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谢淑薇父亲染皮蛇 注射疫苗有保庇

  网球女将谢淑薇的父亲谢子龙,惊传病危,他抱着虚弱的身体躺在病床上,透过脸书打卡跟大家报平安。他是于上月罹患皮蛇未愈,因健康不佳住院,原本即有糖尿病史的他,经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酮酸中毒”。医师表示,有糖尿病史的老人,罹患带状疱疹(俗称皮蛇)的机率很高,必需先控制好血糖增加抵抗力,才不易被带状疱疹病毒侵犯。

  担任台湾女网队教练的谢淑薇方父亲谢子龙,是于上个月落幕的仁川亚运之后,因疲惫感染俗称“皮蛇”的带状疱疹,加上近日抱病为2个爱女督军,参加新加坡WTA年终总决赛、台北海硕女网挑战赛,近日再度因身体不适住院。经过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酮酸中毒”,即血液中钾离子太高,甚至血糖值高达980余,直逼正常指数5倍,严重有致命风险,才发出病危通知。

  老年人、糖尿病患、免疫低下者 带状疱疹发生率高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120万带状疱疹成人患者,其中13%为糖尿病患。台北荣总从全民健保资料库中,发现自2000至2006年在1百万人当中,共有34280位病患被诊断为带状疱疹,其中占3成是老人,分析在老年族群、糖尿病患者及免疫低下的患者,较一般人有更高的带状疱疹发生率,也较易罹患疱疹后神经痛等后遗症。

  糖尿病酮酸中毒 因血糖控制不佳或遭细菌感染

  台北荣总医院老人医学部主任彭莉甯表示,发生带状疱疹主要是与免疫力低下有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免疫力也会不佳,使得原本即存在体内的生带状疱疹病毒就容易蠢蠢欲动诱发。一旦发生带状疱疹之后,会诱发皮蛇水痘病毒的细胞免疫力提升,照理说可以因此抑制下一次皮蛇发作,但是如果免疫力如果处于劣势,皮蛇还是有可能再发作。所以必需藉由注射带状疱疹疫苗,才能将病毒的细胞免疫力提升。

  以谢淑薇父亲谢子龙为例,虽然一个月前感染皮蛇未愈,又因糖尿病酮酸中毒而住院治疗,事实上,皮蛇发作是因病毒感染,并不是引起糖尿病酮酸中毒的凶手,而是本身血糖控制不佳,或因为体内遭到细菌感染所导致。

  施打带状疱疹疫苗 能降低7成带状疱疹发病风险

  目前治疗计划应该先找出导致酮酸中毒的原因,并进行治疗控制血糖,等到皮蛇结痂之后,大概间隔3个月或半年,经过医师评估注射带状疱疹疫苗以自保。国外研究显示,施打疫苗后,能有效降低7成带状疱疹发病的风险,就算施打疫苗后仍不幸发病,还是能够有效降低6成急性疼痛的发生,更可以降低6成7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虽然接种疫苗者有48%会出现注射部位反应,例如红斑、疼痛、肿胀、发痒、温热和血肿,但还是建议50岁以上的成人,应积极预防带状疱疹。

2014-11-15 00:26:54浏览8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脂膜炎肿块能切除吗
脂膜炎肿块是否能切除需依据具体病情判断,在炎症活动期,未明确病因的情况下,不建议盲目切除,但如果疾病处于慢性期,或引起了不适症状,可遵医嘱采取外科手术切除。脂膜炎是一种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包括自身免疫异常、感染、药物等多种因素。在炎症活动期,单纯切除肿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即使切除了局部肿块,引发脂膜炎的潜在病因依然存在,炎症可能会在其他部位再次出现或在原部位复发。而且手术切除本身属于一种创伤,可能会刺激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炎症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但若脂膜炎肿块处于慢性期,且长期存在、体积较大,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症状,如压迫神经引起疼痛、麻木,压迫血管影响血液循环,或者肿块出现破溃、感染等情况时,在严格评估后,手术切除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通过切除肿块,可以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同时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后续治疗。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手术也并非毫无风险,术后仍需密切观察,防止复发,并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调节免疫、抗感染等,以降低再次出现肿块的可能性。若患有脂膜炎出现肿块,建议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免疫指标检测、组织病理活检等,明确脂膜炎的类型、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不要自行用药或停药。若考虑手术切除肿块,术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保持清洁,防止感染,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刘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什么意思
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结节,并伴随甲状腺体积增大的疾病。结节可为囊性、实性或混合性,多数为良性,但也有少数可能为恶性。该病常见于缺碘地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病因复杂,可能与碘摄入不足、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疾病及环境因素有关。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常见症状包括颈部肿块、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这些症状与结节大小和位置有关。若结节功能亢进,可能出现甲亢症状,如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若结节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引起局部不适或功能障碍。该病的诊断包括超声检查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等。超声检查可明确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及血流情况。根据超声特征,结节可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类。对于高风险结节,需进一步进行细针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性质。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促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等指标,有助于判断结节是否具有功能活性。此外,放射性核素扫描可用于评估结节的功能状态。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需根据结节性质、大小及症状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良性小结节且无症状者,可定期随访观察。若结节较大或引起压迫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对于功能亢进的结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或放射性碘治疗。若细针穿刺活检提示恶性或可疑恶性,需尽早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确诊。术后可能需补充甲状腺激素以维持正常功能。建议患者在发现颈部肿块或相关症状时尽早就医,进行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明确诊断。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碘元素,避免过度暴露于辐射环境,有助于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刘德伟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甲状腺肿大判断
甲状腺肿大是指甲状腺体积的增大,是甲状腺疾病中常见的体征。甲状腺肿大诊断需结合触诊、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触诊评估甲状腺状况,超声和甲状腺扫描判断肿大性质及功能,而检测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等则有助于了解甲状腺功能及病因。首先,患者可能因颈部增粗或触摸到颈部肿块而就诊,医生通过触诊评估甲状腺的大小、质地、是否伴有结节以及有无压痛等。触诊是初步判断甲状腺肿大的重要手段,但其准确性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配合。其次,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肿大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晰显示甲状腺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以及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甲状腺肿大的性质,如是否为单纯性肿大或结节性肿大。此外,甲状腺扫描可用于评估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尤其在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特性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实验室检查也是判断甲状腺肿大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如T3、T4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从而辅助判断甲状腺肿大的原因。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3、T4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降低;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相反。此外,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如TPOAb和TgAb,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建议患者在出现颈部肿块、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和实验室
刘德伟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甲状腺肿大什么症状表现
甲状腺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主要与甲状腺体积增大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有关,同时也可能伴随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肿大的症状主要包括颈部肿胀、压迫症状、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表现以及情绪或认知功能改变。甲状腺肿大时,颈部前方可能出现明显的肿胀或突起,这种肿胀可能是一侧或两侧,且可能随时间逐渐增大。在早期,甲状腺肿大可能仅表现为颈部的轻微不适或外观上的变化,但随着病情进展,肿大的甲状腺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一系列压迫症状。例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咳嗽或喘鸣;压迫食管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则可能出现声音嘶哑。甲状腺肿大还可能伴随甲状腺功能异常。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手抖、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情绪烦躁等症状;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患者则可能出现乏力、怕冷、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此外,甲状腺肿大还可能影响情绪或认知功能,例如出现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建议患者在出现颈部肿胀、压迫症状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表现时,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医生通常会通过触诊、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手段明确病因。治疗方面,若为缺碘引起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可采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如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等药物;若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肿大,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或丙硫氧嘧啶。对于压迫症状明显或怀疑恶变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