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皮肤病 > 皮肤病

302 例药疹的致敏药物及临床分析

举报/反馈
2008-05-16 11:27:0039健康网社区

  药疹(Druyeruption)也称药物性皮炎(Dematitismedicicanentosa)是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是过敏反应最常见的类型。通过分析302例药疹,显示药疹的发生在男女之间的比例为1:1.1,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见,有文献报导药疹的发生,在男女性别之间的比例及在成年人各年龄段之间的比例无明显差异。在给药途径以口服占比例最高(57.3%),因口服为给药方式中最常用的,故而发生药疹的比例也较高。药物致敏的潜伏期最长20d,提示询问病人3周以内的用药史。此外,对于潜伏期长的致敏药物也不可忽视,如别嘌呤醇其潜伏期常在20d左右,最长的可达36d。

  从表1看,致敏药物共14大类78种类,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抗生素(38.6%)、解热镇痛药(20.3%)、生物制品(14.9%)、中药(7%)。抗生素类居首位,共117例(38.6%),这与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相关,其次为解热镇痛药与文献报道相似。抗生素中排次为青霉素类(16.9%)、头孢菌素类(15.2%)、喹诺酮类(3.3%)、硝基呋喃(3%)、磺胺类(2.6%)大环内酯类(1%),其中又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所占的比例为最大,应与这些药品在临床上所使用的频率高有关。青霉素类以口服为主,喹诺酮类主要为第三代,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也占一定比例,与文献报导药疹的发生与新型药物的应用密切相关相符合,说明临床医师用药时合理掌握指征的重要性,也提示在新型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中更应谨慎。生物制品中破伤风抗毒素(11例)、狂犬疫(10例)为多,提示人民卫生知识有所提高及对犬类管理的重要性。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者,临床上常采用小剂量分批注射,但事后依然有相当一部份会发生过敏反应。

  传统观念中,认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见于青霉素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化学药物,对中草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了解不深。本文统计中药排第4位占7%,主要是感冒用药和针剂,由于感冒是常见病,感冒药是非处方药及多为复方剂型,加之广告的宣传,大部份患者均自行购药,可见存在滥用现象。陈红清就提出中成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多,但因其多为复方,所以常难以确定何种中药过敏。20世纪60年代,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统计的致病药物主要有4大类:磺胺类占首位,余依次是解热镇痛剂、抗生素类及镇静抗惊厥剂。到90年代,再次统计,结果显示其致病药物则以抗生素类跃居首位,而其中以头孢菌素为主;别嘌呤醇为主的抗痛风药与抗生素并列;其余依次为解热镇痛剂、镇静抗惊厥剂及磺胺药。陈红清也统计1988~1992年间尚无对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病例;1993~1997年间,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病例大幅上升,还出现了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病,而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有减少的倾向。由此见致敏药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临床医生选择药物的改变而改变。从表2看,皮损类型以麻疹样型最多,占40.7%,主要致敏药是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类为主的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其次为荨麻疹型和多形红斑型、固定型,这与陈红清报道基本一致。荨麻疹型的致敏药主要是抗生素和生物制剂;多形红斑型的致敏药主要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药制剂;固定型仍以解热镇痛药居多;光敏皮炎型则以中药居多;但重症药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重症多型红斑)主要致敏药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类为主的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

  本文所统计的肝功异常并非均见于重症药疹,也见于麻疹样型和多形红斑等非重症药疹,临床医师应给予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有病必医必药,因此药疹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抗菌素类药物引起的药疹所占比例有所上升,有学者认为滥用药物是引起药疹的原因之一。因此,严格掌握指征,按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提示用药,尽量避免大处方及多种易致敏药物同时应用,还应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用药,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此外,在用药前应认真询问药物过敏史,对于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应避免使用致敏药物及可能发生交叉过敏的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本文就有2例解热镇痛药所致的固定型药疹长达1~2年仍在用致敏药。另外医生应加强临床药理学、药物动力学或药物代谢学的知识学习,做到合理用药,这是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

(实习编辑:吴晓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