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三类皮肤病冬季多发应加强防治

  冬季的天气干燥,皮肤也会干燥,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痒起来让人忍不住想抓。冬季皮肤瘙痒一般刚开始并不严重,开始可能只局限于一处,但渐渐地可能会因为抓得过猛,导致皮肤发炎、出现抓痕,从而引发湿疹、脱屑、皮肤变薄,甚至细菌感染,常常阵发性发作,影响入睡。皮肤瘙痒发生部位多是大腿内侧,小腿伸侧及关节周围等处。

  对于皮肤瘙痒,不要出现瘙痒就想抓挠,平时要接触水或清洁剂时,戴上手套,不用热水烫洗,洗澡时水温不超过32摄氏度,使屋内空气尽量湿润;沐浴时不宜用肥皂等脱脂作用强烈的洗涤剂,避免搓擦;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用药物止痒,生活中尽量减少情绪激动。另外,茶叶里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锰,可保护皮肤,提倡每天适量饮茶。

  入冬以来,气温和湿度下降,很多人四肢、躯干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皮肤干燥、脱屑、伴有瘙痒,搔抓后出现一些抓痕、甚至出血,由于冬季皮脂腺、汗腺分泌减少,加上空气干燥,皮肤失去水分,皮下末梢神经受到刺激后就会产生瘙痒,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更新功能下降,幼儿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尚未健全,都是冬季皮炎的主要受害者。

  对于皮炎,应使用加湿器或养植花草来调节室内环境湿度,缓解皮肤缺水状况。饮食也要注意,应少吃虾、蟹、牛肉、羊肉等食物。洗澡不要过勤,水不要太烫,否则都会使皮脂腺汗腺分泌物组成的天然保护膜丢失,导致皮肤丟失较多水分。如果因为某些先天性鱼鳞病、习惯性便秘糖尿病、胆囊炎等引起的,就要及时就诊。同时,内衣要穿质软、宽松、舒适、纯棉制品最好。

  手足皲裂也是一种冬季常见皮肤病,肌肤骤受寒冷风燥,皮下汗腺分泌减少,角质增厚,失去弹性,在皮肤受到损伤或化学物质的刺激下,手指、脚跟、手脚掌侧,有增厚出现,易发生皲裂。也可因患手足湿疹、冻疮并发此病。走路还会出现足部裂口、刺痛,甚至出血、感染。

  对于手足皲裂,应注意防寒保暖,保护手部、足部,衣服鞋袜要宽松干燥。如果出现皲裂,因为患病地方角质层较厚,康复起来需要较长时间,可涂抹皮肤防裂剂或防裂膏,过敏性体质的人还要补充维生素,减少酸碱化学产品对皮肤的接触。此病病程较长,冬季要多吃滋补气血的食物。

2014-01-21 04:04:09浏览8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