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小湿疹或许导致大烦恼

  案例:

  嘟嘟只有两个月,最近脸上和身上起了很多红色小丘疹,有的地方都连成了片,头皮上也出现了很多厚厚的油腻腻的黄痂。一定是因为痒得很,嘟嘟总是乱抓,小脸蛋都抓破了,而且睡觉也非常不安稳。爸爸妈妈带着小嘟嘟来到医院,发现同病相怜的宝宝还不少呢,有的宝宝比嘟嘟更严重,脖子和大腿根的皮肤都糜烂流水了。医生说这些宝宝都是得了湿疹

  宝宝是如何患上湿疹的?

  湿疹?难道是因为家里太过潮湿吗?北京最近的天气可是一点也不潮湿啊!

  专家解答:其实,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因素引起的过敏皮肤炎症。也就是说,它的根源是过敏。在婴幼儿最常见的是食物过敏,也就是宝宝吃的东西引起的过敏——比如有的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一喝普通配方奶就起疹子;有的宝宝是对鸡蛋过敏,辅食刚添了蛋黄湿疹就出现了;还有的母乳喂养的宝宝竟然对妈妈的奶过敏,因为过敏原可以通过母乳“传给”宝宝。除了食物过敏外,吸入式过敏原比如尘螨,接触式过敏原比如真菌也都可能引起过敏而导致湿疹。

  湿疹,很多人认为并不可怕,认为不过是宝宝身上长点疹子,大了就好了。其实,宝宝在1岁之内的过敏表现以皮肤(湿疹)和胃肠道(肠绞痛呕吐便秘腹泻、便血等)表现为主;1~3岁间以上呼吸道表现(鼻炎结膜炎、腺样体肥大等)为主;3岁之后以下呼吸道表现(哮喘)为主,这就是著名的“过敏三部曲”。如果不重视小小的湿疹,很可能会给将来带来很大的烦恼!

  除了过敏,某些外在因素,比如唾液和乳汁的刺激,环境湿热等因素,都可能成为湿疹发生和加重的诱因。

  宝宝得了湿疹后该怎么办?

  得了湿疹后,怎么样处理和治疗才能使宝宝彻底好转呢?这是爸爸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

  第一,最好能找到并避免过敏原。

  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要改吃特殊的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吃母乳过敏的宝宝,妈妈要注意避免吃容易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鱼类等等。当然不是什么都不能吃了,妈妈可以每天写日记,记录下自己的饮食与宝宝湿疹的关系,积极寻找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然后避免进食。添加辅食的时候,要注意从米粉开始,一样一样添加,每添加一样,要观察几天,不过敏再添加下一样,一旦发现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立即停食,3个月之内不要添加。相对容易过敏的蛋黄和动物性食品,应在宝宝出生9个月以后再添加。

  第二,做好局部处理。

  长了湿疹宝宝还能洗澡吗?湿疹宝宝应该每天洗澡,这样才能帮皮肤保持清洁和湿润,但是水温不能过高,尽量少用化学洗浴用品,用清水洗就行。

  长了湿疹还能用润肤霜吗?对于渗出型和干燥型湿疹,如果表面没有破溃,应该给宝宝用一些保湿霜,起到保湿的作用,但是注意选择保湿霜时一定要看好成分,选择婴儿能用的不易过敏的品牌。如果湿疹表面已经破溃,就不能接触保湿霜了,以免继发感染。

  激素药膏能用吗?很多家长“谈激素色变”,其实大可不必。对于严重的湿疹,可以酌情酌量使用激素药膏局部涂抹,有明显的抗炎和止痒作用,只要不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就可以了。

  局部破溃感染了怎么办?如果湿疹表面已经破溃感染,则需要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消炎治疗。

  第三,酌情使用口服药物。

  严重的湿疹,会让宝宝很痒很难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如扑尔敏、仙特明等,以达到抗过敏和止痒的目的。

  小湿疹,如果不积极治疗,确实可能带来大烦恼,但是,如果积极寻找过敏原,认真合理治疗,湿疹是很容易治好的,绝不是什么大麻烦。

2014-08-13 01:04:57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痫病不能吃什么食物和水果
痫病即癫痫,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有所注意,某些食物和水果可能会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包括辛辣刺激性食物、含咖啡因的食物与饮料、高糖食物以及荔枝、柿子等避免吃的水果。1、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生姜、大蒜等这类辛辣食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食用后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使神经兴奋性增高,进而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2、含咖啡因的食物与饮料:咖啡、茶(尤其是浓茶)、巧克力以及一些功能性饮料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有兴奋神经的作用,会导致大脑神经细胞过度兴奋,打破大脑神经元的正常电生理平衡,对于癫痫患者而言,容易诱发癫痫发作。3、高糖食物:蛋糕、糖果、甜饮料等高糖食品,大量摄入后会使血糖快速升高,随后血糖又迅速下降,这种血糖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影响大脑能量供应,干扰大脑正常功能,从而可能会诱发癫痫。4、避免吃的水果:虽然水果一般富含营养,但像荔枝这种含糖量高的水果,大量食用可能会引发类似高糖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进而影响大脑功能。此外,柿子在未成熟时含有大量鞣酸,食用不当可能会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身体不适,间接影响神经系统,对癫痫患者病情控制不利。对于癫痫患者,在饮食上务必严格把关,避免食用上述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的食物和水果。还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遵循医生的建议,配合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痫病多久发作一次算正常
痫病(癫痫)并没有所谓正常的发作频率,任何一次发作都意味着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提示病情不稳定。痫病发作频率因个体差异、病因、治疗情况等因素而不同,总体来说,发作越频繁病情越严重。从病因角度看,若是由明确的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引发,随着原发病变的发展,痫病发作可能逐渐频繁,甚至一天数次;若是由头部外伤、感染等急性因素导致,急性期过后,部分患者发作频率可能降低,但若未规范治疗,仍可能反复。特发性癫痫,找不到明确病因,发作频率也因人而异,有的数月一次,有的数年一次。从病情发展阶段来讲,新诊断患者,初始治疗阶段,因药物尚未达到稳定血药浓度,发作可能较频繁;持续规范治疗过程中,若用药合理,多数患者发作频率会逐渐减少,直至数年不发作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但如果自行停药、换药或受不良刺激,已控制的发作可能再度频繁出现。另外,不同发作类型对发作频率的耐受性也有差别。例如,部分性发作相对全身性发作,有时对日常生活影响稍小,但频繁的部分性发作也可能进展为全身性发作。鉴于痫病发作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害,一旦确诊,患者务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片等。同时定期复诊,监测血药浓度、脑电图等指标。生活中注意避免熬夜、饮酒、强光强声刺激等诱发因素,以最大程度控制发作频率,降低疾病风险。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痫病发作吃什么药可以制止
当痫病发作时,可用于制止发作的药物有地西泮、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一旦发现患者痫病发作,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1、地西泮:地西泮属于苯二氮?类药物,能够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中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GABA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地西泮与GABA受体结合后,促使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更多氯离子进入神经元细胞内,导致神经元超极化,从而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有效抑制痫病发作时异常的神经元放电和扩散,迅速控制痫病发作症状。2、苯巴比妥:苯巴比妥是一种巴比妥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突触传递,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来发挥抗痫作用。苯巴比妥能够延长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开放时间,增加氯离子内流,使神经元细胞膜超极化,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对多种类型的痫病发作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用于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等的紧急处理。3、丙戊酸钠: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一方面,能够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减少GABA的降解,从而增加脑内GABA的含量,增强GABA能神经的抑制作用,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另一方面,丙戊酸钠还可能作用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延长通道的失活状态,阻止神经元的反复放电,进而有效制止痫病发作。治疗期间,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给患者服用抗痫药物,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卢祖能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患有癫痫病的患者能不能要孩子
当癫痫患者病情控制良好且不存在遗传风险时,是可以考虑要孩子的;但若是癫痫患者病情严重且存在遗传风险时,则不建议要孩子。平时,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节律,减少癫痫发作的诱因。如果通过规范的治疗,患者的癫痫发作得到显著抑制,发作频率大幅降低甚至长期无发作。此时,怀孕过程中因癫痫发作导致母体受伤、影响胎儿发育的风险也随之降低。同时,如果患者的癫痫并非由遗传因素导致,而是由后天的脑部外伤、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那么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癫痫患者可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积极备孕,进行生育,并且能够较好地保障母婴的健康与安全。但如果是病情严重的患者,癫痫频繁发作,这不仅会对母体的身体机能造成极大损害,在怀孕过程中,还可能因频繁发作导致胎儿缺氧、发育迟缓甚至流产等严重后果。此外,若患者的癫痫是由遗传因素导致,例如某些特定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癫痫综合征,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较高。一旦孩子遗传了癫痫相关基因,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癫痫发作的困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癫痫患者,通常不建议要孩子。对于癫痫患者,建议在计划怀孕前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脑电图检查、基因检测等,以明确癫痫的病因、发作类型、病情控制程度以及遗传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