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子患蜂窝织炎 竟是高跟鞋惹得祸!

  身高不够,高跟鞋来凑。高跟鞋,一直是女性喜爱的时尚单品,它不仅能拉长身高,而且还可以增添女人的知性气质。然而,高跟鞋有利也有弊,近日,长沙一名27岁的女士,就因为一双高跟鞋而中毒!

女子晕倒中毒 竟是高跟鞋惹得祸!

女子患蜂窝织炎 竟是高跟鞋惹得祸!

  中毒晕倒!竟是高跟鞋惹得祸!

  一年四季都爱穿高跟鞋的高女士,最近穿了一双新的高跟鞋外出,鞋子是挺漂亮的,但很快就把高女士的后脚跟给磨破了。为了美丽,女士忍痛继续穿着高跟鞋上班,但没想到,磨损的后脚跟变得越发严重,出现了红肿、流脓、疼痛等现象,于是女士暂停穿高跟鞋。而可怕的是,几天后患处不仅没得到好转,反而加重了,甚至还出现了全身乏力的症状!

  等到去医院确诊后,高女士才被发现是得了蜂窝织炎,而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是穿了不合脚的高跟鞋!后来,医生为女士消炎治疗,病情才逐渐好转。

  为何高跟鞋也会引发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腐生性细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炎症,发病时,患处会出现剧痛、水肿、破溃等现象,随着疾病的发展,会诱发恶寒、高热、败血症淋巴管炎等,处理不好甚至有生命危险!

  而高跟鞋之所以会引发蜂窝织炎,是因为质地较硬的鞋皮容易刮损后脚跟,进而造成黏膜损伤,使得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受到病菌的侵犯,诱发感染,出现身体中毒现象!

  如果预防蜂窝织炎?

  所以,爱美的女性要注意了,高跟鞋虽美,但如果不想被蜂窝织炎缠身,高跟鞋就一定要选合脚的!如果后脚跟不小心磨破了皮,也要记得及时处理伤口,莫让小小感染引发大问题!

  另外,预防蜂窝织炎还应该注意皮肤卫生,衣帽、毛巾、面盆等要禁止公用,平时应加强身体锻炼,提高皮肤的免疫力,还应避免皮肤损伤,不要搔抓皮肤,一旦发生皮肤病,就应及时治疗。

2018-06-25 00:24:48浏览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巩尧瑶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大便解不出来怎么办最快办法
大便解不出来可通过使用通便药物、进行腹部按摩、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以及灌肠等办法快速缓解。如果长期存在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症状,或伴有腹痛、便血、体重下降等异常,应及时就医,一般可进行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等,排查病因。1、使用通便药物:开塞露是常见且起效较快的通便药物,主要成分是甘油或山梨醇,能润滑肠道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促进排便。乳果糖口服溶液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为有机酸,使肠道内渗透压增高,吸收水分,从而软化大便,促进排便。但药物需遵医嘱使用,避免产生不适。2、进行腹部按摩:适量按摩可刺激肠道平滑肌,增强肠道的运动功能。可以平卧在床上,放松身体,将双手搓热后,放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环形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3、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以及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还有全谷物类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使大便体积增大,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1500~2000毫升,可促进粪便软化,易于排出。4、适量运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能增强腹部肌肉力量,促进肠道蠕动。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运动,可有效改善便秘情况。5、灌肠:若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操作下进行灌肠,避免自行进行造成损伤。通过将灌肠液如生理盐水、肥皂水等经肛门灌入直肠和结肠,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促进排便。日常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培养排便反射。避免久坐,增加日常活动量。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节食或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精细食物。若便秘问题反复出现,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大便出血疼痛什么原因
大便出血并伴有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非疾病因素如饮食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疾病因素如肛裂、痔疮、肛周脓肿或肛瘘、肠道炎症性疾病等。一、非疾病因素:1、饮食因素:摄入过多辛辣食物或硬质食物可能导致肠道刺激,引起肛门疼痛及轻微出血。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刺激性食物,通常可缓解症状。2、不良生活习惯: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会影响肠道蠕动,增加便秘风险,进而可能引发排便时的疼痛和出血。建议增加日常活动量,保持规律运动习惯,促进肠道健康。二、疾病因素:1、肛裂:肛裂是肛门皮肤全层的小溃疡,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可引起剧烈疼痛和出血。轻微肛裂可通过温水坐浴、局部用药促进愈合;严重肛裂需手术治疗。2、痔疮: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排便时,痔疮可能破裂出血并伴有疼痛。轻度痔疮可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缓解;重度痔疮需考虑手术治疗。3、肛周脓肿或肛瘘: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肛瘘则是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管道。两者均可导致排便时疼痛和出血。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切开引流或挂线疗法等。4、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这些疾病可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排便时易出血并伴有疼痛。治疗需根据病情选用抗炎、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必要时需手术治疗。大便出血并伴随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肛门指诊、肠镜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适量运动,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周中银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怎么从大便颜色形状看健康状况呢
大便除了能排泄体内的废物,还能帮助我们观察消化道的健康状况。那么,健康的大便应该是什么颜色?软硬度如何?不同的大便颜色又代表着哪些健康信息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健康的大便特征】大便通常包含未消化完的食物、蛋白质、细菌、盐分,以及肠道产生和排出的其他物质。正常的大便,其颜色、形状、大小及软硬度,应符合以下条件:1、颜色:一般来说呈棕色,这和胆红素有关,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形成的色素。2、形状:由于肠道是长条型的,粪便在肠道蠕动过程中,会形成长条状。3、大小:理想的大便粗细适中,排出时不会让人感到不适。4、软硬度:以排便顺畅为前提,只要不会造成排便困难或胃肠不适,都是理想的软硬度。【7种大便型态】根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大便可分成7类:a、大便质地坚硬、一块一块的,看起来像坚果,而且排出困难:这类属于便秘型大便。b、大便呈条状,表面凹凸不平:属于轻微便秘型大便。c、大便呈条状,表面有裂痕:这是正常大便的一种表现。d、大便呈条状,表面光滑:同样属于正常大便。e、大便柔软细小、一团一团的,边缘光滑平整,而且很容易排出:这类情况可能提示身体缺乏纤维。f、大便呈蓬松状、糊状,边缘粗糙:属于轻微腹泻型大便。g、大便完全呈液状,表示粪便在肠内快速移动,没有形成正常粪便:这类是腹泻型大便。【5种大便颜色】大便颜色和进入消化道的食物以及大便中胆汁的含量有关。胆汁由肝脏分泌,用于分解脂肪,最初呈淡黄绿色,进入消化道后,会通过化学作用转变成棕色。下面为您介绍不同大便颜色的成因,以及可能代表的健康问题:1、绿色:一般情况下,绿色或淡绿色的大便是正常的,可能是因为吃了绿色蔬菜,比如菠菜或羽衣甘蓝,或喝了含有绿色物质的饮料、铁剂。如果因腹泻出现绿色大便,可能是食物在肠道内移动太快,胆汁来不及转成棕色导致的。2、黄色: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常呈黄色。但如果大便看起来油油的,而且气味很臭,可能表示消化功能不佳。3、白色或浅色:部分治疗腹泻的药物,如次水杨酸铋,可能导致大便呈现白色。另外,如果因为疾病,比如肝炎、胆结石或肿瘤,胆汁无法顺利进入大便,也可能使粪便呈现白色。4、黑色:黑色粪便可能和药物、补品或食物有关,比如铁剂、蓝莓等,都可能让大便呈现黑色。此外,如果上消化道因溃疡、胃食管反流或肿瘤出血,也可能让大便呈黑色。5、红色或淡红色:红色食物,比如甜菜、西红柿或动物血,都可能让粪便呈现红色。但如果粪便颜色鲜红,说明血可能来自下消化道,可能的原因包括良性肿瘤、癌症、结肠炎、结肠息肉、憩室炎及痔疮等。【4招保持肠道健康】1、摄取足够纤维:相关部门建议,每天应摄取20~35克的膳食纤维。2、多喝水:每天喝约2000毫升的水,如果纤维摄取量较多,饮水量也要相应增加。3、多运动:运动能帮助肠道正常运作、缓解便秘。此外,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而压力是许多胃肠问题的潜在诱因之一。4、补充益生菌:不同益生菌菌种的功能不同,建议根据自身胃肠道状况,挑选合适的益生菌产品。【大便太软、太黏怎么清洁?】现代人排便后大多会用卫生纸擦拭屁股,但肛门皮肤十分娇嫩,用卫生纸擦屁股,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与水分,进而损伤皮肤,甚至造成破皮。尤其是当大便偏软、黏或稀,需要擦拭的次数较多时,更容易伤害皮肤。如果肛门的皮肤屏障被破坏,细菌可能趁机侵入,引发炎症;破皮本身也可能导致肛门瘙痒症,产生痒、痛、刺等症状。因此,为了更彻底地清洁屁股,建议先用水清洗或用湿纸巾擦拭。由于水洗受条件限制,且比较耗时,因此建议将湿擦作为主要清洁方式。湿厕纸的清洁力强,使用时触感也较为温和舒适,即使大便偏黏、偏稀,需要反复擦拭,湿厕纸也能避免过度摩擦或刺激肛门,维持皮肤健康。使用湿厕纸时,注意不要使用含有酒精或其他刺激性成分的产品,以免刺激肛门。此外,擦拭后,建议再用普通卫生纸吸除多余水分,保持肛门干爽。
尹春燕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宝宝肛裂挂什么科
小宝宝肛裂通常可以挂小儿外科、肛肠科、消化内科等科室。由于肛裂可能涉及多种病因,为确保准确诊断和治疗,建议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院科室设置选择合适的科室进行诊治。1、小儿外科:小儿外科专门针对儿童的外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肛裂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医生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对小宝宝肛裂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肛裂的严重程度、是否伴有其他肛肠问题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2、肛肠科:肛肠科主要专注于肛门、直肠等部位疾病的诊治。对于小宝宝的肛裂,肛肠科医生可以凭借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检查设备,准确判断肛裂的病因,如是否因便秘、腹泻等导致,还能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建议,比如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局部护理、改善宝宝的排便情况等。3、消化内科:虽然肛裂主要是肛门局部的问题,但消化内科医生可以从消化系统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宝宝肛裂的原因。因为宝宝的饮食结构、消化功能等因素都可能与肛裂的发生有关,例如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便秘或腹泻,都可能引发肛裂。消化内科医生可以通过调整宝宝的饮食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肛裂的消化系统问题,进而促进肛裂的愈合。对于小宝宝肛裂,建议家长要注意保持宝宝肛门局部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轻轻清洗。尽量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如果宝宝肛裂情况严重,如出血较多、疼痛剧烈,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到相应科室就诊,不要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