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长期使用果酸增加晒伤机会

  果酸简称AHA,是从生果,甘蔗、蜜糖乳酪等提炼出来的有机氢氧基酸。曾有一段时间,含果酸的化妆品相当走俏,因为它不仅在去死皮方面具有相当功效,还能帮助去除暗疮、淡化色斑,改善细纹。但有关专家表示,果酸仅能改善肌肤质地,并不能制止肌肤自然老化及完全去除深入底层的色斑,所以,不要指望使用果酸后,肌肤可以神奇地变得又嫩又滑,还设有皱纹。

  长期使用果酸容易扩大晒伤机会

长期使用果酸增加晒伤机会
小编提醒:人工酶修复日照破坏的DNA


  长期使用易被灼伤

  有调查表明,使用含果酸的护肤品,会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扩大晒伤机会。据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如果连续接受果酸含量达百分之十、PH值为3.5的产品,四星期后,皮肤的抗紫外线能力会减少18%,较其他人易被阳光灼伤。

  研究还表明,长期受紫外线照射,又疏于防范,肌肤会因抵抗紫外线而变得又粗又韧,形成更深的皱纹,更为严重的是,患皮肤癌的机率大大提升。于是,很多人开始怀疑果酸的功效与其副作用。事实上,在使用含果酸成分的护肤品或接受果酸化学换肤时,充分做好防晒工作,便可用得安心。

  小心涂擦免敏感

  为使果酸产品发挥出最大功效,不妨选择含果酸的洗面奶,可在洗面的同时去除死皮,也可配合果酸润肤霜,让果酸更均匀地停留在皮肤上。至于含果酸的防晒品就没必要了,只要选用SPF15或以上的防晒品就可以了。

  使用果酸产品时,不妨循环使用,用一个月停两周,给肌肤充分的休息机会,就比较安全。此外,不要让产品触及眼部周围及颈部肌肤,因为这些部位的肌肤较幼嫩。

长期使用果酸增加晒伤机会
小编提醒:N次晒伤易招惹皮肤癌


  勿轻视防晒工夫

  使用果酸产品时,即便是阴天也要涂擦防晒用品,因为阴天时反射阳光的紫外线会更多。需使用可同时抵抗UVA和UVB且防晒指数达15或以上的产品,防晒工作才算做到位。值得注意是,防晒品需在出门前半小时便均匀涂抹在肌肤裸露处,尤其是额头,颧骨、鼻梁和上唇等为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最易晒伤。此外,如果所在环境比较潮湿,建议挑选防水系列,并且定时补擦,方能有效抵抗紫外线。

  测试敏感反应

  购买果酸产品可别过分心急,不妨先将产品小范围涂擦,待5-10分钟后,看看皮肤有无过敏反应。如发现皮肤又红又痛,或有不能忍受的灼痛感,就应放弃购买。至于美容院所使用的果酸产品,目前尚未有一定的监管,且果酸浓度不一,选择时要多加小心。若是长期吸烟或吸二手烟的人,不宜使用果酸产品,因为这类人的皮肤较敏感,易受伤害;而患有疱疹的人也不宜使用高浓度的果酸。

  防止皮肤老化Tips:

  人人都希望留住青春,延缓衰老。除了使用含果酸的护肤产品,正确的生活态度才是保养肌肤最重要的因素。不想三十出头就皱纹满面,你就要注意了:

  1、日常防晒工作要到位,因为紫外线是肌肤老化的头号杀手;

  2、补充充足的水分;

  3、勿吸烟;

  4、多吃蔬果,少吃肉;

  5、宁可选择果汁和清水,也别喝酒。

 长期使用果酸增加晒伤机会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39健康网皮肤科

(实习编辑:易校吉)

2009-03-16 07:39:0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发烧浑身酸痛的原因,中医如何治疗
发烧浑身酸痛的原因常见有外感邪气、内伤发热等,中医常采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方式来治疗。一、发烧浑身酸痛的原因:外感邪气:当人体正气不足,外界的邪气如风寒、风热、暑湿等便容易侵袭人体。风寒之邪束表,寒性收引,会使肌肤腠理闭塞,卫阳被遏,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浑身酸痛,同时伴有恶寒重、发热轻的症状;风热之邪犯表,热邪灼伤津液,使经络气血凝滞,也会造成浑身肌肉、关节酸痛,往往发热较重、恶寒较轻;暑湿之邪伤人,多在夏季,暑湿交阻,困遏肌表,阻滞经络气血,导致身体困重、酸痛,且发热、汗出不畅。内伤发热:久病体虚、劳倦过度、饮食失调等因素可引起内伤发热。久病耗伤气血,气血不足,肢体失养,会出现浑身酸痛;劳倦过度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同样导致肢体无力、酸痛;饮食失调,如过食生冷、肥甘厚味,损伤脾胃阳气或滋生湿热,影响气血运行,引发身体不适,伴随低热、浑身酸痛。二、中医如何治疗:中药内服: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烧浑身酸痛,常用方剂如荆防败毒散,其含有的荆芥、防风、羌活等药,能祛风散寒解表,驱散体表之寒邪,疏通经络气血,缓解酸痛与发热;风热感冒可选用银翘散,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解除热邪郁滞经络所致的酸痛;内伤发热若因气血亏虚,八珍汤加减可补养气血,使肢体得到濡养,减轻酸痛,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当归、川芎等补血养血。需要注意药物应该遵医嘱辩证使用。针灸推拿:针灸选取风池、大椎、合谷、外关等穴位,风池可祛风解表,大椎为诸阳之会,能通阳散热,合谷、外关疏风清热、通络止痛,通过针刺这些穴位,激发人体经络之气,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发烧与酸痛症状;推拿则以揉法、滚法、按法等手法作用于全身肌肉,重点在肩部、颈部、背部、腰部等酸痛部位,松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辅助退烧与缓解酸痛。对于发烧浑身酸痛的患者,建议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使身体得到恢复。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汤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治疗措施。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肌炎中医能治好吗
对于部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且对中医治疗敏感的肌炎患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针灸等手段,有较大可能达到临床治愈;然而,若肌炎病情严重、已造成严重肌肉损伤,或对中医治疗反应不佳,可能难以彻底治愈。在病情早期,当肌炎仅表现为肌肉轻度疼痛、乏力,尚未出现明显肌肉萎缩及严重脏器受累时,中医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将肌炎归为痿证、痹证范畴,主要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辨证。若为湿热浸淫型,以清热利湿中药组方,如苍术、黄柏、薏苡仁等配伍,可有效清除体内湿热之邪,缓解肌肉酸痛。配合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三阴交、曲池等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营养代谢。这类患者多数能在数月内症状明显改善,实现临床治愈,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对于中晚期肌炎患者,肌肉损伤严重,出现大面积肌肉萎缩,甚至累及心脏、肺部等重要脏器,引发心肌炎、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时,中医治疗难度较大。此时,单纯中药调理难以快速修复已受损的肌肉纤维,逆转脏器功能损害。另外,部分患者体质特殊,对中药吸收不佳,或者病情复杂,证型不典型,中医辨证困难,可能导致治疗方案难以精准制定,在这些情况下,单纯依靠中医治疗往往难以彻底治愈肌炎。如果怀疑患有肌炎,如出现不明原因肌肉疼痛、乏力、运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肌酶谱、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病情较轻者,可尝试中医治疗。若疗效不佳或病情加重,及时联合西医治疗。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卵巢功能衰退可以中医调理吗
卵巢功能衰退是可以通过中医调理的,但调理效果因人而异,且通常无法完全逆转已经衰退的卵巢功能。中医认为,卵巢功能衰退与肾、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卵巢功能衰退可能与肾气不足有关;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气血不畅,影响卵巢功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不足,难以滋养卵巢。因此,中医调理卵巢功能衰退,注重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来改善卵巢功能。在中药调理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滋补肝肾、活血化瘀、调节内分泌等。例如,对于肾气不足者,可遵医嘱选用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具有补肾作用的中药,以补益肾精,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对于肝气郁结者,可选用柴胡、香附、郁金等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中药,以疏肝理气,改善卵巢功能;对于血瘀者,可在医生的辩证下选用丹参、川芎、当归等活血化瘀的中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卵巢的血供。此外,还有一些中成药如乌鸡白凤丸、坤泰胶囊等,也具有一定的滋阴清热、安神除烦、调理卵巢功能的作用。除了中药调理外,中医还会结合针灸、艾灸、推拿等外治疗法,来进一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同时,中医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适度运动等,这些对于卵巢功能的调理也非常重要。针对卵巢功能衰退的情况,建议女性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在中医调理的同时,也可结合西医的激素替代治疗等方法,以尽快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耐心和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变化。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医认为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中医认为失眠的常见原因有情志失调、心脾两虚、阴虚火旺以及痰热内扰等。失眠在中医范畴属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浅、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常伴有多梦、头晕、乏力等症状,对日常生活、身心健康影响较大。1、情志失调:长期的情志不遂,如焦虑、抑郁、恼怒、惊恐等情绪过度,最易引发失眠。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情志过激则伤肝,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上炎,扰动心神,使心神不宁,难以安卧。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常因工作、生活琐事陷入不良情绪,夜间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久久不能平静入眠,进而出现失眠症状。2、心脾两虚:饮食不节、劳倦思虑过度等,易损耗心脾之气。心主神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脾受损,气血亏虚,不能濡养心神,心神失养则失眠。常见于一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都比较大的人群。3、阴虚火旺:素体阴虚,或久病耗阴,房劳过度等,均可致肾阴亏虚。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心肾不交,水火失济,扰动心神而失眠。这类失眠患者常伴有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咽干口燥等阴虚症状,夜间虚火上炎,心中烦热,难以入睡,即使勉强入睡,也容易惊醒,睡眠质量极差。4、痰热内扰:若长期饮食不节制,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煿之物,易生痰湿,痰湿郁久化热,痰热上扰心神,致使心神不安,引发失眠。此类患者多形体肥胖,常感觉胸闷脘痞,头重目眩,口中黏腻,夜间睡眠时,因痰热作祟,心神被扰,频繁觉醒,梦境纷纭。对于失眠患者,中医建议先调整生活作息,规律起居,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等缓解压力,调节情志。饮食上,遵循清淡原则,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若失眠严重,可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如服用酸枣仁汤,其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能有效改善睡眠状况,也可配合艾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辅助治疗,促进睡眠恢复正常。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