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秋燥来临 痤疮患者如何护理皮肤

杨岚 皮肤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秋天,进入了干燥的季节。秋燥又分两种,凉燥和温燥。在还没有到深秋,天气偏温燥,需要清热养阴润燥,可以吃一些梨,熬一些梨水,润燥清肺为主,对改善一些皮肤问题有好处。”近日,在接受39健康网采访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岚说道。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岚

  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附属器炎症性疾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中医认为,痤疮多因肺经热盛,或脾胃湿热,加之食肥腻食物,或因不良情绪、内分泌失调导致血热毒盛,湿聚痰瘀郁于颜面而成。痤疮一般表现于皮肤,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

  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女性,由于“痘痘”长得密集又很难痊愈,既影响形象又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杨岚指出,痤疮形成的原因,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父母患过比较严重的痤疮,孩子患痤疮的几率较大。此外,还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致病菌的感染、免疫、饮食、精神情绪等因素有关。

  长期用电脑建议用清水洗脸

  大多数人处在青春期都曾或多或少患过痤疮,且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痤疮与肤质有关,中性、偏干性皮肤很少患青春痘,油性、混合性的皮肤,更容易患痤疮。从年龄上来说,痤疮好发在青春期,现在更早,如8、9岁就有患痤疮。年纪大也会涉及。25岁以后,30-40岁也会出现,称之为青春期后痤疮。

  还有精神压力、紧张、平常生活不规律等因素也会导致痤疮,长期对着电脑,辐射也会致使皮肤出现问题。因此建议经常长时间对着电脑的人,一般在一个多小时到两个小时左右,最好是离开电脑,建议用清水洗脸。从中医角度上来看,长时间不走动,会使气血不流通,对健康也不利。

  杨岚介绍,患有痤疮以后,不仅会影响患者皮肤的美观,可能还会留下一些痘印,最严重的会出现一些瘢痕。从精神层面上,还会有更大的压力,特别是年轻人会因此而影响学业和工作。除了对患者本人的危害和影响,对家庭也有一定的影响。情况比较严重的,家庭经济付出也大。

  哪些食物可以改善皮肤

  很多疾病,咱们都是从预防说起,以“治未病”为主。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护理皮肤呢?从饮食上来讲,哪些食品有利于改善皮肤问题呢?

  杨岚介绍,食疗,包括茶饮是现在比较推崇的健康养生方法。在家里也比较容易操作,在症状较轻的时候,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根据痤疮的不同类型,如果患者属于内火偏重,在饮食方面,可以选用一些凉性,清火的蔬菜水果为主。

  如果是女性内分泌失调,跟月经有关系,不是偏火毒为重的,皮肤的表现也是偏暗。可能用偏平性的饮食,可以喝玫瑰花、陈皮、麦冬、山楂等泡水喝。也可以用汤药治疗。对于脸上特别爱出油,脸上爱长粉刺,油脂分泌较旺盛,或者水油不平衡的问题,建议清热利湿,可以吃冬瓜、扁豆、玉米,包括现在常说的红豆薏米粥等,但是也需要适度。

  痤疮患者需要忌口

  此外,杨岚指出,痤疮患者还需要有忌口。甜食,包括蛋糕、点心、巧克力等,冷饮,碳酸饮料这些患者需要忌口。提倡多喝矿泉水。辛辣,油炸,一些牛肉羊肉等偏热性的食品最好是不吃,也要避免饮用咖啡、可乐、酒类等,湿重、油腻的东西导致皮脂的分泌偏多。预防痤疮,就需要注意饮食,不要熬夜,适当做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当脸上出现痤疮,很多人都会忍不住用手抠。在此,杨岚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去抠痘痘,因为会加重炎症。一些防晒的中药,可以帮助淡化色素。在外用方面,有专门祛斑和祛印的中药面膜,市面售的药膏,配合一些淡化色素的面膜,对整个肤质的改善也有好处。针对程度较重的患者,还可以用激光治疗痘印和瘢痕。激光治疗,可以让皮肤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再生,这样可以起到改善肤质、淡化色素的作用。但激光治疗做得过于频繁,可能会造成皮肤容易敏感。所以建议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听专业医生的指导。

  中西医治疗痤疮的区别

  中医和西医相比,中医着重于机体全方位的调理。杨岚介绍,比如说,脸上不同位置出现的痤疮,我们考虑的是不同脏腑的问题。如果是哪个脏腑出现问题,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的失常,在皮肤上会有相应的表现。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采用相应的药物或治疗手段,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形成粉刺时,会选择一些溶解角栓的药物。在炎症明显时,配合应用抗菌素治疗。在某些情况下,特别严重的痤疮,也常用一些调整激素水平异常的药物。

  在治疗痤疮方面,中医根据辨证的分型,对不同类型的痤疮进行治疗。中医在外治方面很有特色,特别是一些面膜,中医会用到湿敷的方法,用中草药煎水,用于炎症明显、油脂分泌旺盛等情况。在外敷药物中,中药的药膏也比较有特色,可以用于某些大的囊肿或结节性、脓疱性皮疹。中医还有针灸、拔罐等也可以治疗痤疮。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在程度较轻的时候,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因为“是药三分毒”,这时候可以采取食疗的方法,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喝一些花草茶,药食同用等方法治疗。

  专家简介:

  杨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八年,在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方面有一定专长。现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美容学组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美容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医疗美容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理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毛发保健与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特长:痤疮、过敏性皮肤病、银屑病、血管炎等常见皮肤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损容疾病的激光治疗。

2015-08-28 03:50:40浏览1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白内障手术后眼睛散光是怎么回事儿
白内障手术后眼睛散光可能与手术切口愈合方式有关,也可能是角膜水肿、葡萄膜炎、眼部感染等疾病因素造成的。若白内障手术后眼睛出现散光且对视力影响明显,如视物模糊、重影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视力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眼压测量、眼部超声等检查,以评估散光情况及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白内障手术会在角膜或巩膜上制作切口,术后切口愈合过程中,瘢痕组织的形成和收缩可能改变角膜的曲率,导致散光。如果散光度数较低,对视力影响较小,可暂不处理,多数患者随着时间推移,眼睛可逐渐适应。但如果散光度数较高,影响视力,可在医生评估后选择配镜矫正。二、疾病因素:1、角膜水肿:白内障手术后角膜组织可能出现水肿,使角膜厚度不均,导致散光。可遵医嘱使用药物减轻角膜水肿,如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氟米龙滴眼液等。一般随着角膜水肿消退,散光情况会有所改善。2、葡萄膜炎:手术创伤可能引发葡萄膜炎症,炎症累及角膜,影响角膜形态而产生散光。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炎症,睫状肌麻痹剂硫酸阿托品眼膏可防止虹膜后粘连,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可以减轻炎症反应。3、眼部感染:术后眼部护理不当可能会发生感染,炎症影响角膜及眼内结构导致散光。患者可能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控制感染,待感染消除后,评估散光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应处理。日常白内障手术后患者要注意眼部清洁,避免揉眼,防止外力碰撞眼睛。严格按医嘱使用眼药水,不要自行增减药物种类或停药。定期复查,监测视力、眼压、角膜情况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眼,减少看电子屏幕时间。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儿童散光会引起频繁眨眼睛吗
儿童散光可能会引起频繁眨眼睛,因为儿童视觉系统未发育成熟,散光导致视物模糊等,会让其通过频繁眨眼调整焦距、缓解不适;但儿童频繁眨眼并非全因散光引起,眼部干燥、感染等眼科问题,以及精神紧张、过度用眼等非眼科问题也可能会导致该情况。散光是指眼球的屈光系统不能将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这会导致视物模糊或变形。对于儿童而言,由于视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散光可能会带来更为明显的视觉困扰。为了试图看清楚物体,儿童可能会不自觉地频繁眨眼,以此来调整焦距或缓解因散光带来的视觉不适。此外,散光还可能伴随眼睛疲劳和眼压感,这些不适感也会促使儿童通过眨眼来缓解。然而,频繁眨眼并非完全由散光引起。实际上,有多种眼科问题都可能导致儿童频繁眨眼,包括但不限于眼部干燥、眼部异物、眼部感染等。这些眼科问题各自具有不同的症状和发病机制,与散光可能并存,但并非由散光直接导致。此外,儿童频繁眨眼还可能与非眼科问题有关,如精神紧张、过度用眼、环境刺激等。这些因素虽然与散光无直接关联,但同样可能对儿童的眨眼行为产生影响。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画画、看电子屏幕等,建议每用眼30-40分钟,休息10-15分钟,可以眺望远处或闭目养神。并定期带孩子进行眼科检查,一旦发现孩子有频繁眨眼等异常行为,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八个月宝宝眼睛散光要紧吗
八个月宝宝眼睛散光,多数轻度情况下通常不要紧。然而,若是高度散光,则情况较为严重,其会阻碍视力正常发育,甚至引发弱视。宝宝眼睛散光,多与眼球发育相关。在八个月时,宝宝眼球尚处于生长阶段,眼球各子午线的弯曲度可能不一致。例如,角膜或晶状体的形态不够规则,有的地方平坦,有的地方弯曲度大,光线经过眼球折射后无法聚焦于同一平面,就形成了散光。这种散光可能是先天性的,由遗传因素导致,父母一方或双方存在散光问题,宝宝遗传散光的几率会增加;也可能是后天因素造成,如宝宝长时间保持不良的用眼姿势,总是偏向一侧看东西,或者眼部受到外力挤压等,影响了眼球的正常发育,进而引发散光。轻度散光(通常指100度以下),多数情况下对宝宝视力影响较小。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能正常视物、玩耍。但如果散光度数较高(在150度及以上),则可能对宝宝视力发育造成较大阻碍。高度散光会使宝宝视物模糊,影响其视觉清晰度和立体感,导致宝宝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认知出现偏差。长期如此,宝宝可能会出现歪头、眯眼等代偿性动作,试图看清物体,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弱视。一旦发展为弱视,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且可能对宝宝未来的学习、生活及职业选择产生不利影响。若发现八个月宝宝眼睛散光,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散瞳验光等,准确确定散光度数和类型。对于轻度散光,一般建议定期复查,观察散光度数变化,同时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用眼习惯。若散光度数较高,可能需要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严明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儿童散光多少度正常范围
儿童散光在50度以内通常被认为处于正常范围。散光是指眼球在不同方向上的屈光能力不同,导致光线不能聚焦在同一个点上,而是形成前后两个焦线。对于家长而言,要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包括散瞳验光等,以便准确了解孩子的散光度数及视力变化情况。从儿童眼睛的生理发育角度来看,婴幼儿时期眼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其角膜和晶状体的形态可能不够规则,因此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散光。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完善,眼轴长度、角膜和晶状体的形态会不断优化,大部分儿童的散光度数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在这个过程中,50度以内的散光可以被视为正常的生理性波动,只要视力发育正常,就无需担忧。其次,50度以内的散光,由于其对光线聚焦的影响较小,一般不会导致儿童出现视力模糊、视疲劳等明显症状。儿童的眼睛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在这种轻度散光情况下,依然能够通过自身调节看清物体,正常进行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而当散光度数超过50度时,就有可能对视力产生干扰,比如孩子在看远处物体或进行精细活动如阅读、写字时,可能会表现出眯眼、歪头、视力下降等情况,此时就需要进一步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孩子确诊散光度数超出正常范围,不要盲目自行处理。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帮助孩子获得清晰的视力,避免因视力问题影响学习和生活,同时防止散光进一步发展影响眼睛的正常发育。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