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水痘 护理得当好得快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出疹性疾病,大都骤然起病,往往先表现为身上出现皮疹,同时也可伴有发热,较大的孩子会诉说不舒服,较小的孩子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精神委靡。皮疹以躯干、头皮、颜面及腰部多见,四肢远端相对稀少,手掌、足底更是少见。初起时皮疹为红色小疹,呈斑片状或突出于皮肤表面形成丘疹,稀疏分散而不聚集成团,数小时至一日后,皮疹会变成圆形或椭圆形,像露珠一样的水疱,周围有红晕。

  药物治疗不是最重要

  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没有继发皮肤细菌感染等并发症时,不需特殊治疗,常可自然痊愈。适当的中医药治疗有调解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的作用。可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或银黄口服液),每次l~2支,每日2~3次;或用黄连lO克、丹皮12克、升麻6克、赤芍10克、黄芩12克、当归10克、生地20克、大青叶6克、紫草6克、生甘草6克,加水煎服。

  对于免疫功能受损或并发水痘肺炎的患儿,抗病毒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应给予无环鸟苷静脉注射或口服,连用5~7天,或加用干扰素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还要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

  精心护理少不了

  孩子一旦确诊患了水痘,应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水痘结痂。对于一般的水痘患儿,虽然可以不用药物治疗,但精心护理却是少不了的。护理不当,容易发生脓疱疮等继发细菌感染,致使病情加重,影响愈后。

  即使患儿没有明显不适,也要让患儿多休息,若有发热,更要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和果汁。注意居室一定要通风,患儿的衣服要清洁宽大、柔软舒适,这样不易刮损患儿皮肤,引起细菌感染;但衣被也不宜过多过厚,以免患儿过热出汗。汗液会使皮疹发痒,引起患儿搔挠,导致皮疹破损,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保持患儿双手清洁,剪短其指甲也是很重要的(婴幼儿双手可用纱布包裹或戴手套),以免患儿因瘙痒难耐,抓破皮疹导致化脓感染。如果皮疹已破损,可涂l%的紫药水。一旦发现皮疹化脓,应选择含有抗生素的软膏涂抹,同时最好请医生指导治疗,切忌使用肤轻松、皮炎平等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以免造成水痘的复发和散播。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痘患儿即使发烧,也不要服用阿司匹林退烧,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如发现患儿高热不退、咳嗽,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嗜睡等,应考虑可能发生肺炎、脑炎等并发症,此时应立即就医,不可有一刻的延误。

  清热饮食更胜药

  患病期间,应忌油腻、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忌吃燥热和滋补性的食物,最好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如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广东人爱煲些汤水以滋润下火,其中紫草、芫荽、马蹄(荸荠)、白茅根、竹蔗、红萝卜是比较适合的汤料(若小孩有气喘、咳嗽等问题,不可用马蹄和红萝卜)。还可煲些金银花甘蔗茶代水喝,以疏风清热。方法是用金银花10克加水煎至100毫升,兑入甘蔗汁100毫升,充分混合,频频服用,每日一剂,7~l0天为一疗程。

  出疹过后,以下几种饮食可加快疾病的痊愈:①膨鱼腮煲粥。②青天葵(也称乌青葵)加瘦肉、少量南杏仁和北杏仁煲汤,以清肺热。③解毒祛湿宜选用苡仁红豆粥,即苡仁20克,红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粥熟豆烂拌冰糖。每日一剂,分三次服完,此粥尤其适合水痘已出,但仍有发热、尿色赤、疲倦、胃口差的患者。

  预防水痘的关键在于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由于水痘患者在出疹前l~2天至出疹后五天都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或接触直接感染,也可接触被污染物而间接感染,而且感染后可以不马上发病,因而对接触过水痘患者的孩子最好也隔离观察三周。那些因病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免疫功能受损的孩子,只要接触过水痘患者,应立即注射水痘疫苗,或在72小时内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以起到预防或减轻发病的作用。

(实习编辑:陈雪梅)

2008-08-08 01:51:00浏览2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老年人神经衰弱失眠吃什么药
老年人神经衰弱失眠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维生素B1、艾司唑仑、佐匹克隆等药物。若老年人长期失眠且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睡眠监测、心理评估、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排查病因并指导治疗。1、谷维素:对于老年人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谷维素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恢复平衡状态,缓解焦虑情绪,从而帮助改善睡眠质量。该药物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且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老年人长期服用,需要遵医嘱进行。2、维生素B1:当老年人因神经衰弱失眠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1可促进神经系统的能量代谢,营养神经细胞,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缓解因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失眠症状。该药物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与其他治疗失眠的药物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3、艾司唑仑:在治疗老年人神经衰弱失眠时,艾司唑仑能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提高睡眠深度。但此类药物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副作用,次日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所以老年人使用时需谨慎,一般建议短期应用,且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4、佐匹克隆:相比一些传统安眠药,佐匹克隆的成瘾性相对较低,对老年人常见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失眠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不过,使用时同样需要按照医嘱,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如口苦、口干等。老年人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晚上睡眠不好,早上也不要赖床。减少白天午睡时间,避免影响夜间睡眠。睡前避免剧烈运动、观看刺激性影视节目或大量进食,可营造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如果失眠问题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老年人骨质疏松疼痛难忍怎么缓解
老年人骨质疏松疼痛难忍可通过多种方法来缓解,主要包括热敷、按摩、体外冲击波治疗、使用止痛药物、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面。1、热敷: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2、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适度按摩,能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但要注意按摩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加重疼痛。3、体外冲击波治疗:利用冲击波的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等,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减轻疼痛,对缓解骨质疏松性疼痛有一定效果。4、使用止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能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对于中重度疼痛,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等,但此类药物有一定成瘾性,需谨慎使用。5、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从根本上改善骨质疏松,缓解疼痛。降钙素类药物如鲑降钙素,能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抑制骨吸收,还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止痛作用,但需遵医嘱使用。针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疼痛,建议老年人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和治疗,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治疗方式。定期到医院进行骨密度等检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居住环境的安全,减少地面杂物,防止滑倒摔伤,避免因骨折等意外加重疼痛和病情。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老年人患肺气肿的比例是多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气肿的患病率逐渐增高,特别是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其患病率可达10%-15%。在老年男性中,肺气肿的发病率更是高达66.8%,而在8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发病率更是攀升至87.5%。具体到各个时间段,肺气肿的患病率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波动。例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肺气肿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可能导致肺气肿的检出率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患病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肺气肿的实际发病率在上升,而是反映了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除了年龄因素外,其他多种因素也会影响老年人患肺气肿的比例。其中,长期吸烟是引起肺气肿最主要的可控因素。吸烟会导致肺部的气道慢慢变窄,肺泡弹性丧失,气体交换受限,从而增加患肺气肿的风险。此外,环境污染、慢性支气管炎、遗传因素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等也可能对肺气肿的患病率产生影响。例如,长时间生活或工作在含有烟雾、工业废气或有毒物质的环境中,会导致肺组织出现损伤,诱发肺气肿的发生。针对老年人患肺气肿比例较高的情况,建议对于长期吸烟的老年人,应尽早戒烟,以减少对肺部的损害。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空气质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对于已经确诊患有肺气肿的老年人,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性的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老年人间质性肺炎呼吸困难怎么治疗
老年人间质性肺炎所致呼吸困难的治疗需药物干预、氧疗支持、呼吸康复等措施。药物干预针对基础病理过程;氧疗改善低氧血症;呼吸康复增强肺功能代偿;并发症管理减少急性加重风险。1、药物干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可抑制肺泡炎症反应,但需评估骨质疏松风险。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适用于进行性纤维化病例。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可延缓肺功能下降。合并感染时根据病原学选择敏感抗生素,如莫西沙星覆盖非典型病原体。药物需遵医嘱使用。2、氧疗支持: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低于88%需长期氧疗,每日使用时间不少于15小时。活动性低氧患者配备便携式氧气装置,维持SpO2在90%以上。夜间血氧监测发现睡眠相关低氧时,考虑无创通气支持。高流量氧疗可用于急性加重期,减少呼吸功耗。3、呼吸康复: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改善膈肌运动效率。缩唇呼吸练习可减少呼吸末小气道塌陷。渐进性有氧训练如踏车运动,运动前先热身,以免造成伤害。上肢力量训练增强辅助呼吸肌功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性气体接触。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采用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少量多餐减少进食相关呼吸困难。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轻平卧对呼吸的影响。每日记录症状变化、活动耐量和氧疗时间。急性加重表现为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或氧需增加时及时就医。避免前往高海拔地区,乘机前需进行低氧耐受评估。心理支持干预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转诊心理专科。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