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寒冷冬季当心酒糟鼻加重 调整生活作息是养护重点

  天气日趋寒冷,凛冽寒风让人鼻涕、喷嚏不断,你注意到你的鼻头变红了吗?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冻出来的,也可能是寒冷让你患上了酒糟鼻。酒糟鼻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通常患者的鼻子又大又红,不仅影响患者的外在形象,还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诱发酒糟鼻的因素有很多,在寒冷的冬季更容易加重,因此做好防护措施很重要。

寒冷冬季当心酒糟鼻加重

  冬天为何会诱发酒糟鼻加重?

  冬天气温低,冷气流刺激人体面部皮肤,可致面部气血淤滞,出现鼻头冻红的现象。如果该情况一直得不到改善,可导致鼻头结缔组织变形,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皮肤瘙痒,形成早期酒糟鼻。而患者在鼻头瘙痒刺激下,常不自觉进行搔抓,可致毛囊虫感染,导致酒糟鼻加速形成。

  酒糟鼻的形成原因

  1、螨虫感染

  酒糟鼻主要是螨虫感染引起的,寄生在人体皮肤内的蠕形螨虫共分为两种,寄生在毛囊内的叫毛囊螨,寄生在皮脂腺的叫脂螨。它们以食皮脂腺分泌物为生,寄生在皮脂腺毛囊根处,它们在皮下活动和其排泄物刺激皮肤局部从而导致酒糟鼻。

  2、内分泌失调

  油性皮肤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酒糟鼻,如果出现内分泌失调,需要及时进行调理,可以服用中药调理,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长时间熬夜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补充皮肤需要的水分,避免皮肤过于干燥。

  3、饮食不当

  寒冷气候中,许多人喜欢嗜好辛辣刺激的食物、酒水来取暖,但此类饮食会刺激真皮乳头下静脉丛被动扩张,急剧鼻头发红的症状。同时,长期摄入此类饮食还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和内分泌紊乱,导致面部血管运动、神经运动失调,加速酒糟鼻的形成。

  酒糟鼻发展“三阶段”

  1、红斑期

  初起为暂时性红斑,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后或情绪激动时红斑更为明显,日久红斑持续不退,毛细血管呈树枝状扩张。

  2、丘疹

  在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基础上,反复出现痤疮样毛囊样丘疹,脓疱。损害较深较大时形成疖肿,囊肿,深在的炎症性结节。鼻部、面颊部毛囊口扩大,可在数年内此起彼伏,时轻时重。

  3、鼻赘期

  仅见于少数患者,多发生40岁以上男性。鼻部可出现多个结节,互相融合,表面凹凸不平,鼻部肥大,毛孔明显扩大,毛细血管显著扩张,纵横交错,形成鼻赘。

  冬季酒糟鼻护理方

  1、保持面部清洁

  平时洗脸时,水温要适宜,避免冷、热水及不洁物等刺激,避免皮肤接触有刺激性的物质,应使用无皂清洁剂,避免涂抹有刺激性的化妆品,注意保持皮肤表面清洁,避免毛孔堵塞。

  2、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大便通畅,可及时排除体内的废弃物,并促进皮肤代谢。皮肤代谢不通畅,导致毒素侵入、淤积,不利于治疗酒渣鼻

  3、调整生活作息

  饮食上,辛辣的食物和酒类,都会刺激肌肤并提高体温,可别因为贪嘴、贪杯而加速酒糟鼻恶化。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当然,正常的生活作息,绝对是肌肤保养不能遗忘的重点。

2017-12-14 00:31:06浏览4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成人绿色稀便是怎么回事
成人出现绿色稀便可能与服用药物、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有关。 1.服用药物 首先,成人服用补铁药物期间,可能会因为铁剂与消化液及肠道内的细菌共同作用,转化为硫化铁并沉积在排泄物中,最终导致大便呈现墨绿色。同时,铁剂也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腹泻的症状,此时大便性状多可能为稀便。此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停药后一段时间上述症状通常会逐渐消失。 2.消化不良 其次,正常情况下,胆汁会参与脂肪的消化过程,而消化不良有可能会导致胆汁无法被充分利用,并因此随大便排出体外,最终导致绿色稀便的症状出现。患者可通过腹部按摩来帮助消化,也可遵医嘱使用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肠道菌群失调 最后,肠道菌群失调通常会出现有害菌过度滋生,而食物残渣经过肠道时可能会与这些有害菌发生反应,影响到粪便的性状,导致患者出现绿色稀便。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来调节肠内菌群。 此外,长期服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也可能会导致大便变绿,因此若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立即咨询医生,必要时可更换其他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成人腹泻、拉绿色水便、发烧怎么办
发烧即发热,成人出现腹泻、拉绿色水便、发热的症状,通常需要从一般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三个方面,联合处理来进行治疗。1.一般治疗首先,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同时,饮食上建议以清淡为主,可适量进食小米粥、软烂面条等食物,并避免进食炸鸡、辣椒等油腻、辛辣的食物。2.物理治疗其次,建议做好保暖措施和防护措施,避免身体受凉或重复感染而加重原有症状。同时,若患者体温尚未达到38.5℃,则可先通过温水擦拭身体、冰袋冷敷额头、贴退热贴等方式进行物理退热。3.药物治疗最后,若经过一般治疗和物理治疗后,患者的腹泻、绿色水样便、发热等症状持续无缓解,此时则通常需要用药治疗。当患者体温升至38.5℃及以上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退热。而针对腹泻、水样便的症状,常可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药物止泻。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积极明确病因进行对因治疗,如阿莫西林等药物抗感染、双歧杆菌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多潘立酮等药物促进消化等。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的使用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建议患者时刻注意饮食卫生安全,并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腹泻引发脱水等问题。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