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带状疱疹有效中医疗法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前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甑带疮”、“蛇丹”、“飞蛇丹”等,俗称“缠腰龙”,一般多在春季发病。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常用病毒唑、消炎痛和维生素类药物,但疗效很不理想。中医药对本病有着丰富的治疗方法和良好临床疗效。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甚多,一般认为与风、湿、热、邪有关,多由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湿热毒邪互相搏结,壅滞肌肤为患。

  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下面向读者介绍几种常用的疗法。

  分部疗法

  ▲上部:指颈部以上至头面,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凉血为主,方用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人中黄、丹皮、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加野菊花。

  ▲中部:指腰腹至胸胁,治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方用银翘三黄汤加延胡索。

  ▲下部:指少腹以下,治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用银翘三黄汤加黄柏。

  验方

  ▲蛇丹汤:大青叶、板蓝根各6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外用七厘散,开水溶化,涂患处,每日2~3次。

  ▲三紫汤:紫草、紫参、紫花地丁、车前子、茯苓皮、木通、玄参、大青叶、甘草。

  ▲带疹汤:丹参、白芍、柴胡、板蓝根、半枝莲、秦艽、龙胆草、当归、栀子、黄芩、玄胡、甘草。

  ▲紫兰白赤汤:紫草、板蓝根、白藓皮、赤芍、丹皮、蝉衣、薄荷、苡仁、苦参。

  中成药

  ▲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温开水送服。一般服药后当晚疼痛可减轻,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暗,3~5日可愈。

  ▲七厘散:每日3次,每次1。2克,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般服药后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3天疱疹开始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而愈。

  ▲冰硼散:取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改善症状。

  外治法

  ▲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

  ▲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后混匀,加凡士林调膏备用,外敷患处。

  ▲大叶桉水煎制成10%溶液,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

  ▲用柿子液涂搽于皮疹及周围痛处,每日3次。治疗64例,结果平均3。2~4。7天皮疹消退,平均3~4天神经痛消失。

  针灸疗法

  ▲针刺取穴合谷(双侧)、支沟、阳陵泉(均用患侧),局部病灶采用围针,以病损大小决定围针多少,最多15根,最少4根,离疱疹0。5寸处呈15度角刺入,均用泻法。

  ▲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若后遗症持续疼痛不止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刺肝区,埋针3天。

  近十年来,临床发现带状疱疹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艾滋病的发病过程中,出现带状疱疹的几率更高,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恐慌,但绝大多数带状疱疹的出现与艾滋病无必然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对此病的一般性临床报道较多,但实验研究进展较慢,从而影响了新药开发的进度。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筛选、开发出疗效更好的新药。

(实习编辑:古茜文)

2008-11-19 08:45:00浏览1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姜渭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手臂上有带状疱疹要注意些什么
通常情况下,手臂上有带状疱疹需要注意做好皮肤护理、注意饮食、注意休息、遵医嘱用药、注意防晒等,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带状疱疹通常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会导致皮肤出现疱疹,而且还会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1、做好皮肤护理带状疱疹患者要注意做好皮肤护理措施,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以免水泡破裂,容易导致感染,影响病情恢复。2、注意饮食患者在饮食上要以清淡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菠菜、芹菜、苹果、香蕉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对于病情的恢复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3、注意休息由于带状疱疹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引起交叉感染。4、遵医嘱用药患者还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病毒药物,比如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等,能够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控制病情。另外,如果局部出现了明显的疼痛症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能够起到止痛的作用。5、注意防晒患者平时还要注意防晒,避免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平时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慢跑、散步等,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患者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以免影响病情恢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能是因为经脉受阻、湿热瘀毒、肝胆湿热、脾虚湿盛、肝郁气滞等原因所引起的。1、经脉受阻当患者经脉受阻时,就会导致气血瘀滞,从而引发神经疼痛,而且经络不通畅还会导致局部出现水疱、丘疹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清热祛湿颗粒等药物治疗。2、湿热瘀毒湿热瘀毒是由于体内湿热瘀毒比较严重,没有及时治疗,导致湿热瘀毒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湿毒清胶囊、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3、肝胆湿热肝胆湿热是由于肝胆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引起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口干口苦、头晕、目眩等症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清肝利胆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4、脾虚湿盛脾虚湿盛是由于脾虚湿盛之邪气滞留于脾胃,影响到气机升降导致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身体困倦、大便粘腻、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5、肝郁气滞肝郁气滞是指肝脏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失常,导致体内气机失于畅达、疏通,导致气机瘀滞,无法正常运化体内血液和毒素,从而出现以上症状,还可伴有胸胁胀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柴胡舒肝丸、加味逍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患者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