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患水痘要注意饮食调养

  小儿患水痘期间,宜吃下列食物。

  绿豆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毒,并能利水,水痘者宜用绿豆煎汤饮,或用绿豆煮粥服食。《本草纲目》云:“绿豆治痘毒。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清热解毒之力过之。”

  赤小豆性平,有利水除湿、和血解毒的作用。明代药学家李时珍认为,赤小豆适宜水痘患儿煨汤喝,有与绿豆同等功效。

  胡萝卜性平,味甘,有健脾化滞的功用。《岭南采药录》中记载:“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清热解毒,鲜用或晒干用均可。”笔者的经验是,用胡萝卜配合等量的荸荠100~150克,煎水代茶饮,对小儿水痘者颇宜。

  荸荠性寒,味甘,能清热,化痰、消积。唐代食医孟诜认为荸荠可以“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清代医家黄宫绣也说荸荠“解毒发痘”,故小儿水痘、发热咳嗽、口干烦躁之时,最宜用荸荠煎汤服,或用鲜荸荠绞汁饮用。

  甘蔗性寒,味甘,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对出水痘的患儿,发热口干、咳嗽烦渴者,食之尤宜。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凡痘疹不出,及闷痘不发,毒盛胀满者,此痘属急症,宜青皮甘蔗榨汁与食,不时频进,则痘立起。”

  芦根性寒,味甘,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小儿患水痘期间,发热烦渴、口干舌燥、面赤唇红,或痘后津伤、口中干渴者,可用芦根煎水饮服,最为有益。

  性凉,味甘,能清热、生津、化痰、止咳,尤其适宜小儿水痘期间发热咳嗽、咯吐黄痰、口干烦渴者食用。

  兔肉性凉,味甘,既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又有凉血解热的功效,故出水痘者,尤其是体虚小儿出水痘期间,食之甚宜。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今俗以兔肉饲小儿,云令出痘稀,盖亦因其性寒而解热耳。若痘已出者宜戒之。”

  黄颡鱼俗称黄刺鱼。性平,味甘,据姚可成《食物本草》记载:“黄颡鱼主益脾胃和五脏,发小儿痘疹。”《随息居饮食谱》亦云:“行水,祛风,发痘疮。”故在小儿出水痘的早期宜食用。可用黄颡鱼3条,加水煎汤喝。若痘疹出后则不宜再吃。根据前人经验,黄颡鱼属发物,如《日用本草》中说它“发风动气。”由此不难看出。古代医家认为“发风动气”之物在疹痘的初中期尚未透发之时,宜食之。一旦水痘发出之后,不宜再发,免伤正气,不宜再食。正如清代著名食医在评价香蕈时所说:“痧痘后、产后、病后忌之,性能动风故也。”

  丝瓜性凉,味甘,善能清热、凉血、解毒,凡小儿水痘患者均宜食用。元。朱丹溪云:“治痘疹不快。”《本草蒙筌》认为:“丝瓜治痘疮脚痛。”《医学入门》也载:“治小儿痘疹余毒。”清。王孟英还说:“丝瓜可用于痘疮不快,初出或未出,多者令少,少者令稀。”

  酒酿有益气、生津、活血之功,古代医家多认为出水痘者宜食。如清。赵学敏指出:酒酿能“佐药发痘浆”。《随息居饮食谱》亦载:“酒酿补气养血,助运化,充痘浆。”在《良方集要》中介绍:“治痘疮不起:荸荠捣汁,和白酒酿炖温服之。”对体虚小儿,正气不足,痘疹难发或不起者,食之最宜。

  甜菜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的功用,除了适宜小儿麻疹者食用外,对出水痘的小孩亦颇适宜。清代食医王孟英就曾说过:“甜菜清火祛风,稀痘疮,小儿尤宜食之。”

  竹笋又叫毛笋,即毛竹的嫩苗。其性寒,味甘,水痘初期者宜之。《食物本草》云:“治小儿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食物宜忌》亦称:“毛笋透毒,发痘疹。”《本草求原》中还说:“痘疹血热毒盛,不起发者,笋尖煮汤及入药,俱佳。”

  冬瓜性凉,味甘淡,是一味理想的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的食品。水痘多为湿热内蕴,外感湿热邪毒,冬瓜能清之利之,温热得清,湿热得去。故小儿水痘期间,宜多饮冬瓜汤,颇有裨益。

  橄榄有清肺、生津、解毒的作用。《本经逢原》中就有“橄榄令痘起发”的记载。《随息居饮食谱》亦云:“橄榄,一名青果,稀痘,橄榄核常磨浓如糊,频与小儿食之。”凡患有水痘的小儿,宜用鲜橄榄3~5个,劈开,同鲜萝卜1个,切块煮水代茶饮。

  鸽蛋据《本草纲目》记载:鸽蛋能“解痘毒”。《随息居饮食谱》亦云:“鸽卵能稀痘,食品珍之,小儿患水痘时,适宜每日吃鸽蛋2个,连吃3~5天。”

  虾子有托痘疮的功效。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介绍:“虾子作羹,托痘疮。”《随息居饮食谱》亦载:“虾子补胃气,托痘疮。”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也认为:“虾子托痘疮,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小儿水痘,用活虾煮汤服,能促其早透早回经过顺利,井可减少并发症。”对体弱患儿水痘难以透发者,食之最宜。

  金银花露是中药金银花的蒸馏液,有良好的清热、祛暑、解毒作用。凡水痘患儿发热烦渴者,饮之甚宜。《金氏药帖》载:“金银花露专治胎毒及诸疮痘毒热毒。”也可直接用金银花煎水代茶饮,也颇适宜。

  鸡头据《本草再新》记载:“鸡头能宜阳助阴,通络活血,治小儿痘浆不起。”《会约医镜》亦云:“雄鸡头大能发痘,或头面陷伏,食之最妙。当灌浆时,不拘鸡头,即鸡肉亦妙。”民间皆视公鸡为发物,鸡头更是发物,小儿出水痘内陷之时,食鸡头或食公鸡,可促进水痘正常发出,早日康复。鸡肉也颇适宜,正如《本草纲目》所言:“泰和老鸡,内托小儿痘疮。”

  蚌肉能清热、解毒。《本草再新》中说:“蚌,治肝热,托斑疹,解痘毒,清凉止渴。”《日华子本草》认为它还能“除烦解热毒”。小儿水痘期间若热毒炽盛,烦热口渴时,食之颇宜,可煨汤饮服。

  亦云:“痘疮不发,荔枝肉浸酒饮,并食之。”因此,在小儿出水痘期间,少吃一些荔枝,颇为适宜。

  此外,水痘患者还宜食用青菜、白菜、蕹菜、苋菜、荠菜、莴笋、茭瓜、马兰头、枸杞头、黄瓜、西瓜、鲫鱼、鳊鱼、鳢鱼、豆腐、豆浆、木耳、菠菜、菊花脑、茼蒿、番茄等。

2013-10-08 01:49:30浏览8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阿奇霉素可以治疗霉菌阴道炎吗
霉菌性阴道炎通常是指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阿奇霉素一般不能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因其针对细菌感染,对真菌无直接作用,使用可能致菌群失调加重病情。特殊情况下,若患者合并阿奇霉素敏感菌感染,可合理使用该药治疗合并症。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念珠菌属等真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增多且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等。而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针对的是细菌感染,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于真菌,阿奇霉素没有直接的杀灭或抑制作用,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不仅无法有效缓解症状,还可能因滥用抗生素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使阴道的自净能力进一步下降,从而加重病情或引起其他并发症。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同时合并有阿奇霉素敏感菌的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等,那么在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同时,可能会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阿奇霉素来治疗合并感染,但这并不是用阿奇霉素来直接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本身。对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建议患者首先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性伴侣如有必要也需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确保治疗效果。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制霉菌素片能治霉菌性阴道炎吗
霉菌性阴道炎是指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制霉菌素片通常能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制霉菌素片作为广谱抗真菌药物,对假丝酵母菌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制霉菌素片属于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其作用机制在于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的钾离子、核苷酸等重要物质外漏,从而破坏真菌细胞的正常代谢,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假丝酵母菌作为真菌的一种,制霉菌素片能够精准作用于病菌,快速抑制其生长。在临床应用中,多数患者使用制霉菌素片进行局部治疗,如制成栓剂纳入阴道后穹窿,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灶,能有效缓解外阴瘙痒、灼痛等症状,减少白带量,改善白带性状,对轻中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显著疗效。虽然制霉菌素片对该病有治疗作用,但治疗效果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患者的依从性至关重要。若未按照医嘱足疗程、足剂量用药,如症状稍有缓解便自行停药,容易导致假丝酵母菌未被彻底清除,进而引起病情复发。另一方面,个体差异也会影响疗效。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耐药菌株感染,对制霉菌素片敏感性降低,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还有些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阴道内环境持续处于高糖状态,为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即便使用制霉菌素片治疗,也容易反复发作。此外,治疗期间若不注意个人卫生,如未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或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干扰治疗效果。确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制霉菌素片。局部用药时,先洗净双手及外阴,将栓剂缓慢放入阴道深部;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时,可联合口服制霉菌素片。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霉菌性阴道炎会传染吗
霉菌性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女性患该疾病会传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发,假丝酵母菌在适宜环境下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以及间接接触传播。在性行为时,生殖器官密切接触,可为假丝酵母菌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若一方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菌可通过性器官的直接接触,迅速传播至另一方。男性感染后,可能出现龟头炎等症状,虽然部分男性可能无明显临床表现,但仍可成为病菌携带者,在后续性行为中再次传染给女性,形成交叉感染,导致病情反复,增加治疗难度。此外,间接接触传播同样不可忽视。假丝酵母菌在外界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可存活于毛巾、浴巾、马桶坐垫、浴缸等物品表面。健康人群接触到被假丝酵母菌污染的这些物品后,若未及时清洁,病菌就可能趁机侵入阴道,引发感染。尤其是在公共浴室、游泳池、酒店等场所,人员流动性大,卫生状况复杂,若消毒措施不到位,感染风险会进一步增加。若患者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建议及时治疗。药物方面,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霉唑、咪康唑等外用制剂以及氟康唑等口服药,在治疗期间,还可辅助使用一些具有清洁、抑菌作用的妇科洗液,如洁尔阴洗液,按照正确方法冲洗阴道,以改善阴道内环境,抑制假丝酵母菌滋生。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的区别
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是两种常见的阴道炎症,二者在病因、症状、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存在区别。1、病因: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妊娠、糖尿病等因素导致阴道内环境改变时,容易引发感染。细菌性阴道炎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主要是乳酸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其他厌氧菌等增多。2、症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立不安,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白带增多,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增多,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伴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部分患者可能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3、妇科检查:霉菌性阴道炎可见外阴红肿,有抓痕,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细菌性阴道炎检查时可见阴道黏膜无充血等炎症表现,分泌物覆盖阴道壁。4、实验室检查:霉菌性阴道炎白带涂片可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细菌性阴道炎通过线索细胞检查,若显微镜下发现线索细胞,且胺试验阳性,即可诊断。建议女性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清洗外阴。如果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防止延误病情或导致阴道菌群进一步失调。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