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勤洗脸并不能清除座疮 痤疮治疗5大误区话你知

温炬 皮肤性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痤疮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俗称“粉刺”、“青春痘”。据了解,80%至90%的青少年都会受到“青春痘”的困扰,暑期天气炎热,更让很多青少年苦恼不已。39健康网编辑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了解到,每年暑期来院看痤疮的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温炬表示,痤疮是青少年青春期一个很常见的皮肤问题,但因为影响美观,很多青少年也觉得影响与他人交往,往往在治疗上急于求成,形成了许多错误的认识。

  误解一:洗脸次数增加可以清除痤疮

勤洗脸并不能清除座疮 痤疮治疗5大误区话你知

  事实:污垢不会引起脸部色斑。与商业宣传相反,毛孔不会被表面的污物堵塞。皮肤深部的毛囊壁堵塞才是痤疮的发病原因。过度清洗不仅不能防止痤疮发生,相反还会导致毛囊口堵塞,使用毛巾擦洗还会使毛孔发炎。最好的方法是用双手轻轻清洗,而且一天只洗两次。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误解二:压力大导致痤疮

  事实:压力大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因而理论上可能会引起痤疮。事实上,压力并不是痤疮的主要发病原因。某些精神科药物可能会导致痤疮,但是压力本身不会引起痤疮。与其担心压力引起痤疮,不如多花时间研究怎么治疗痤疮。

  误解三:手淫或性生活导致痤疮

  事实:这种误解源于17世纪,是为了劝阻年轻人手淫,事实上这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痤疮的发病与雄激素水平相关。高雄激素可能会增加性行为的动力。因此,不是性行为本身加重痤疮,而是引起性行为增加的雄激素引起痤疮。

  误解四:日晒可以治疗痤疮

  事实:短时间内,日晒可以晒红皮肤,遮盖痤疮引起的红斑。事实上,日晒斑只是皮肤损伤。治疗痤疮的同时,保护现有的皮肤非常重要。日晒可能会激惹皮肤,加重痤疮。人们发现,日晒后皮肤会出现脱皮,短期内痤疮看上去好转,长期下去只会加重痤疮。然而阳光并非一无是处,日晒可以帮助我们的皮肤合成维他命D。痤疮好发部位应限制日晒,但偶尔晒晒太阳是没有问题的。

  误解五:饮食与痤疮有关

  事实: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痤疮与饮食有关。的确,某些过着原始生活的土著居民完全不长痤疮,这与现代社会痤疮广泛流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否与饮食习惯不同相关呢?这的确值得思考,值得进一步研究。然而,即使痤疮与饮食有关,我们也不可能恢复我们祖先的饮食习惯。

  温炬主任提醒,痤疮的治疗需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切不可道听途说,用一些所谓快速治疗的药膏,稍有不慎,可能会加重病情影响彻底的治疗。所以,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及早诊断治疗。(通讯员:高龙)

2014-08-21 02:11:07浏览11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支原体肺炎吐痰什么颜色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患者吐痰的颜色通常有多种情况,包括白色黏液痰、白色泡沫痰、黄色黏痰、痰中带血等。1、白色黏液痰:在疾病初期,支原体侵犯呼吸道,引发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黏液。此时,炎症反应相对较轻,没有明显的红细胞渗出或细菌混合感染,所以痰液多为白色黏液状,质地较稀,患者可能感觉痰液较容易咳出。2、白色泡沫痰:随着病情发展,炎症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当气体通过这些分泌物时,就会形成泡沫,使痰液呈现白色泡沫状。这种痰液可能比白色黏液痰更稀薄,量也可能更多,患者可能会有咳嗽伴有气喘的症状,特别是在活动后,气喘可能会加重。3、黄色黏痰:如果支原体肺炎患者合并了细菌感染,或者炎症反应较为剧烈,导致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并释放各种酶,就可能使痰液颜色变为黄色。黄色黏痰通常质地较黏稠,患者可能会感觉痰液黏附在呼吸道内,不易咳出,有时需要用力咳嗽才能将痰液咳出。4、痰中带血:在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的现象。这是因为剧烈的咳嗽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破损,使少量血液混入痰液中。或者炎症侵犯到肺部的小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痰中带血。血液的量通常较少,可能只是痰中带有血丝,或者痰液呈现淡红色。对于支原体肺炎患者,日常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同时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如果咳痰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支原体肺炎有什么症状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1、发热:发热多为中等度发热。支原体感染人体后,作为一种外来病原体,可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激活免疫细胞释放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2、咳嗽: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是支原体肺炎的突出症状。支原体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其代谢产物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同时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气道炎症,使气道黏膜敏感性增加,引起咳嗽反射。随着病情发展,咳嗽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部分患者咳嗽可延续至数周甚至数月。3、咳痰:初期多为少量白痰,后期可能出现黏液痰或脓性痰。这是因为支原体感染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杯状细胞和黏液腺分泌增加,同时炎症反应使气道内产生渗出物,渗出物与脱落的上皮细胞、病原体等混合形成痰液。如果合并细菌感染,痰液会变为脓性。4、胸痛:当炎症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症状。支原体感染引发的炎症扩散至胸膜,导致胸膜发生炎症反应,胸膜表面的神经受到刺激,产生胸痛。胸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牵拉痛,深呼吸时由于胸廓运动,会使胸膜受到进一步牵拉,从而导致胸痛加剧。建议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支原体抗体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支原体肺炎如何预防传染给家人
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预防其传染给家人可从隔离患者、保持良好通风、消毒措施等方面着手。如果家中有人患上支原体肺炎,家人不必过度恐慌,但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1、隔离患者:一旦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者应尽量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接触。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社交距离。外出或在家庭公共区域活动时,患者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止含有病原体的飞沫传播给家人。2、保持良好通风:经常开窗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病原体的浓度。每天应保证室内通风至少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尤其是患者居住的房间,更要确保通风顺畅。在通风时,可让患者暂时转移到其他房间,避免直接吹风导致病情加重。3、消毒措施: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如患者的餐具、水杯等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式,煮沸15-20分钟能有效杀灭病原体。患者使用的毛巾、衣物等可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对于患者居住的房间,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如桌面、门把手、家具表面等。若家人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提醒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时间。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哪三个征兆说明已有肺炎,有哪些注意事项
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征兆常提示可能患有肺炎,如果出现这些疑似肺炎方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线、胸部CT、血常规、痰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休息、调整饮食、配合治疗。一、常见征兆:1、咳嗽:肺炎常引发咳嗽症状,初期可为刺激性干咳,之后可能出现咳痰,痰液可为白色黏液痰、黄色脓性痰。如果感染肺炎链球菌,还可能出现铁锈色痰,肺水肿患者可能伴随粉红色泡沫痰。咳嗽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通过咳嗽可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病原体,减轻肺部炎症。2、发热:多数肺炎患者会有发热表现,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且发热可能持续不退。这是因为肺部感染病原体后,病原体及其毒素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引起发热。3、呼吸困难:随着肺炎病情进展,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损,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变浅,严重时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这是由于肺部炎症使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氧气摄入不足,二氧化碳排出受阻,进而影响全身氧气供应。二、注意事项:1、注意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体力,利于对抗肺部感染。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可适当减少日常活动量,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2、调整饮食:患者需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同时,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呼吸道不适。3、配合治疗:患者还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通常需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作用;也可能使用阿奇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抗菌效果。患者务必按疗程用药,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以免病情反复或产生耐药性。若病情严重,可能需住院治疗,接受吸氧、静脉输液等措施,以改善肺部通气和全身状况。日常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室内病原体浓度。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感冒,降低肺炎发病风险。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