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自从日本学者伊势和太藤于1965年报告首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pustular folliculitis,EPF)以来,至今已有40余年。
自从日本学者伊势和太藤于1965年报告首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pustular folliculitis,EPF)以来,至今已有40余年。当时他们报告的是1例42岁女患者,在躯干、上肢和面部出现许多毛囊性脓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脓疱为毛囊性非感染性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疑诊为角层下脓疱性皮病的毛囊型。1970年太藤又报告了3例类似患者,并首次提出了EPF的命名,故其后亦有人称为太藤病。随着本病报道的增多,有的患者皮损也可见于无毛囊的掌跖部,且为无菌性脓疱,故也有人主张用“嗜酸性脓疱性皮病”和“无菌性嗜酸性脓疱病”等名称。为了避免命名上的混乱,从20世纪80年代后,多数学者同意维持EPF的旧称。40余年来,本病的分类、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已有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笔者复习部分文献,对本病作一较全面的介绍。
1分类
目前将EPF分为3型,伊势和太藤1965年报告的EPF为经典型EPF(classic EPF,C-EPF),另外两型EPF,即免疫抑制相关型EPF(immunosuppression-associated EPF,IS-EPF,此型中大部分患者血清HIV抗体阳性)和婴儿型EPF(infancy-associat-ed EPF,I-EPF)[1]。还有学者将EPF分为6型,即:经典型、HIV相关型、婴儿型、掌跖型、药物相关型(罕见)和肿瘤相关型[2]。不论是分为3型还是6型,各型在组织病理学上并无区别,因各型在临床上症状和体征有所不同,故考虑不同的型别由不同的疾病或病因所致。
2流行病学
C-EPF主要见于日本人。现已知IS-EPF患者大多数为艾滋病患者,而C-EPF和I-EPF患者患艾滋病要少得多(其他类型EPF更属罕见)。主要3型EPF男性患者均比女性多见,特别是IS-EPF,男性占绝大多数,实际上女性IS-EPF在文献中仅报道6例。在日本C-EPF男女之比为5:1,其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
3病因和发病机制[1]
EPF的病因尚未明确,很可能是由于各种抗原刺激使免疫系统受损导致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包括对各种感染、药物的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由皮肤表面脂质衍生物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和活化因子所促成)等。螨虫(毛囊蠕螨和皮脂蠕螨)、细菌(如短纤毛菌)和药物(如卡马西平、米诺环素和别嘌醇等)也是可能的抗原。EPF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与皮肤癣菌性毛囊炎相似;在某些EPF,尤其是在IS-EPF中,可由免疫功能障碍或由马拉色菌介导的免疫超敏反应所引起。其他抗原包括硅酮乳房内注射引起的皮肤反应,皮脂腺和皮肤表面脂质物可作为自身免疫的抗原刺激物或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均可导致EPF的发生。如果EPF患者伴有免疫功能缺陷,则提示为IS-EPF,因淋巴细胞消耗系统(lymphocyte-depleted system)调节障碍,故产生Th2免疫反应。目前认为在EPF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1(eotaxin-1)和Th2细胞因子(白介素13、4和5)在嗜酸性粒细胞的补充、炎症和组织损伤中起决定性的作用。IS-EPF最多见于艾滋病患者中,但少数也见于HIV抗体阴性的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多为血液系统疾病)中。此外,在EPF患者中,已发现嗜酸性粒细胞高水平地表达神经元氧化氮合成酶,随后释放氧化氮,激活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导致上皮损伤。总之,目前认为EPF是对各种抗原刺激的一种多因子的免疫系统反应,故应对患者作全面的检查和观察,以尽早发现基础疾病。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编辑:陈俊琦)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泉州中科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皮肤科
二级 门诊部 公立
江苏省苏州市城厢镇浏太路太仓电机厂西侧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医院总院地址:南宁市青秀区七星路89号。 埌东分院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悦宾路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东泰安市郊区兴华街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临桂路2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中市区光明街道永红路5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大兴区兴丰大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