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皮肤干燥、红痒?要注意特应性皮炎

  入秋后,不少人会感觉皮肤变得特别干燥、瘙痒,甚至一挠一片红斑,这可能是患上了特应性皮炎。那么,什么是特应性皮炎?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特应性皮炎?有哪些外治的小方法?听听专家的说法。

  特应性皮炎有三个特征

  特应性皮炎又叫特应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往往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特应性皮炎不会传染,但具有遗传倾向,当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特应性皮炎则应当提高警惕。

  辨别是否患有特应性皮炎要抓住“剧烈瘙痒”、“干燥”和“湿疹样皮损”的特征。

  瘙痒是特应性皮炎最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因过冷、过热的刺激、出汗、情绪变化、毛织品的接触而激发,夜晚、入睡前还可出现阵发剧痒。

  皮肤是隔离人体与外界的重要屏障,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会导致水分丢失增加,出现皮肤干燥,脱落鳞屑。

  特应性皮炎根据年龄可分为三期,婴儿期(出生~2岁)皮损以面颊、额及头皮多见,根据皮损特征分为渗出型、干燥型和脂溢型;儿童期(2~12岁)根据皮损表现分为湿疹型(与成人慢性和亚急性湿疹相似)和痒疹型(全身散发痒性丘疹);青少年与成人期(12岁以上)多为局限性干燥损害、红斑或丘疹,苔藓样变,伴灰白鳞屑和色素沉着,主要发生于肘、腘窝、颈前及侧部。

  如何预防特应性皮炎呢?

  入秋以后,“一场秋雨一场凉”,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都逐渐下降,低温低湿的情况下,我们的皮肤屏障功能也会下降,增加了与环境中刺激物及过敏原的接触,导致特应性皮炎加重或复发,因此如何进行日常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①避免烫洗。建议水温32~37℃,时间小于10分钟,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每日或隔日1次,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皮肤的行为。

  ②使用足量润肤剂。每日使用2次或以上,每次沐浴后应立即(2分钟内)使用润肤剂。

  ③穿衣:穿着衣物需宽松,避免接触毛织品、颜色鲜亮、含有荧光剂的衣物。贴身衣物勤换洗,根据温度变化灵活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过热刺激。

  ④饮食:饮食需营养丰富,避免盲目忌口,可以食用一些清淡而富含维生素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如糙米、荞麦、栗子、胡萝卜、青椒、苹果等。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规避明确的过敏食物,当不确定食物过敏种类时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

  ⑤居住: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勤通风;避免使用地毯,避免养宠物、花草;保持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当环境干燥时可以使用加湿器。

  ⑥出行:锻炼身体,但避免进行大量出汗的剧烈运动;外出时避免晒伤,可以使用SPF 15或更高的防晒霜,或选择遮阳伞等物理防晒;避免去动物园、植物园等动物毛屑、花粉聚集地;若目前服用抗组胺药容易出现困倦,应避免驾驶汽车或操作机器。

  对于正在发作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可以做些什么?

  认真做好日常护理,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保持心情愉悦。

  外用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是特应性皮炎的一线治疗,但不少患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愿使用。实际上,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副作用很少发生,因此我们不必过分担忧。

  许多患者拿到药物后不知道如何使用,对“指尖单位”感到疑惑。指尖单位是用来衡量药物涂抹量的,即从标准包装软管(管径为5mm)挤到成人从食指指尖到第一指间关节的长度的剂量,这么多药量的药膏可以涂抹成人(涂药人)两个手掌的面积。

  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是个不错的选择,内服可以调理脏腑气机,减少复发,湿敷、外涂控制局部症状,多管齐下快速控制病情还能减少激素等药物的使用。寻求中医药治疗需要到正规医院,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方案。

2020-09-28 10:01:19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尿布皮炎属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吗
尿布皮炎并不属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准确区分这两种皮肤问题,对于患儿的有效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能避免因错误判断而采取不恰当的干预措施,延误病情恢复。尿布皮炎主要由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尿液、粪便刺激引起。婴儿皮肤娇嫩,尿液中的尿素经细菌分解产生氨,粪便中的消化酶等成分,会对皮肤产生强烈刺激,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引发炎症反应。此外,尿布更换不及时、材质不透气等因素,会加重这种刺激,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甚至糜烂。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特定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介导的过敏反应。常见过敏原如金属饰品、某些化妆品、植物等,这些物质接触皮肤后,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应答,引发皮肤炎症,与尿布皮炎的病因截然不同。此外,尿布皮炎的发病机制相对直接,是物理化学刺激导致皮肤损伤。持续接触刺激性物质,使得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增加、酸碱度改变,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炎症细胞浸润,进而出现皮炎症状。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则涉及复杂的免疫反应过程。当皮肤接触过敏原后,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过敏原,并将其呈递给T淋巴细胞,激活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吸引炎症细胞聚集,引发皮肤红肿、瘙痒、水疱等一系列过敏症状,与尿布皮炎单纯由刺激引发的炎症有着本质区别。若宝宝出现尿布皮炎,应勤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换尿布后,用温水轻柔清洗臀部,避免用力擦拭。若皮炎症状严重,出现大片糜烂、渗液,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预防继发感染。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接触性皮炎多久能自愈
接触性皮炎自愈时间因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受刺激物强度、接触时间长短以及个体皮肤修复能力等因素影响。对于较轻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在去除刺激物后,一般1~2周可自愈;症状严重者自愈时间可能延长,甚至需要治疗3~4周才有恢复可能。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症状轻微时,在脱离过敏原后,2~3周可自愈;若病情较重,可能需要4~6周甚至更长时间恢复,并通过治疗才能改善。对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症状较轻时,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红斑、瘙痒,及时去除刺激物,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避免再次接触刺激性物质,皮肤有一定自我修复能力,通常1~2周可自愈。但如果刺激物刺激性强、接触时间长,皮肤出现水疱、糜烂、溃疡等严重症状,自愈就较为困难。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炎症反应;若有感染迹象,需使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防止感染加重,经过规范治疗,3~4周症状可能缓解,皮肤逐渐修复。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在症状轻微,仅表现为少量红斑、丘疹且瘙痒不剧烈时,及时脱离过敏原,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皮肤自身免疫调节机制会发挥作用,2~3周通常可自愈。而病情较重时,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红斑、水疱,甚至伴有全身症状,自愈时间会显著延长。此时应尽快就医,医生一般会根据病情开具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过敏症状,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同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或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卤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通过综合治疗,4~6周病情有望好转。如果患有接触性皮炎,应尽快明确并脱离刺激物或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日常注意观察自身皮肤对不同物质的反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致敏原和刺激性物质。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用品,避免使用含有过多化学成分的产品。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自体过敏性皮炎怎么得的
自体过敏性皮炎的病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如皮肤干燥、精神因素等,以及疾病因素如湿疹、感染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加重症状。一、非疾病因素:1、皮肤干燥:皮肤干燥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物和过敏原的侵袭。当皮肤水分流失过多时,角质层的完整性被破坏,皮肤的防御能力下降,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可能诱发自体过敏性皮炎。2、精神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当免疫系统失衡时,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引发自体过敏性皮炎。二、疾病因素:1、湿疹:该疾病会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皮肤的免疫状态发生改变。皮肤炎症持续存在,使得机体对自身皮肤组织产生免疫反应,进而引发自体过敏性皮炎。2、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纯疱疹病毒、马拉色菌等,可能引发皮肤炎症。感染因素会激活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使皮肤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诱发自体过敏性皮炎。同时,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果出现自体过敏性皮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病情延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