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注意丘疹性荨麻疹的防与治

  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丘疹性荨麻疹常在春夏秋暖和季节发病,主要发生于1岁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尤以学龄期前更为多见。本病往往好发在躯干、四肢伸侧,但头面部较少被波及。皮损表现为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典型损害,其风团状似纺锤形,中央有小丘疹或水疱。还可以在四肢远侧端和掌跖部位出现张力性水疱。皮疹可群集或散在分布,但一般不对称。患儿多有剧痒,以夜间尤甚。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常因搔抓而继发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但通常无全身症状,局部浅淋巴结也不肿大。病程约1~2周,损害消退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但易复发。然而,本病可随着年龄增加或复发次数增多而病情逐渐缓解,直至不再发病。

  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1、熏洗疗法

  处方:鲜红萝卜全株;

  用法:加水6000毫升,浓煎取液,熏洗上身,出汗为度,洗后避风。日洗1次。

  2、拔罐疗法

  处方:凡士林、酒精各适量,火罐一个;

  用法:先将凡士林一薄层于脐部,再将酒精滴数滴与火罐内,棉球引燃,火旺时将罐扣在脐眼侧位,5-10分钟拔罐,日拔3次。

  3、药酒疗法

  处方:薄荷、苦参,樟脑,白酒;

  用法:药浸酒内7天后,去渣滤酒,加入樟脑粉混匀,用棉签蘸药涂擦患处。日3次。

  丘疹性荨麻疹的预防:

  搞好环境、居室和个人卫生,以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住所处室内外可喷洒杀虫剂,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害的节肢动物。

  本病是小儿春秋季节的多发病,尤其多见于户外活动后发生。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消灭蚊虫、蚤、璊、臭虫等,以及避免食致敏食物,可减少本病发生。

  荨麻疹易发生在儿童身上,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如发现荨麻疹的症状的话,应当及时到医院诊治,不然变成慢性荨麻疹难治。

  丘疹性荨麻疹治疗偏方都有什么呢?通过以上文章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能够对患者朋友们有所帮助。建议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2014-01-01 00:00:37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牛勇毅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病变吃什么药最好
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可能包括银杏叶提取物、血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降眼压药物以及神经营养药物等。由于视网膜病变可能涉及眼底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可用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视力减退。该药物能够增加脑血流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通常为口服给药。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血管扩张剂 血管扩张剂如倍他司汀片、尼莫地平片等,通过扩张视网膜血管,增加视网膜血流量,有利于缓解病情。以上药物为口服用药,须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眼部状况。尼莫地平的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反应,肝功能损害者应当慎用。 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缓解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所致的视网膜炎。其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减轻组织损伤和水肿。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可口服给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因此不宜长期使用。 4.降眼压药物 降眼压药物有助于控制开角型青光眼引起的眼压增高。这类药物通过减少房水分泌量或增加外流阻力来降低眼压。常用的降眼压药物有醋甲唑胺片、乙酰唑胺片等。通常可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具体剂量应遵医嘱。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眼压和其他相关指标,以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5.神经营养药物 神经营养药物可以辅助神经细胞功能恢复,促进受损视网膜的功能重建。这类药物能够促进神经元存活、增殖和分化。常见的神经营养药物有吡拉西坦片、奥拉西坦胶囊等,患者需要遵医嘱口服。吡拉西坦片孕妇及新生儿禁用。 针对视网膜病变,患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上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