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真菌性皮肤病

  皮肤癣菌是真菌性皮肤病的主要致病菌,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疣状毛癣菌、大小孢子菌等。此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率高、具有传染性、易复发或再感染。特别不合理、不规范的治疗会造成反复发作、反复治疗,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真菌喜欢温暖潮湿,浅部真菌最适宜的温度是22℃~28℃。当人体皮肤上有适合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时,就容易发生癣病。如有些人容易出汗,皮肤容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容易感染真菌而发生花斑癣等癣病;所穿裤子过紧过厚不透气、长时间坐办公室,容易患股癣等癣病;经常穿胶鞋、皮鞋、运动鞋,如透气性差,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若再加上皮肤不干净,就极易发生足癣等癣病。而且,身体上如果有了一种癣病,还会通过自身传播而使其他部位也发生癣病。

  足癣的表现:在趾间或足底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脱屑,在足跟、足掌及足两侧粗糙、肥厚、龟裂。有时趾间会因汗液浸渍出现皮肤灰白、肿胀、松软而脱皮露出红色的溃烂面、一般好犯第三、四趾间,久之也可波及全部趾间,常常奇痒难忍。

  手癣:与足癣的表现很相似,通常由足癣传染。

  花斑癣:是由一种正常人皮肤上常见的寄生菌-糠秕马拉色菌所引起。一般在皮肤局部多汗潮湿、卫生状况差时发病,故又称为汗斑。多表现为大小不一、淡白至深褐色不等的斑片,呈花斑状,边界清楚,其上可见细小的鳞屑,可有轻微的痒感。在夏季很常见。糠秕马拉色菌是人体皮肤的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皮肤上就有它们的存在,当它们过度增殖时,就会出现临床的病灶。糠秕马拉色菌好发在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像前胸、后背、上肢等,且年轻人发病的机会又比老年人多。夏季由于气候潮湿温热,特别会刺激它的生长。由于糠秕马拉色菌会干扰我们皮肤黑色素的合成及分布,因此临床上会形成各种颜色的皮疹,有的是黄褐色,有的是白色,有的是深棕色。

  甲癣的表现:甲癣即俗称的灰指甲,常和足癣同时发生。临床上甲癣常见趾(指)甲变黄、变厚、变脆,有时尚有变白或甲剥离的现象。甲癣因趾(指)甲变得太厚导致变形或不适,一般而言只会造成美观上的问题,而不会有症状。也正因如此,不少人认为甲癣不需要治疗,这是不正确的观念。甲癣若不处理,在人体是一个潜在的感染源,可以造成足癣长久不愈或反复感染,也增加其他家庭成员感染的机会;严重变形的趾(指)甲,亦可能造成趾(指)部疼痛或嵌甲。因此,甲癣应积极处理。另一方面,有不少非真菌感染的趾(指)甲的病变,也会有类似甲癣的表现,例如甲沟炎引起的甲发育异常等。因此当怀疑自己有甲癣感染时,应至皮肤科就诊,接受检查以确定诊断。

  股癣的表现:常发生于大腿根内侧的皮肤,多呈环状或半环状斑片,其上有脱屑,逐渐扩展向四周蔓延,边界清楚,其上有丘疹、水疱、结痂,中央部位可自愈,常伴有痒感。

  体癣:发生在除手、足、毛发、甲板、阴股部以外的皮肤。一般先为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坏,继之脱屑,常呈环状,故称园癣或钱癣,开始时损害分散,当逐渐扩大后可互相融合重叠。环形损害的中心可自愈脱屑,边缘高起成圈状。

  头癣:多见于儿童,建国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此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在皮肤科门诊仍偶可见。此病传染途径主要是透过直接接触,不论与有头癣的人直接接触、使用头癣患者的梳子或其他美发用具、或与被真菌感染的宠物亲密接触,都有可能造成头癣。真菌在感染头皮后,接着会感染头发,造成发炎或断发。临床上的表现也是多样性的,有的呈现无症状的落发或脱皮,有的合并发炎红肿,更严重的,受感染的头皮会发炎肿胀且合并化脓(称为头脓癣)。因此不明原因的落发都应至皮肤科门诊就诊接受检查,确定是否为头癣,以期及早治疗。

  治疗:外用药物治疗费用相对较低,无系统性副反应,起效较快,易被患者接受,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外用药物治疗存在疗效比口服疗法差,涂药不方便,费时易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等不足,大大降低了依从性,从而造成复发率相对较高。而且仅使用外用药易造成病损的遗漏,病损范围大时费用也较高。相比之下口服药物简便,依从性高,疗效高,病灶不会遗漏,无外用药物带来的心理和生理的不适,复发率低。但用药时间相对较长,费用较高,起效相对较慢,因副作用及费用问题,不易被多数患者接受。口服药联合外用药结合了口服药疗效持久、依从性高和外用药起效快等特点,并且缩短了疗程,扬长避短,是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常用的口服药物为盐酸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外用药物常用的有咪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特比萘芬、阿莫罗芬、环吡酮胺等。接受治疗期间首先应该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要忘记按时复诊,切忌搔抓。

  治疗误区:

  1.正确使用外用药有的患者得了此类疾病,症状消失,也不痒了,就不再用药。谁知道过不了多久,又会复发,只好重新用药。这样反反复复了几次也没好。其实,症状消除后,真菌仍然存活在皮肤鳞屑或贴身衣物中。遇到潮暖环境,又会大量繁殖,导致癣病复发。因此,外用抗菌药物治疗癣病,表面症状消失后,仍要坚持用药1至2周。

  2.滥用激素类药物有的人被真菌感染后,往往会很着急,用激素类药膏(肤轻松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等)涂抹,该类药物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殊不知,滥用激素软膏,会造成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等副作用。而体癣、手足癣、股癣等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涂擦激素软膏往往只能起到一时的缓解,但由于抑制了免疫作用,反而促进了真菌繁殖,加重病情。

  3.不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真菌感染复发,要避免贴身衣物中残存的真菌引起癣病复发或外部再感染,可常换、常洗、常晒贴身衣物,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鞋袜、拖鞋、脚盆、擦脚巾以及指甲刀等用品。

  4.不要忌讳就医、勿自行至药房买药,这是不正确的观念,无论是口服抗真菌药物、或外用抗真菌药物,均属于处方药品,需要谨慎并由医师诊察开立处方后方可使用。

  预防:真菌性皮肤病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正确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

  1.注意个人卫生,如自用拖鞋和浴巾。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透气性好的衣物。浴室和厨房最好常保干燥、袜子和其他衣物要分开清洗。

  2.注意公共卫生。

  3.家庭成员或宠物有癣病者应积极治疗,对污染的衣物应采取晒、烫、煮、熏等措施,对带菌的毛发、鳞屑及痂皮等应采取焚毁。

  4.患糖尿病的人容易发生癣病,因为皮肤里含糖量增加,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养料;长期使用激素或患有慢性病的人、长期照射X线的人,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也会给真菌感染创造机会,因此需要特别加强皮肤防护。

(实习编辑:陈雪梅)

2008-08-23 01:10:00浏览3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