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你身上的痣是福还是祸?

林惠芳 儿童保健科 住院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你身上的痣是福还是祸?

  色素痣,即我们俗称的痣,几乎每个人在身上不同部位都或多或少可以找到几颗,它们大大小小、形态各异,面相学里常若有其事地向大家讲解着哪些痣预示着吉凶,哪些主宰着贫富,有“福痣”、“凶痣”、“桃花痣”“苦情痣”等。从医学上来说,色素痣是皮肤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由于黑素细胞在由神经嵴到表皮的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造成黑素细胞在局部聚集而形成的。那么,这些痣,到底是可以跟你和平相处的“福痣”,还是会对你的健康造成威胁的“祸痣”呢?

  色素痣如果按照病理检查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三种,即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内痣三类:交界痣平坦或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无毛发,它的痣细胞和痣细胞巢主要位于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交界位置,故得此名,交界痣的痣细胞具有增生活跃的特性,存在有恶变的机会。皮内痣平坦或高出皮面,颜色均匀,有时可见中央有一根或数根毛发,是成人最常见的一种色素痣,皮内痣性质较稳定,临床一般不见有恶变。混合痣,兼有交界痣及皮内痣的特点,故而得名,多见色素痣的中心部位呈隆出皮面的斑块,常生有毛发,其四周绕以平滑而色素呈弥漫分布的晕,混合痣的痣细胞和痣细胞巢既见于表皮深层,亦见于真皮层内,因存在交界活力,故也有发生恶变的可能。

  对于恶变可能性极低的痣,只要不影响到容颜,可以先观察下,但如果恶变概率较高,则最好给予早期干预处理。那么,哪些是会威胁到人健康的“祸痣”呢?不妨留意下你的小痣是否有这些特征:

  1.不对称:不对称,局部直径显得特别大;

  2.边界不清:边界不清,呈锯齿状或其他不规则改变,这极可能是黑痣在向周围的组织浸润、侵犯;

  3.颜色改变:痣的颜色斑驳,或色增深,特别是有淡蓝色调的出现;

  4.直径大:一颗痣的直径大于铅笔上的橡皮(约6mm);

  5.隆起:痣的面积大小虽然没有变化,但显著增厚。

  6.其他:痣表面破损、出血、肿胀、自觉疼痛或瘙痒。

  如果你的小痣发生上述变化,那么就该提高警惕了,也许,这正是一颗会对你的健康造成祸害的痣,另外,长在手足掌、腰、腹股沟、肩等部位的色素痣,由于容易发生摩擦,其恶变概率也会稍高一些。

  当怀疑是会恶变的小痣时,最好请专业的医生帮忙看看,并通过皮肤镜、皮肤活检等进行确诊。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色素痣的深度、类型、大小、部位等进行评估后,再选择药水、激光、或手术切除等合适的方法将其除掉,以减少这些痣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祸害”。(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美容科胡葵葵主任医师 通讯员:彭文斌 林惠芳 林秀

2016-11-07 17:34:38浏览7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怎样让小腿肌肉瘦下来
让小腿肌肉瘦下来的方法通常包括调整运动方式、控制饮食、增加拉伸等,这些方法相辅相成,能有效改善小腿肌肉状况。1、调整运动方式:减少诸如长时间快跑、登山、跳绳等使小腿肌肉反复受力、刺激其生长的运动。这类运动会促使小腿肌肉不断收缩,导致肌肉纤维增粗。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小腿肌肉刺激较小的有氧运动,游泳时身体在水中浮力作用下,小腿无需承受过多自身重量,且游泳动作能使全身得到锻炼,消耗热量;而骑自行车过程中,主要发力点并非小腿肌肉,可避免其过度发达,同时达到减脂目的,有助于减少小腿肌肉外包裹的脂肪,使小腿看起来更纤细。2、控制饮食:应控制热量摄入,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过量摄取,如油炸食品、甜品、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易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增加体重,间接使小腿负担加重,肌肉也更易发达。同时,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像鸡胸肉、鱼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利于废物排出,对整体身体状态有积极作用。3、增加拉伸:拉伸小腿肌肉是使小腿变瘦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拉伸动作有站立位体前屈,双脚并拢站立,缓慢弯腰,双手尽量去触摸地面,感受小腿后侧的拉伸,保持30秒左右;还有坐姿勾脚尖,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脚尖尽量向上勾起,同样保持30秒左右。每天进行多次这样的拉伸练习,能拉长小腿肌肉纤维,改善肌肉形态。若想让小腿肌肉瘦下来,需长期坚持上述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依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调整,若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士,如健身教练或医生。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子宫内膜息肉多大需要手术切除
一般来说,子宫内膜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时,常考虑手术切除,但这并非唯一标准,还需综合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症状及息肉性质等因素。年轻有生育需求、症状明显或疑恶变者,即使息肉较小也可能需手术;绝经后无症状的小息肉可暂观察,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方案。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而形成的良性结节状突起,其生长速度因人而异。虽然部分小息肉可能保持稳定或自行消退,但直径大于1厘米的息肉往往难以自行消失,且存在持续增长的风险。此外,较大的息肉更容易引起机体的不适症状,如月经间期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甚至可能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因此,从预防和治疗的角度出发,当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时,手术切除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然而,是否进行手术切除并不仅仅取决于息肉的大小,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息肉的性质(是否为恶性)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于年轻且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即使息肉直径未超过1厘米,但若症状明显或怀疑有恶变可能,也应考虑手术切除。相反,对于绝经后女性,若息肉较小且无症状,可暂时选择观察,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建议,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需要手术切除的患者,手术时机通常选择在月经干净后的3至7天内进行,此时子宫内膜相对较薄,手术视野清晰,有利于减少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此外,患者在术后应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以防感染。同时,定期复查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息肉的复发或恶变情况。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肌瘤多大必须手术切除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其是否需要手术切除并不完全取决于大小,而是综合肌瘤的大小、位置、症状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来决定。一般来说,当子宫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伴有明显症状时,如月经量过多、贫血、压迫症状等,医生会建议手术切除。通常情况下,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的肌瘤可以通过定期随访观察,无需立即手术。然而,当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由于其可能对周围器官产生压迫,导致尿频、便秘等症状,或增加肌瘤变性的风险,医生通常会建议手术切除。此外,肌瘤的生长速度也是评估手术指征的重要依据,快速增大的肌瘤可能提示恶变风险,需尽早干预。其次,子宫肌瘤的位置和症状也是决定手术与否的关键因素。肌瘤根据其生长位置可分为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即使体积较小,也可能引起明显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甚至不孕,因此常需要手术干预。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若体积较大或压迫周围器官,也可能导致腹痛、尿频、便秘等症状,需考虑手术切除。此外,若肌瘤引起严重贫血或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即使体积较小,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除了肌瘤的大小、位置和症状外,患者的年龄和生育需求也是决定手术指征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于年轻且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若肌瘤影响妊娠或增加流产风险,医生可能会建议尽早手术切除。而对于接近绝经期的患者,若肌瘤症状不严重,可能会选择保守治疗,因为绝经后肌瘤通常会自然萎缩。此外,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耐受性也是评估手术指征的重要因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监测,尤其是对于无症状的小肌瘤,可通过随访观察其变化。若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伴有明显症状,应及时就医,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子宫肌瘤多大必须手术切除,有什么影响
当子宫肌瘤直径大于5厘米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因为其可能引发月经紊乱、盆腔疼痛、尿频等症状,影响生育甚至致提前绝经。但手术决策需综合考量,如症状严重程度、生长速度、年龄及生育需求等。当子宫肌瘤的直径大于5厘米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切除。这是因为较大的肌瘤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月经周期的改变、经期延长、盆腔疼痛、尿频、尿急、大便不畅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提前绝经或影响生育。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直径大于5厘米的肌瘤都必须立即手术,因为手术决策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除了肌瘤的大小,其他因素如症状的严重程度、肌瘤的生长速度、患者的年龄和生育需求等也会影响手术决策。例如,即使肌瘤较小,但如果引起了严重的贫血、腹痛等症状,或者短期内迅速增大,或者有快速生长的倾向,那么医生可能会考虑提前进行手术治疗。此外,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即使肌瘤较大但无症状,医生也可能会建议在怀孕前进行手术切除,以避免孕期肌瘤增大导致流产、早产等并发症。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患者应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并根据个人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对于无症状的子宫肌瘤,特别是近绝经期妇女,可以考虑定期随访观察,因为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肌瘤可能会逐渐缩小。而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维护整体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