.热水浸泡,除去表层厚皮。

  [麻醉]

  局麻(用1%普鲁卡因,以鸡眼为中心作局部菱形浸润麻醉,或直接注入鸡眼根部皮下组织内)。

  [手术步骤]

  沿鸡眼两侧作梭形皮肤切口,切至皮下后,用组织钳将皮瓣提起,可见鸡眼呈黄白圆锥状,质坚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沿鸡眼周围钝性分离直至根部,如近根部断裂,可用刀尖剔出,不可残留,以免再发。出血点勿需结扎,缝合切口即可出血。用大弯三角针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

  1.术后10~14日拆线,过早拆线易使切口裂开。

  2.伤口保持清洁,避免过早负重行走,以免裂开。

 详解鸡眼切除术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39健康网皮肤科

(实习编辑:易校吉)

2009-04-15 07:49:00浏览8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鸡眼变黑了而且不疼了
鸡眼变黑了而且不疼了,可能是由于病情好转、皮肤损伤、血液循环不畅、色素痣、跖疣等原因有关。1、病情好转鸡眼通常是局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或摩擦而引起的,如果患者通过用药、物理治疗等方式使病情得到好转,就会导致鸡眼的颜色变暗,甚至出现脱屑的情况,从而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2、皮肤损伤如果局部皮肤受到长期摩擦或挤压,可能会导致角质层增厚,从而出现皮肤增生的现象,引发鸡眼,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及时到医院遵医嘱通过激光照射、液氮冷冻等方式进行处理。3、血液循环不畅如果患者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可能会导致脚部受到挤压,从而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也会出现鸡眼变黑了,而且不疼的症状。患者可以适当更换舒适的鞋袜,避免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也可以使用温热的水泡脚,能够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4、色素痣色素痣属于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主要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在局部聚集形成的,可能会出现局部丘疹、颜色改变等症状。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如果色素痣体积较大,可以遵医嘱通过激光照射、液氮冷冻等方式进行处理。5、跖疣跖疣通常是由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如果患者脚部出现外伤,可能会导致人乳头瘤病毒通过皮肤黏膜处的微小破损处进入体内,感染皮肤表皮细胞,从而诱发跖疣,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杨酸软膏、维A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可能是炎症刺激、局部坏死等导致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患处皮肤的护理,避免用手抓挠,以免导致皮肤破损,引起感染。患者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有利于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跖疣和鸡眼是怎么回事
跖疣和鸡眼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跖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鸡眼通常是局部长时间受到摩擦或者压迫而引发,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疾病,积极治疗。1、病因不同一般情况下,跖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接触患处或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等方式传播。鸡眼常见于足底部位,可能是由于患者长期压迫或者摩擦而引发。2、症状不同跖疣可发生在足底的任何部位,以掌跖前部多见,患者走路时可有压痛,皮损为圆形乳头状角质增生,周围有增厚的角质环,其角质软,因受压而形成淡黄色胼胝样斑块,去除角质层后,可见其下有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的小黑点。鸡眼的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皮肤角质增生,针头至蚕豆大小,呈淡黄或深黄色,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中心有倒圆锥状角质栓嵌入真皮。患者站立或行走时有剧烈的疼痛,会出现多个鸡眼和镶嵌疣的情况。3、治疗不同患有跖疣的患者可遵医嘱外用水杨酸软膏、5%的咪喹莫特软膏等药物治疗。患有鸡眼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鸡眼膏、水杨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激光、冷冻等方式治疗。如果患者患有上述疾病,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不可私自用药或盲目用药,以免影响疾病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