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王 毅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
近段时间,在儿科门诊常会听见一些家长焦虑地向医生询问:“医生,我的宝宝发烧、拒食、哭闹不安,到底患了什么病?”仔细检查发现,患儿口腔内颊黏膜、舌、口唇等处可见红色斑点,有的伴疱疹,有的疱疹溃破形成溃疡,同时在患儿的手足也可发现疱疹,这就是手足口病。因为溃疡处疼痛异常,故常影响患儿吃奶吃饭,并哭闹不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主要为EV71、柯萨奇、埃可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春、夏季为高峰期。此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发病年龄从4个月婴儿到30岁成人,以4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可伴发热,临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口腔内可见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颚等处为多。皮疹先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较水痘皮疹小,质较硬。皮疹出现于手脚较多,掌背均有,也可见于臀及臂、腿,皮疹不留疤痕或色素沉着。大多数预后良好,病程一周左右。
手足口病主要防治措施:
及时隔离。患儿或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患儿说话时的口水飞沫、接触过的玩具都可带有病毒。因此,加强居室内空气流通,提高婴幼儿卫生保健,及时隔离患儿是主要的预防措施,对学校和幼儿园尤其重要。
多喝水多休息。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若小儿有发热时,多喝水,体温大于38.5℃也可口服退热药。
饮食清淡。因口腔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引起疼痛而拒食,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
避免感染。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对破溃处,可咨询医生使用药物以减轻疼痛及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于已有病者,为了防止传染给其他人,可适当应用一些广谱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其中利巴韦林气雾剂效果较好。利巴韦林系局部用药,直接使用到患病部位,安全有效,对儿童副作用小。但需要注意,因为手足口病多是手、脚、口腔同时患病,故不能用一支利巴韦林气雾剂同时喷手、脚和口腔,应几支分开,做好标记使用,避免不同部位交叉感染。
副主任医师
杭州肤康皮肤病医院白癜风专科 白癜风
副主任医师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皮肤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贵阳市金阳新区金阳南路54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城厢镇花园街1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成都市商业街66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江津市斑竹苍47号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青岛市福州路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