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安徽省文科状元俞燕在父母陪伴下,度过了整形术后的第二天。9岁时,俞燕因患有硬皮病,左侧面部萎缩。此后,父母带她多方求医,但始终未能治愈。今年高考,俞燕以650分的高分夺得安徽省文科状元,并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在学校捐助之下,俞燕得以进京做整形手术......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喂俞燕的幸运高兴,可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幸运并不仅仅是修复了脸部,还有可能是躲过了肿瘤的“毒手”。
什么是硬皮病?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此病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其中系统性硬化除皮肤、滑膜、指(趾)动脉出现退行性病变外,消化道、肺、心脏和肾等内脏器官也可受累。
硬皮病初发症状往往是非特异性的,包括雷诺现象、乏力、肌肉骨骼痛,这些症状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后才出现其他指征。具有特异性的硬皮病早期临床表现是皮肤肿胀增厚,开始于手指和手。随后出现多种多样的表现,主要在皮肤、肺、心脏、消化道或肾脏。无雷诺现象的病人中,肾脏受累的危险性增加。
硬皮病固然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影响。此外,硬皮病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者面部表情呆板,而且口眼张闭与咀嚼受到了限制,胸部受累就会影响到呼吸运动。另外,它对肌肉骨骼也有损害,约半数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有关节炎,多果及小关节、活动受限制,关节变形;肌肉消瘦、肌炎、肌痛或肌无力。
硬皮病与肿瘤的关系
硬皮病的病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资料,但文献有报道,系统性硬化与恶性肿瘤的共同发病率为3-7%。恶性肿瘤多发生在系统性硬化之后,也可出现在硬皮病之前或与其同时发生。统计发现,系统性硬化伴发恶性肿瘤以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及白血病最多见,且肺癌的发病率是升高的。肺癌大多是发生在系统性硬化的10年后,而大多数的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是发生在系统性硬化后3年内。
研究发现诊断硬皮病时年龄越大,并发肿瘤危险性越高。硬皮病病人发生肿瘤的原因是多因素的,推测免疫功能异常如T细胞抑制功能缺陷及免疫监视功能下降,使得硬皮病同其它结缔组织疾病一样易于发生肿瘤。因此,对于硬皮病病人应进行肿瘤发生的监测,若对临床疑有肿瘤的病人更积极地检查寻找组织学证据,以期早期诊治,改善预后。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