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天气转凉别让皮肤痒不停

  瘙痒虽不是什么“大病”,但也会造成身体的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学习。如果不停地抓挠,皮肤上会出现浅表裂纹、糜烂或脱屑,甚至引起淋巴结炎,并有阵发性剧烈瘙痒。有很多情况下瘙痒症以夜间为甚,久之会影响睡眠,导致神经衰弱。皮肤瘙痒是可以治的,只要好好地做好预防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多半可以迅速治愈。

  科学洗浴

  洗澡应少用香皂,特别是容易发生瘙痒的部位,更应避免使用香皂。因为香皂会除去油脂,使皮肤更为干燥。有些人喜欢用热水冲洗的方法来止痒,但是太热的水反而容易使皮肤更为干燥,一时的舒服可能造成更久的痛苦。洗澡次数以每周1—2次为宜,洗浴后可擦些乳液、甘草油、止痒霜、润肤膏、凡士林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把水分留住。

  穿着宜柔和

  平时应避免贴身直接穿着毛料的衣服,最好先穿一层纯棉的衣服。皮带也不要系得太紧,以减少与皮肤的摩擦。冬季穿衣较多,如不注意穿着,更易感觉皮肤瘙痒。这是由于身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间不断发生摩擦产生静电,刺激皮肤所致。因而,冬季应尽可能地选用纯棉、真丝之类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做内衣、内裤、衬衫等。

  保温防寒

  深秋气温低,皮肤裸露部位如手部、头部、颈部及脚部易受冻,应注意这些部位的防寒保温,可围围巾,戴手套,穿棉鞋保暖,还可随时摩擦双手和耳朵,忌穿潮湿的衣服、鞋袜。

  适当的皮肤锻炼

  要减少洗脸的次数以防止皮肤干燥。面部皮肤可以通过面膜、按摩、磨砂来去除角化的脱落细胞,防止皮肤的粗糙。平时应加强皮肤的锻炼,增强皮肤的适应能力,可进行冷水浴、空气浴、日光浴、按摩等,或者坚持冷水洗脸、擦身。

  注重食物保健

  饮食护肤是预防“冬季皮肤瘙痒”的根本。医生认为,西红柿可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常吃可抗衰老;大枣能益气健脾、养血生津,常食可疗面色不荣、皮肤干枯、形体消瘦等症;胡萝卜可清热解毒、补中安胎,常食可治皮肤干燥、黑头粉刺等;芝麻可补肝益肾、养血润燥、乌发,常食可令皮肤白嫩、润泽。当人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也会变得干燥,有鳞屑出现,甚至出现丘疹,因而冬季宜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酒、浓茶可使患瘙痒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的人瘙痒症状加剧。

2013-09-30 01:46:52浏览1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双国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长期乏力、没精神、容易疲劳是什么原因
长期乏力、没精神、容易疲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睡眠质量差、营养不均衡、慢性疲劳综合征等。1.睡眠质量差首先,睡眠质量差是导致长期乏力、易疲劳的常见原因之一。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如频繁醒来、多梦、早醒等,常会导致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从而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2.营养不均衡其次,营养不均衡也是导致长期乏力、没精神的重要因素。若患者缺乏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成分,可能会导致贫血,进而引起上述不适症状。此外,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也会因营养不均衡而导致身体能量代谢失衡,从而加重乏力、没精神的症状。3.慢性疲劳综合征最后,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长期持续存在的、且无法通过休息缓解的疲劳感。同时,患者还会伴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肌肉关节酸痛、咽喉肿痛等不适症状。该病多考虑与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等原因有关,通常需要患者结合日常生活管理和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慢性肝炎、结核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也可能会引发上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积极明确具体病因,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建议患者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并可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对改善上述症状常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