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非组胺受体拮抗剂治疗荨麻疹

  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皮肤粘膜过敏性疾病,临床上多采用组胺受体拮抗剂治疗。本文报道用非组胺受体拮抗剂治疗荨麻疹7则,分述如下。

  1、多塞平

  曲宝戈[1]以该药每日2~3次,每次25mg(儿童12.5mg,每日1~2次)用于治疗荨麻疹,根据病情逐渐减至12.5mg~25mg,qd(或qod),或隔数日1次,结果全部有效。亦可以透皮给药,疗效等同,且可避免胃肠及肝脏对药物的破坏,吸收速率稳定,副作用小,维持时间长。

  2、双嘧达莫

  近年研究发现该药有抗病毒作用[2]。张伟东[3]用双嘧达莫(潘生丁)100mg,po,tid,联用维生素C100mg,po,tid,治疗50例荨麻疹患者,结果:治愈率82%,总有效率100%,急性荨麻疹治愈时间一般为3d,慢性荨麻疹为3~45d。

  3、硫酸镁

  其中的镁离子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生成cAMP,使细胞内一些激酶磷酸化而被激活,从而改变细胞膜通透性,阻止过敏介质释放,有人[4]报道采用25%硫酸镁10~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以1~2ml/min速度静脉滴注,qid,1~10d为1个疗程,可以有效地治疗荨麻疹。

  4、氯化钠

  有人[5]采用38%的高浓度氯化钠溶液,反复擦洗患处,成人每次用量3000~5000ml,小儿1000~1500ml。擦洗后片刻,对皮肤表面出现的白色盐霜不要急于冲洗,而是盖上被子,使之出汗,这样可提高疗效。对于出现全身性奇痒风团者可配制溶液洗澡,若短时间内效果不佳,可用食盐粉搓擦。280例患者在擦洗10~20min后迅速止痒,30min后大多患者风团块红色变淡,1h后有247例患者风团不突出皮肤,3h后有245例患者基本消失,1d后有260例患者全部消失,其余均在2d内消失,总有效率98.2%。

  5、氯喹

  陈晓红[6]采用氯喹治疗日光性荨麻疹。方法:氯喹125~250mg/次,bid,见效后减为125mg/次,qd,1个月后剂量减半,维持治疗2个月。由于该药毒性大,仅限于短期内应用于严重病例。

  6、雷公藤

  王宝章[7]用雷公藤治疗荨麻疹,成人每次750mg,po,bid,4周为1个疗程。治疗60例,治愈3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

  7、氨茶碱

  金丕嘉,郑兰生[8]以氨茶碱0.1g,po,tid,个别严重病例佐以维生素C0.2g,po,tid,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注射,治疗30例荨麻疹病人,结果均在2~15d痊愈,有效率100%,且慢性病例随访半年无复发。本法尤为适于伴有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心脏性哮喘、冠心病心绞痛的荨麻疹患者。

 非组胺受体拮抗剂治疗荨麻疹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39健康网皮肤科

(实习编辑:易校吉)

2009-04-02 07:06:00浏览1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雄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哺乳期荨麻疹会自愈吗
哺乳期荨麻疹一般不会自愈。哺乳期的荨麻疹根据不同原因引起,治疗方法也不同,其可能是由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1、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如动物性蛋白,如鱼、 蟹、蛋类等和植物或水果类,如柠檬、葱蒜等。腐败食物、某些食品添加剂如水杨酸盐、甲苯酸盐、亚硫酸盐等也可引起荨麻疹。患者饮食当中生活方面要远离过敏原,急性期可以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治疗或口服氯雷他定、特非那定等抗过敏药物治疗。 2、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荨麻疹是一类不正常的免疫反应,由药物引起的这种情况就是药物过敏。病情比较轻的药物性荨麻疹,可以口服抗过敏的药物,常用的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扑尔敏,可以口服一种或联合两种使用。同时还可以使用10%的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外用炉甘石洗剂。使用抗组胺药效果不好或者比较严重的药物性荨麻疹,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足量使用。建议按医嘱用药,避免对孩子造成影响。 3、感染 感染性荨麻疹,包括各种病毒如病毒性上呼吸道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扁桃体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真菌及寄生虫感染均可引起。应先检查血常规,明确感染病因。除了口服抗组胺药基础治疗外,还要口服对症抗炎药物;在选择抗生素上面,很多患者查血常规都有白细胞升高,选择抗生素要避免使用容易诱发过敏及荨麻疹的抗生素药物,多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等。 建议按医嘱用药,避免对孩子造成影响。大多数抗组胺药可以分泌到乳汁中,比较而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在乳汁中分泌水平较低,哺乳期妇女可酌情推荐上述药物,尽可能使用较低的剂量。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荨麻疹的包从小变大怎么回事,怎么办
荨麻疹的包是指风团,风团从小变大,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用手抓挠、环境因素、细菌感染、药物疗效差等原因所引起的。1、饮食不当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合理饮食,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到刺激,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适当调整个人饮食习惯,注意清淡饮食,可以适当吃小米粥、南瓜粥等食物进行改善。2、用手抓挠由于荨麻疹本身可能会出现瘙痒的情况,若患者大力用手抓挠,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出现充血、肿胀的情况,也可表现为上述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患处,症状可逐步改善。3、环境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并且不注意自身保暖工作,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从而使症状加重,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多穿衣物,做好自身保暖工作。4、细菌感染如果皮肤受到细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黏膜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加重红肿、瘙痒等症状,一般表现为风团增大的现象。建议患者遵照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5、药物疗效差如果患者服用药物期间没有遵医嘱用药,私自增加药量或减少药量,也可能会使治疗效果不佳,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