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脓疱病: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也称脓疱疮,俗称黄水疮。表现为浅在性脓疱与脓痂。好发于口周及鼻周,具有接触传染性,能自身接种。多见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学龄前儿童。
病原体:大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或二者混合感染。
分型:脓疱病分为两型:①大疱型脓疱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初起为粟粒大水疱,迅速增大到花生米大或更大些。开始水疱内容清澈,约1日后,疱液变浑,脓汁沉于疱底,浅层液体仍清亮,呈半月形的积脓现象,是为本型的特征之一。疱破后成为糜烂面,其上有脓痂。其周围可发生新的水疱。皮损好发于面部及四肢等露出部位。病理变化为表皮角质层下脓疱,疱内可见多数嗜中性细胞。②脓痂性脓疱病。由溶血性链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所致。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迅速变为脓疱,疱易破而结成密黄色厚痂,并不断向四周扩展。好发于面部、口周、鼻孔周围以及四肢外露部位。病理变化同大疱型。此型可伴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新生儿脓疱病属此型。
治疗:轻症只需局部治疗,清洁、去痂,外涂1%龙胆紫溶液、利凡诺糊膏或抗生素软膏。皮损广泛或伴有淋巴结炎、发热者,应给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内服。
预防:注意皮肤清洁,及时治疗痱子、湿疹及其他瘙痒性皮肤病。托幼机构及小学校加强预检,发现患者及时隔离治疗。
深脓疱病: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溃疡性脓疱病,是脓皮病中的一种类型。皮损与脓疱病相似,但较为深在。本病初起为炎性小结节,表面有脓疱、结痂,去痂后可见边缘高起和碟形溃疡,数周后愈合,遗留浅瘢痕。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双小腿多见。患者多为体弱、营养不良及卫生状况差的儿童。局部治疗同,但需内用抗生素。此外,要注意改善卫生状况,增强营养,提高一般健康水平。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39健康网皮肤科
(实习编辑:易校吉)
副主任医师
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皮肤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路16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上海市吴淞同泰北路101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南京路20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盖州市东市街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沐川县沐溪镇城北路500号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 特色医院
保定市和平区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