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湿疹病因追踪:遗传性是主因

  春末夏初,气温多变,花粉肆意,柳絮侵城……春花烂漫的世界,正是过敏源叫嚣的时节,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沉浸在花海里时,别忘了花粉这一过敏源的危害,特别是近日柳絮如雪,家长纷纷紧闭门窗,房间空气不流通,致使不少孩子受到儿童湿疹的侵袭。儿童湿疹是因为花粉还是通风状况差诱发?更或者另有其因?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儿童特应性皮炎是特殊的湿疹

  儿童湿疹在皮肤科是一种很常见的诊断,在儿童湿疹这一大领域里,带有遗传性的儿童湿疹,叫做儿童特应性皮炎。也可以说儿童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特殊的湿疹,是一种最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内源性湿疹等,主要表现是剧烈瘙痒、皮肤干燥、皮疹,并且反复发作,是湿疹中最难治疗的一种。难治的儿童湿疹(也就是儿童特应性皮炎)病发时,往往因剧烈瘙痒使得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难以入睡,导致睡眠减少、学习成绩下降,严重影响了孩子和家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这类特殊的儿童湿疹往往和遗传过敏有关,因此患这类湿疹的孩子,同时会有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遗传是诱发儿童湿疹的最大内因

  儿童湿疹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至今还没有完全明确,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均与特应性皮炎的病发有关。

  国内外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遗传性因素是儿童特应性皮炎病发的主要内因。父母亲有遗传过敏病史的,孩子患特应性皮炎的机率显著增加。60%患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孩子,家族中有食物过敏、过敏性皮炎、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遗传过敏史。如果父母一方有过敏性病史,孩子有60%的机会得特应性皮炎;如果父母双方都得过特应性皮炎,孩子患病的机会增加至80%。遗传因素作为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主要内因已得到公认。

  遗传性过敏性儿童湿疹(儿童特应性皮炎)在不同的年龄段,皮疹部位、分布特点和主要症状都不相同,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2岁以内的婴儿特应性皮炎:皮损主要发生在宝宝的脸蛋、额头及头皮,也叫做婴儿

  湿疹或者“奶癣”。典型表现有两种,有的宝宝脸蛋上长瘙痒的红斑和水疱,经过搔抓后渗出,严重时可发展到整个面部和头皮,甚至糜烂和溢脓,这种称之为渗出型婴儿特应性皮炎。另一类宝宝则是面部、头皮、脖子、额头以及手腕和四肢的皮肤表面干燥,但是长红斑和密集的小丘疹,这种称之为干燥型。

  二.2~12岁的儿童特应性皮炎: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典型的发病部位是肘窝和膝盖窝,以及小腿伸侧(小腿正面)俗称“四弯风”,眼周、面部和颈部也会发作。皮疹特点是渗出少、皮肤干燥、丘疹多。这个时期最主观的症状为剧烈瘙痒,因此皮损上有大量抓痕继而感染,从而形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

  三.青少年及成人特应性皮炎:皮损与儿童期类似,多为干燥型皮炎损害、红斑或丘疹。

  诱发儿童湿疹的其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近年来儿童湿疹患者逐年上升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工业化程度、城市居住、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有可能是儿童湿疹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实,导致儿童湿疹病发的环境因素涉及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食物如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坚果、小麦、鱼、虾、蟹等是很典型的过敏原。空气中的粉尘螨、屋尘螨、花粉等也容易诱发湿疹。在生活习惯方面,洗澡过于频繁,使用碱性肥皂、沐浴液,也会破坏和刺激正常的皮肤屏障,降低皮肤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 另外,无法控制的搔抓,以及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也会加重病情。

  此外,气候因素也会诱发儿童湿疹,像冬春交替时节比较干燥,儿童湿疹的发病率就会高一点。尤其是春天各种各样花粉比较多,尘螨、细菌等过敏源较多,加之早晚温差大,幼儿的抵抗力差等各种因素导致特应性皮炎频发。

  儿童湿疹频繁发作如何治疗

  儿童湿疹是一个病程漫长的皮肤病,没有快速治愈的方法。家长在治疗儿童湿疹的时候要有耐心,特别是遗传性的特应性皮炎病程漫长,更容易反复发作,而且常常伴随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因此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需要科学的综合性治疗。目前,激素是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家长在选择激素的时候要慎重,因为儿童皮肤的厚度只有成年人的1/3,一般选用弱效激素。头面部皮肤薄嫩处,慎用激素药膏。可以选用安全无副作用非激素药物在疗效上可以达到中、强效激素效果。

  针对特应性皮炎易复发的特点,预防复发是在症状缓解之后,建议采用积极维持治疗,也就是特应性皮炎复发期间,间歇性使用药物(如一周两次),可以有效减少特应性皮炎复发的次数,延长复发时间以及减轻复发症状。这种治疗模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也不会增加医疗费用,很大改善患儿和家长的生活质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认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激素不适合长期使用,因此在维持治疗阶段选择非激素。

  儿童湿疹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只要家长们有耐心,并且选对正确的治疗方法,孩子一定可以尽快痊愈,恢复健康。

2014-04-22 01:24:19浏览6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