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皮肤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皮肤病 > 其他皮肤病

冬季用暖宝宝取暖小心低温烫伤

举报/反馈
2014-12-10 05:15:3039健康网

  暖宝宝使用不当小心低温烫伤

  案例

  小颖是个模特,冬天拍夏天的片子这种事太正常了。每当冬季她们户外活动或拍摄时,就靠“暖宝宝”抵御风寒。前天小颖用暖宝宝贴背部,使用不当,直接贴在皮肤上,导致背部被烫出小水泡。

  近日全国气温剧降,就连在广东也进入晚来的冬季。随着气温的骤降,市面上各种保暖利器也一夜之间占据各大商场柜台。在众多保暖品中,“暖宝宝”因为其使用简单方便而受到女性和老人家的青睐。不过这些取暖利器不宜长时间使用,皮肤科医生提醒消费者,如果与皮肤接触过久,易导致皮肤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通俗讲就是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烫伤。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热油、开水引起的烫伤,表面看起来烫伤面积可能不大,伤情不很重,但由于接触时间较长,其创面往往比较深,很多低温烫伤的患者都能达到III度烫伤。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

  由于造成低温烫伤的物体往往和皮肤的接触时间比较长,所以烫伤后损害的皮层也比较深。看着被烫伤后身上触目惊心的水泡,很多人都会惊慌失措。除了尽量避免出现低温烫伤外,在烫伤后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皮肤对热反应不敏感是低温烫伤主因

  医生表示,皮肤对热反应的不敏感是造成低温烫伤的主要原因。冬季皮肤对外界温度的变化不敏感,年轻女性喜欢贴着热水袋或暖宝宝等,并且长期不换位置。而患有糖尿病脉管炎中风后遗症等疾病的病人,以及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由于神经末梢功能减退,感觉比较迟钝,也很容易被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一般分两类,一类是火激红斑,表现为皮疹但未发生烫伤样损害,另一种则是皮肤烫伤。如果使用一些低温加热源后感觉接触的皮肤发生刺痒、红肿也不应该掉以轻心。这种情况虽然没有造成烫伤,但也说明使用加热源的方法并不正确,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对皮肤的损伤。

  烫伤后第一时间进行15℃左右冷敷

  长时间使用取暖设备后,皮肤出现发红、发白、水肿、水泡、脱皮等现象,即意味着发生了“低温烫伤”。医生表示,这种情况下,第一时间采用冷敷的办法是最有效的。

  通常进行冷敷也要分不同情况,无水泡、脱皮、渗出等破溃损害的,可直接用清水湿敷或冲洗。如果有上述损害的可用0.9%生理盐水冷湿敷,以4-6层的纱布比较好。冷敷的时间并没有很明确的规定,一般在半小时左右,直到疼痛明显减轻为止。

  提醒:冷敷的温度不宜过低,一般在15摄氏度左右。不要直接用冰块冷敷,冰块温度过低,长时间冷敷可能会造成冻伤

  烫伤创面不要随便涂抹包裹

  很多烫伤患者习惯按照民间的传统在创面上涂抹酱油或者牙膏,这样的处理方式也并不可取。医生表示,民间的一些习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酱油、牙膏并不是医疗用品,没有严格的细菌控制,甚至还含有大量的细菌,容易造成感染。一些人认为这些方法有效,多是用于轻度烫烧伤。这些轻度烫烧伤即便不处理也可以自愈,和牙膏酱油没有多大关系。而对于低温烫伤来说,轻度的只要注意创面清洁和干燥,冷水冲洗后避免再次浸水,约2-3天之后创面即可干燥,并不需要涂药。对于中度和深度的烫伤,一般的烫伤膏和药物治疗也很难起到作用。如果不经过治疗,只是涂抹烫伤膏可能会延误病情,不利于创面的愈合。

  发生烫伤后,如果烫伤范围很小,只是皮肤稍微有点发红,可在冷敷后抹点酒精,包上消毒纱布,用绷带缠好。如果烫伤部位已经起泡或是脱皮,就不宜再自己进行包裹,应保持开放状态,咨询医生后再进行处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