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褥疮的自我检测

  褥疮(又名压迫性溃疡)是由于营养血供与机体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的末期结果。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流行病学分析皮肤褥疮一般分为三类:①青年人神经病学患者;②高龄患者;③住院患者。

  病因

  褥疮可以划分为骨骼隆突与长期硬面之间压迫软组织时,渐渐产生局部性区域内的细胞坏死。褥疮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分为外源性、原发性、内源性及继发性等类型。外源性因素产生于软组织之上的机械应力,包括压迫、剪切力及磨擦力;内源因素决定于软组织衰竭的敏感性,包括营养不良贫血、失禁及感染等。在这些病理因素中,多数支持褥疮的主要因素是长期压迫不活动。

  症状

  临床表现95%以上的褥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上。67%的溃疡发生于髋及臀部周围,29%发生于下肢。比较典型的褥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经常不变换体位时产生褥疮最危险的部位。

  褥疮的临床表现可视为皮肤一系列的活动。颜色深度变化范围由红转白,无组织损失,深度破坏延伸到肌肉、关节囊及骨骼。

  皮肤的早期改变,白红斑的特征是红斑变化强烈,从粉红色变为亮红色。

  色斑体现出血管状态变化的严重性,色越重,皮肤的变化更剧烈,可由黑红色变化为青紫色。

  色斑部位组织中的进一步恶化反应是压缩性皮炎。表皮破裂,以及表皮下出现水疱。可出现大水疱、结痂、鳞屑。经过适当治疗。2~4周可能愈合,无持久性的病理改变。如缺乏认识以及处理压迫性皮炎不及时,而导致真正的褥疮形成。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编辑:陈俊琦)

2008-09-22 00:29:00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