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儿童的过敏性疾病有增加的趋势。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儿童中常见的过敏原有食物过敏原和环境致敏因子两大类。
食物过敏,是指食物中的某些物质(多为蛋白质)进入了体内,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误认为是入侵的病原,进而发生了免疫反应。
食物过敏不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2%,但在3岁以下婴幼儿中较常见,发病率约为5%至8%。尽管任何食物都有造成过敏的可能,但儿童中最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鸡蛋、花生、坚果类、小麦、大豆、巧克力、鱼和甲壳鱼类等。食物过敏所产生的症状出现在消化道,表现为腹泻、呕吐等;在皮肤表现为皮疹、红斑、瘙痒等;还可有呼吸道的表现如气喘、胸痛、鼻炎等。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最好能够坚持母乳喂养。若无法进行哺乳,可改喂以黄豆为基质的配方奶粉,也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选用低过敏原的配方奶粉。
还有一种情况叫食物不耐受,应区别于食物过敏。它是指对于吃下去的食物,体内的酶无法正常予以消化、分解,因而出现某些异常。在儿童中比较常见的是乳糖不耐受症。有研究发现,国内婴儿腹泻患儿中,乳糖不耐受症的发生率较高。这些患儿由于小肠黏膜的损害导致乳糖酶暂时缺乏,不能消化普通配方奶里的乳糖,加重腹泻,并伴发腹胀,腹痛。目前国内没有适合的乳糖酶制剂,这部分患儿可采用无乳糖的配方奶粉。对于食物过敏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找出过敏的食物,避免摄取此类食物。
常见的致敏环境因素有:花粉、尘螨、霉菌、灰尘、烟雾、香水、汽油、油漆、清洁剂、药物、宠物等。接触以后可以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多种病理变化。环境因素导致的过敏常常与时间或空间有关,可以作为寻找过敏原的线索。如过敏症状常在晚上睡前发作,应怀疑可能与卧室的某些因素有关,如睡衣、寝具、尘螨或睡前经常吃的某种食物。
预防的方法也是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搞好室内卫生,装有空调的房间应该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被褥,避免使用地毯、绒毛玩具等。孩子的内衣应用清水多次漂洗,以免残留的清洁剂引起过敏。搬入新居、家庭装修、购新家具后,应开门开窗,待室内异味消除后,再让小儿使用。带小儿外出时,尽量避免去车多人杂的地方。
对有过敏性疾病的小孩,家长也不必太担心,只要日常生活中多加以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一旦发生疾病,及时治疗,正规地使用药物,大多数的孩子愈后都比较好。
(实习编辑:古茜文)
副主任医师
杭州皮肤病医院白癜风专科 白癜风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泉州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皮肤科
二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大桥路8东北方向60米
二级甲等 康复院 公立
广州市新港西路114号
三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滕州市龙山路37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博野县博兴中路38号
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街道天元东路39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贵阳市新添大道南段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