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湿疹预防最重要

  湿疹的病因相当复杂,患者多具有过敏性体质,无论是中医或西医,都可分为外因性和内因性。

  西医的外因性湿疹指的是碰到刺激性、过敏性物质所引起者,内因性湿疹更是与自身体质有密切关系。

  因此,举凡清洁剂、防腐剂、植物、药物、染料、动物性蛋白质食品、香料、食物添加物等等,都可能是引发湿疹的病因。有些患者因压力与情绪等因素,也会得湿疹。

  湿疹与“湿”相关,内因性湿称为内湿,是指肠胃功能不佳,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形成湿浊之气停留在体内,日子一久,渐成湿热体质。

  急性湿疹多属中医所谓的“湿热”型患者,患部皮肤红痒、水泡渗液,容易口渴、心烦、便秘,小便深黄量少等,中医多会配给清热除湿汤加以治疗。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

  偏湿者皮肤的水泡较多,搔后泡破渗出黏体,患者会有疲倦、胃口欠佳等症状,中医以除湿止痒汤治疗。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的问题,病情日久,患者皮肤会呈现暗淡不红、渗液少、有淡黄色的脱屑或结痂的斑片,脸色也较苍白,胃口不好、腹胀、排便稀软,中医多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

  此外,也有部分慢性湿疹患者属于“血燥”型,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肤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

  建议,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实习编辑:易校吉)

2009-03-04 08:12:00浏览4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支气管肺炎和肺炎是一个病吗
支气管肺炎和肺炎并非同一种疾病,两者在定义、临床表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患者在就医时,应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是一种主要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疾病,主要影响支气管和肺部的小气道,导致局部区域的炎症。而肺炎则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其涵盖了肺部的各种炎症性疾病,不仅包括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还包括由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肺炎,如吸入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肺炎可能涉及肺实质的多个部分,包括肺泡、肺间质等。在临床表现上,支气管肺炎和肺炎也有一些差异。支气管肺炎通常起病较急,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呼吸急促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而肺炎的症状则更为多样,除了发热、咳嗽、咳痰外,还可能伴有气促、乏力、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休克、低氧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建议患者密切关注体温、咳嗽、咳痰、呼吸等症状的变化。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再次升高、咳嗽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确保治疗的有效性。此外,还要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防止再次感染。如果必须外出,应佩戴口罩。家中如有其他人员患病,要特别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大叶性肺炎不包含哪个阶段的病变呢
大叶性肺炎不包含机化期的病变。传统上,大叶性肺炎的病理过程主要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这四个典型阶段,机化期并不属于大叶性肺炎本身常规病程中的病变阶段。大叶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在疾病初期的充血水肿期,肺叶会出现充血、水肿,大量浆液性渗出物充斥在肺泡腔内。随着病情进展,进入红色肝样变期,此时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纤维素及少量中性粒细胞。之后到灰色肝样变期,渗出物中纤维素显著增多,红细胞相对减少,肺叶颜色转为灰白色。最后是溶解消散期,在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作用下,纤维素等渗出物逐渐溶解,肺组织重新恢复通气功能。而机化期并非大叶性肺炎自然病程的一部分。机化通常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比如当大叶性肺炎患者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或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导致肺泡腔内的渗出物不能及时被溶解吸收,由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进而形成机化性肺炎。对于大叶性肺炎,主要的处理方法是抗感染治疗。明确病原体后,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足量、足疗程应用。例如针对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通常有良好疗效。同时,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发热时给予退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时使用止咳祛痰药物,以缓解不适。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能需要吸氧等支持治疗,维持机体的氧供。若患有大叶性肺炎,建议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确保治疗效果。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利于身体恢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摄入水分,稀释痰液,促进排出。饮食上,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若治疗期间症状未缓解或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加重等新症状,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的区别是
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在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上存在区别。若怀疑患有肺炎,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光、胸部CT、血常规、痰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诊断。1、病因:吸入性肺炎主要因吸入异物,如食物、呕吐物、口咽分泌物等进入肺部,引发肺部炎症反应。该疾病常见于吞咽功能障碍者,如老年人、脑血管疾病患者等。而感染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肺部所致。2、临床表现:吸入性肺炎患者在吸入异物后短时间内可能突然出现剧烈咳嗽、喘息,严重时可伴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但体温升高程度不一。感染性肺炎中,细菌感染所致高热较为常见,体温可达38℃甚至更高,伴有咳嗽、咳黄痰,严重时可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咳嗽多为干咳,发热程度因病毒种类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支原体肺炎则以咳嗽较为突出,多为刺激性干咳,发热可持续2-3周。3、治疗方法:吸入性肺炎治疗时应尽快清除吸入物,可在专业人士的操作下采用体位引流。感染性肺炎治疗则根据病原体不同而有差异。细菌感染时,根据病原菌种类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类药物阿莫西林。流感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支原体肺炎治疗,常按医嘱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日常要注意预防,对于吞咽功能障碍者,进食时要注意体位,避免呛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预防病原体感染。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基础疾病,降低肺炎发生风险。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吸入性肺炎会有什么症状
吸入性肺炎的症状多样,主要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以及胸痛等。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线、CT以及血常规等检查。1、呼吸困难:吸入性肺炎发生时,异物或分泌物进入肺部,会导致气道阻塞或肺部炎症,影响气体交换,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等。治疗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能会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咳嗽咳痰:肺部受到刺激后,会引发咳嗽反射,以试图排出异物或分泌物。痰液的性状可能因吸入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吸入食物残渣可能导致白色或黄色黏痰,吸入胃液则可能出现泡沫样痰。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溴己新等药物来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咳嗽症状。3、发热:吸入性肺炎常伴有炎症反应,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从而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一般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发热症状。4、胸痛:炎症刺激胸膜或肺部组织,可能会引起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隐痛,在深呼吸、咳嗽时疼痛可能会加剧。治疗上需积极控制炎症,当疼痛较为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日常要注意避免误吸,进食时细嚼慢咽,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对于意识不清或存在吞咽障碍的人群,要特别关注其进食安全,必要时可采取鼻饲等方式补充营养,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