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接触性皮炎从何谈起

  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见到有人因皮肤痒或蚊虫叮咬而抹风油精,但有些人在涂抹风油精处会出现发红、疙瘩甚至肿胀,并伴剧痒,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接触性皮炎。常见的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外界物质有:

  (1)动物性物质,如皮革、毛类、羽绒制品、昆虫毒毛及分泌物等

  (2)植物性物质,生漆、荨麻、无花果、银杏、芒果等

  (3)化学性物质,如香水、染水剂等化妆品;清凉油、红汞等外用药;机油、橡胶、塑料等 化工原料及其产品。

  皮肤的表现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机体的过敏状况、接触物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时间长短,并各有不同。在接触部位可出现边界清楚的大片水肿红斑、水疱,严重时可发生大疱,甚至可发生死、溃疡。如患者高度敏感可全身泛发皮疹,局部伴有痒、烧灼感或胀痛感。少数严重才是有畏寒、发热、恶心、头痛等全身症状。病程有自限性,去除病因后,经治疗,一般3~5天或1~2天周痊愈。

  得病后应寻找致病的原因,并尽快去除之,以后避免再接触,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再度发病。发病之后应搔抓,不用肥皂及热水烫洗。选用止痒、消炎、预防感染的外用药,并可内服抗组胺类药。对重症病例应口服或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

(实习编辑:古茜文)

2009-01-24 08:43: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罗雯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甲
中国卫健委推荐新冠用药
新冠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国卫健委推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用药的种类有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等药物。 1、退热药物 主要是解热镇痛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由于患者大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因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以缓解不适症状。 2、止咳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右美沙芬、喷托维林、二氧丙嗪等。很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可出现咳嗽、痰多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上述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3、抗病毒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金刚烷胺、奥司他韦、连花清瘟等。这些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而控制病情发展。使用抗病毒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昏、恶心、乏力等。同时要注意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禁用。 4、抗菌药物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免疫力通常比较低,可能会伴随细菌感染的发生,通常需要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例如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除以上药物外,还可以有免疫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等,新冠肺炎目前尚无确切药物,需积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注意个人防护,做好健康监测。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