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祛除异味永别狐臭法

     腋臭是年青人常见的一种大汗腺疾病,是腋窝散发出的一种难闻的近似狐狸身上的特殊臭味,故俗称狐臭。  年青人正处在社交活动频繁和谈情说爱的时期,常因这股惹人讨厌的臭味而屡遭挫折。夏天出汗较多,衣着单薄,臭味就更加明显,使周围的人不愿接近,甚至闻而生畏,远远回避。这怎能不使患者感到尴尬和苦恼,又怎能不给病人及其家属心理上带来压抑和烦恼呢? 腋臭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  为什么会有狐臭?  腋臭是大汗腺分泌过多的皮肤疾病。人们身上大约有汗腺数百万,按其分泌性质可分为两种:一是小汗腺,几乎遍及全身,一般在手掌、足底、面额部最多,其直接开口于皮面的汗孔,排出清澈汗液;另一种是大汗腺,仅分布于腋窝、脐窝和会阴部,腺体开口于毛囊内。大汗腺的分泌受性腺的影响。青春期前,由于大汗腺尚未成熟,没有分泌功能,不会发生狐臭。到青春期性腺分泌旺盛,大汗腺分泌也较多,其气味也明显出现臭味。事实上,许多患者汗液本身并无臭味,只是其中含有易被细菌分解的物质,由于腋窝皮肤温暖潮湿,通风不良,常有大量细菌滋生,当大汗腺的汗液排泄到皮肤表面后,受到这些细菌的分解,从而发出难闻的臭味。据统计,此病多有明显的遗传性,其遗传方式属于显性遗传。  狐臭形成的多种原因  青年男女体表腺体分泌物较其他人群高,尤其是油性皮肤者,身体异味比一般人要强烈得多。此外,女性的体表分泌腺比男子多50%以上,这些腺体集中在乳房、腋窝、肛门以及肚脐周围,青春期发育旺盛,并在精神因素、激素水平、环境气候等因素的调节下分泌一些腺体。这些腺体的分泌,常使女性身上某些局部形成潮湿温暖环境,成为细菌的“培养基”,促使细菌的生长与分解,产生身体异味。个人卫生与身体的气味也有密切关系,不良生活卫生习惯往往导致体臭。  人体有许多不利于清洁的地方,如乳房下、腹股沟、腋窝、脐部等处有很多皱折,而且分泌液较其他部位多。许多青年男女喜欢穿紧身衣、牛仔裤等,导致皮肤与衣服紧贴,阻止了分泌液的挥发,使这些局部温度高、湿度大,一些细菌便在这里滋生、分解,并产生特殊的异味。  彻底的手术治疗  尽管腋臭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药物、激光和冷冻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但最彻底的治疗方法是整形外科手术。  治疗原理:  从生理解剖上来看,大汗腺位于皮肤深层及脂肪层,汗腺导管开口于毛囊的上三分之一处,少数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故腋臭术就是通过手术的方式破坏人汗腺或切断;汗腺导管,从而阻止了汗液的排出,从根本上达到祛除汗臭味的目的。  游走在传统于现代之间  1. 传统腋下汗腺切除术  优点:几乎可以将顶浆腺完全切除,术后除臭效果良好。  缺点:恢复期较长、手术造成的疤痕较明显,会有一道长4~5公分,宽0.5公分左右的疤痕。  2. 腋下汗腺抽吸刮除术  利用特殊的蚀刻吸管或电动吸管将皮下的顶浆腺去除,约可达到90%的改善效果,使狐臭降低至若有似无的程度。  优点:术后恢复快,疤痕不明显。  缺点:除臭效果可能无法百分之百。  3. 内视镜胸腔内交感神经烧除术  优点:可一并使手汗及狐臭的困扰解决,疤痕也不明显。  缺点:半数患者手术后会产生代偿性出汗,也就是说天一热,下半身或背腹部可能汗如雨下,且去除狐臭的效果较前两项略差。  还有简单的方法  轻微的狐臭并不需要整天擦洗全身,却需要保持腋下的卫生。如每天都要洗澡,和身体接触的内衣要特别清洗干净。  1. 外搽药物法:外搽药物法主要是止汗、抗菌和保持劳香功能,一般不能彻底破坏汗腺,所以只能缓角症状,不能彻底根除。  2. 机器烧灼法:常用激光、高频电针、除腋臭机器等。烧灼法能破坏毛囊和汗腺而达到治疗目的,而且操作简便,恢复快,无疤痕,安全性高,但往往治疗不彻底;  3. 药物局部注射法:注射法能利用药物的药理特性使皮下组织纤维化、蛋白质变性,使大汗腺萎缩和导管闭塞,从而抑制大汗腺的分泌,达到治疗作用,便注射法掌握不好会造成深部神经、血管损伤或皮肤的坏死。  值得一提的是,肉毒杆菌毒素能起到暂时消除面部皱纹的作用。但德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它还可能为那些因腋臭而烦恼的人带来福音,帮助他们去掉这个难以消除的痛苦。  肉毒素也可驱除异味  美国最新一期《皮肤病学文献》杂志报道说,研究人员让16个身穿T恤的人参加试验,给其中一个人的腋窝注射"肉毒毒素A",另外15人注射某种无害溶液。那些T恤在人身上穿了24小时之后,然后把这些T恤的袖子剪下,让其他人员去闻袖子腋窝部位的气味是浓是淡,难闻与否。  研究人员把气味浓烈程度从0到6共分了7个等级。气味难闻程度从-3到+3,-3为“非常难闻”,+3为“令人舒服”。研究人员、德国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的马克·黑克曼介绍说,注射之前,浓烈程度的平均数值为2.69,注射肉毒杆菌毒素之后降到了1.83。气味的难闻程度从注射前的-1.14降为注射后的+0.46,注射之后,腋窝部位明显变得比原来“干燥”了。 肉毒杆菌毒素是提纯过后的毒素,能引起腐肉中毒。不过神奇的是,它能通过干扰神经递质消除皱纹,使肌肉放松,麻痹腋窝部位的汗腺。而医学界最开始是将肉毒杆菌毒素用于治疗面部痉挛和其它肌肉运动紊乱症,用它来麻痹肌肉神经,以此达到停止肌肉痉挛的目的。治疗过程中,发现它在消除皱纹方面有着异乎寻常的功能,其效果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化妆品或整容术。因此,利用肉毒杆菌毒素消除皱纹的整容手术应运而生,并因疗效显著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风靡整个美国。

2016-01-23 21:33:38浏览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先天性黑色素痣需要注意什么
先天性黑色素痣患者需要在避免刺激、防晒措施以及定期检查等方面多加留意。不要轻信非正规医疗机构或美容场所关于黑色素痣处理的宣传,务必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咨询和检查。1、避免刺激:应尽量避免对黑色素痣进行搔抓、摩擦、挤压等刺激行为。这些刺激可能导致痣细胞受损,增加恶变风险。比如,不要随意用手抠挠痣体,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衣物对痣的摩擦,尤其是位于易摩擦部位,如腰部、颈部、腹股沟等的黑色素痣。同时,不要自行使用激光、冷冻等方法去除,以免处理不当引发不良后果。2、防晒措施:做好防晒工作对先天性黑色素痣患者十分重要。紫外线照射可能促使黑色素细胞活跃,导致黑色素痣颜色加深、体积增大。日常外出时,应涂抹防晒霜,选择防晒指数合适的产品,并根据户外活动时间及时补涂。同时,可佩戴遮阳帽、太阳镜,使用遮阳伞等物理防晒手段,减少紫外线对黑色素痣的直接照射。3、定期检查:建议定期到医院皮肤科进行检查,尤其是对于面积较大、位于特殊部位如头面部、手足部位等的先天性黑色素痣。医生可通过专业的皮肤镜等检查手段,评估黑色素痣的性质,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恶变迹象,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平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降低黑色素痣恶变风险。若对黑色素痣的相关问题存在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获取专业建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黑毛痣怎么去
黑毛痣通常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化学剥脱法、手术切除等方法去除。1、激光治疗:适合较小的黑毛痣。利用激光的光热效应,使痣细胞和色素颗粒分解、气化,逐渐被身体吸收代谢。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一般不会留下明显的瘢痕,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完全去除。2、冷冻治疗:通过液氮的低温使黑毛痣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位置较浅、面积较小的黑毛痣。治疗过程相对简单,痛苦较小,但也可能需要多次治疗,且治疗后局部可能会出现水疱、结痂,愈合后可能有色素沉着或瘢痕。3、化学剥脱法:使用化学药物促使黑毛痣表面的角质层脱落,从而达到淡化黑毛痣的效果。一般适用于轻度的黑毛痣。该方法相对简单,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且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皮肤红肿、疼痛、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4、手术切除:对于较大、较深或怀疑有恶变倾向的黑毛痣,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方法。可以将黑毛痣完整切除,然后根据创面的大小进行直接缝合或植皮等处理。手术切除能彻底去除黑毛痣,降低恶变风险,但会留下一定的瘢痕,术后需要进行瘢痕护理。如果有去除黑毛痣的需求,建议首先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或整形美容科就诊,让专业医生根据黑毛痣的大小、位置、性质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选择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术后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避免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脸上的黑毛痣能去掉吗
脸上的黑毛痣能去掉。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针对黑毛痣有多种有效的去除方法。这些方法能够精准作用于黑毛痣部位,破坏痣细胞,实现对黑毛痣的清除,从而改善面部外观。黑毛痣是由痣细胞在局部聚集形成的良性皮肤肿瘤,常表现为高出皮肤表面、有毛发长出的黑色斑块。对于面积较小、位置较浅的黑毛痣,激光治疗是常用手段。激光能够产生高能量光束,选择性地破坏痣细胞中的黑色素,使其分解、气化,被人体吸收代谢,而且对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受损伤较小。对于面积较大、深度较深的黑毛痣,外科手术切除则更为合适。手术可完整切除黑毛痣组织,包括痣细胞巢,降低复发风险。切除后还可通过皮瓣移植术修复创面,该技术是将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转移至切除黑毛痣后的创面上。因其带有自身的血液供应,与单纯植皮相比,皮瓣移植能更好地适应受区环境,大大提高修复效果,更有效地恢复面部皮肤完整性。若患者脸上有黑毛痣且有去除意愿,术前应先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或整形外科进行检查,如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术后要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若创面较大,需定期换药。同时,还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和复查,促进伤口愈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